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圪节曾是一座古城
文/郭安廷一个偶然的机会,翻看《太平寰宇记》,竟发现石圪节煤矿所在的山上历史上曾有过一座古城。石圪节地处潞城市的黄沙岭,这是太行山余脉一个不起眼的土石包,明显的地理特征就是山上布满了黄色的砂岩。《太平寰宇记》是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编写的一部地理总志。作者乐史(930~1007),字子正,抚州宜黄(今属江西)人,生于五代的后唐元年,卒于宋景德四年,历任知州、三馆编修、水部员外郎等职。乐史是笃学博闻之人,一生著述丰硕,长于地理之学。《太平寰宇记》继承了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的体裁,记述了宋初十三道范围的全国政区建置。府州下备载领县、距两京里程、至邻州的四至八到、土产,县下记录距府州方位里数、管乡及境内山川、湖泽、城邑、乡聚、关塞、亭障、名胜古迹、陵墓等,篇帙浩繁,内容详瞻,是研究历史人文、自然地理的宝贵资料。据《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五载:黄阜山,《冀州图》云,潞县西三十里黄阜山有城、亦名黄沙岭,刘聪綦母刿败晋将崔恕于黄阜斩之。意思是说潞城县西三十里的地方有一座黄阜山,也称黄沙岭。五胡十六国时期,前赵的第二任皇帝刘聪手下的大将綦母刿打败了晋国大将崔恕,并在此将其斩杀。之后,我又在其他古书中见到了相近的记载。《读史方舆纪要》是清代的一部地理著作,作者顾祖禹,字瑞五,号景范,江苏无锡人,生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据《读史方舆纪要》卷之四十二(山西四)记载:黄阜山,《冀州图》云在县西之十里,一名黄沙岭。山上有城,即晋将崔恕与刘聪将綦母刿战于黄阜,败死处也。《晋书·地理志》记载,黄阜城,《冀州图经》:潞县西三十里(据今县言)黄阜山,有城,亦名黄沙岭。刘聪綦母刿败晋将崔恕,于此斩之。《隋书》卷三十志第二十五也载:潞城(开皇十六年置。有黄阜山。)综上所述,黄沙岭在古时候又称黄阜山,至少在西晋末年以前,山上有城,叫黄阜城,而且在当时名气还比较大。不但有城,而且这里还是兵家必争之地。“阜”字本身就有“土山”的含义,因此“黄阜山”和“黄沙岭”都是其地理特征十分形象的叫法。古人讲究“逐水而居”,有城的地方水源一定很丰沛。的确如此,黄沙岭直到现在仍是“临水拥泉”。在东山脚下,漳河水绕山而过;在山的东部有一泉水,长年不断,当地人称“水泉沟”。由此,我还联想到了石圪节煤矿西面的良才村。该村因良才寺而得名,村民的祖上基本是从山东而来,以为寺院服务而生的。现在全村也只有200多人,良才寺遗址仍在,寺院中还保留一块古石碑。据传原来的良才寺很大,院内花草芳香、古柏参天,居住着不少和尚。寺院内有座塔,人称“良才塔”。有民谣云:“良才塔十八节,离天只有一巴掌。”当地人相传:一日,王母娘娘开设蟠桃盛宴,差十二仙女采摘仙桃。就在仙女们从蟠桃园摘到仙桃返回天宫飞经良才寺上空时,一仙女不小心,一只鞋被塔尖给挂掉了。仙女感到害羞,不好言语,只得赤着脚速回天宫,并将挂鞋一事告诉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一听,大怒道:“人间竟敢造这样的高塔,妨我天庭之事!”遂派东海龙王将塔抓掉。龙王领旨前来,只听一声巨雷,十八节良才塔上部的七节被抓去了。然而,就在龙王抓着那七节塔往良才的东南方向飞去时,因塔身沉重,走到半路没了力气,塔就掉在了二十里外的郭家堡村(属今潞城市史回乡)。这七节塔,从此就留在了郭家堡。抗战时期,日寇把良才村丢下的十一节塔炸掉了。据良才寺村的老人说,郭家堡的七节塔确实和本村原来的那十一节塔一模一样。由此看来,曾经的黄阜城和原来的良才寺,应该是历史上两座相辅相成、功能匹配的建筑。可以想象,那个时候黄沙岭上,人声鼎沸、车水马龙、香火旺盛,一派繁荣景象……如果从山下眺望,应该类似中世纪的欧洲山顶城堡。当地人感叹黄阜城之高,就用一个土语“十圪节”来形容。因为“圪节”一词是当地土语中表示高度和长度的量词,用“十圪节”这个词语就是说地处山上的黄阜城很高的地方了。久而久之,“十圪节”慢慢又变成了“石圪节”。只是古人也没有想到,千年之后,黄阜城不见了,而石圪节煤矿却名扬全国。神秘的黄阜城何时所建、有何人居住,又是何时被岁月的尘埃涤荡得无影无踪,我们不得而知。如今我只能抓住历史的尾巴,凭空想象它的魅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