听评书的日子
您追逐梦想的纯文学平台
天刚擦黑的时候,村子里的大喇叭头子里,先是响起“噗噗”两声吹气声,接着,便是老支书马大伯的男高音:兄弟爷们,喝完汤,都到学校门口去听唱,快点,麻利地。村人都知道,是说书的来了,于是,撂下还剩下半碗稀饭的碗,拖起一把小凳子就走。
其时,那些早到的大人、孩子,早已团团把说书人围坐在当中,在人缝里钻来钻去的是孩子,咯咯啦啦拉呱、亮着红烟头的,是大人。而说书人,多数是盲艺人,气定神闲,安坐场中,先“吱吱呀呀”地把二胡定准音,脚踩云板响动,打着点儿,然后右手一扬、一拉,水一样的调儿顿时响起,宛转悠扬,优美滑畅,流入人的耳朵、心田里,滋润得湿漉漉、甜滋滋的,似乎五脏六腑都熨帖的要命,却又引得路上的人,小跑起来。
一番“小过门”演奏完毕,说书场子里包括孩子在内,都安静下来,只剩下二胡勾人的曲调调声儿,似乎还在回响,传向远方,这时说书艺人就亮开嗓门说道:各位父老乡亲,人也不少了,天也不早了,今天借贵地,讨碗饭吃,有钱的帮个钱场,无钱的帮个人场,明天,到各家门上,讨碗糊涂喝,请别撵啊。众人都知道,说书讲的意思是说完书后,要上各家讨要粮食,作报酬。乡民大多淳朴,就是不去听,到了自家门上,也一样热情地打招呼;一样把说书艺人递过来的大茶缸子,舀满麦子,打发他们,高兴地来,高兴地走。
在晚风吹拂中,伴着皎洁月色,说书人开始表演说唱。多是《岳飞传》、《杨家将》等,当然,也有令闺女、小媳妇喜欢听的才子佳人《西厢记》等书段儿。其中,有个说书盲艺人“张眼镜”,一身白衣白裤,头发油黑发亮,面戴墨镜,面皮白皙,只可惜,小时候害病眼双盲,他唱的《杨家将》,那是慷慨激昂,引人入胜:只见穆桂英万宝囊里一探手,掏出那拿人马下的捆仙绳,杨宗保一见慌了神,拨转马头忙回营啊!唱腔的尾声愈来愈细,打着颤,旋着转,象小飞虫,向人心里钻,拱的人心里痒痒的,再往后,就如泰山石径,愈往上愈高,愈高愈细,琴声悠悠,带领人的魂飞向远处,随着唱腔的千回百转而蜿蜒回旋,半天才回落下来,醒过神的人,齐声发出一声“好”来。他擅长的《西厢记》,扮的是男是男的腔,女是女的调,直把听唱的年轻男女,唱得神情荡漾,目光迷离。这张眼镜目盲心不盲,愣是靠着一张妙吐莲花的嘴,挣得了一份好家业,也把我们村的王二妮,迷得神魂颠倒,跟了去,结成伉俪,生儿育女,在当地,成为现实版的“才子佳人”书段儿。
这些行走在乡村大地上的说书艺人,在那个文娱活动稀少的年代,给乡人送去了些许精神上的欢愉,并劝诫善恶、良化世风,但社会飞速发展,现在,他们已退出了这处舞台,想起来,还是很怀念的。
主编:
张宝树
执行主编:
疏勒河的红柳 毅 然
责任编辑:
晓轩 兰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