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自然属性的N个为什么(2)

第二节 野生菌的选择性是怎么回事?
现在实现了人工培植的菇种已经很多了,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在野生状态下,很多菇种都只能在某些树种(或基质)上面找到。而在人工栽培的时候,基本上所有基质(甚至很大程度上打破所谓的木腐草腐界限)都能正常生长并完成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
在这里我们要排除共生菌的关系来讨论,野生共生菌的共生关系是一种必须的基础条件满足。所以真正的严格的共生菌是不可能通过现有配制培养料模式人工培植的,而只有那些共生关系可有可无的类群,能够实现配制培养料模式进行生产。
吹得神乎其神的“黑牛肝菌”,其实根本就不是外生菌根菌。而据四川省林科院
林强披露,他发现羊肚菌存在共生状态,甚至找到了哈氏套。当然现在人工培植羊肚菌,似乎没有植物参与,由此可见,羊肚菌很可能就是非严格共生的类群。
所以我们这里主要谈腐生菌。
以香菇为例,自然界能够发生香菇的树种,基本上就那些,但是现在人工培植不太可能局限于中国圈子,而是基本上材质比较硬的木材都行,虽然从耐久性和产量水平看,壳斗科木材有一定优势,实际上壳斗科木材密度高,同样规格料袋装的料也会多些,未必生物学效率更高。
香菇使用松软木质材料和低木质素原料栽培也不是不能完成,而是产品质量有较大差距,菇质也会表现比较松软。
我们知道人小时候只能吃奶,没有奶水也只能吃流质食物,而且从营养角度看,没有人奶也得吃牛奶等,否则,营养不良是肯定的。人是由于智力发展导致后代抚育具有很大的保护作用。菌类不存在母亲保护的实际,所有孢子都必须自谋生计,所以落到什么地方就是命运,自己能力差一点都没有生存机会。
其实所有具有有性生殖的生物都有这样的共同点,即生活史的初始阶段(以主体生存阶段之初为起点,有些生物是单倍体为主体的,如苔藓),和后阶段的营养能力及条件要求不同。
香菇的生活史,大家可以参看上海食用菌研究所最近拍摄的科普纪录片《香菇的一生》,我们这里谈的不过是里面的一个细节。那就是香菇的担孢子本来都是随机飘落的,但实际上很多树种都不可能出现野生香菇,只有部分树种能够发生野生香菇,其根本的原因,是香菇的担孢子萌发成为单核菌丝并生长到与合适的另一单核菌丝相遇,需要的某些特殊化学条件,这个条件不是所有树种都具备的。
人工育种当然没有这样的问题,因为那是在完全保护状态下生长,不管长得怎么样?生存没有问题。但自然界不一样,需要竞争,那么,不是特别的条件下,竞争力就会减弱。要求低的种类有没有?当然有,那些几乎无所不在的裂褶菌这方面要求就很低。所以我们才会看到,裂褶菌(白参菌)的栽培很容易容易,而且野生数量也分布广泛。也所以,栽培裂褶菌要小心,它很容易导致环境污染,老场地做别的菇种就不容易了。
目前没有人研究这种特殊条件到底包含什么内容,所以有些学者认为,当前的单孢杂交方法培育出来的菌株抗性较差,是一种先天性问题。
动植物的杂交技术,都包含了大范围大数量的配子的竞争性过程,但菌类的杂交育种,则是人为模式下的拉郎配,选择基数小,不存在竞争,只看最后的子实体表现。这等于是一种天然的技术缺憾,由此我们推论,现有技术人工育种的结果,也是一个导致菌株稳定性差的重要因素。
现有研究结论表明,动物卵子的表面物质,以及植物卵子的细胞壁,都是选择配子的基本“考试题”,但菌物没有这样的结构。那么菌物通过什么模式去实现有性生殖的择优呢?我们不妨认为,此类萌发和早期菌丝生长所需物质就是一种选择,对此类物质有依赖性的单核菌丝,在此类物质的帮助下生长速度的快慢及强壮程度,就成为一种选择。
这个思考,为多孢育种提供了一些思路,目前菌类的育种技术,除了沿用传统技术方法外,基本方向是随着DNA技术走向微观化。但我这个人比较喜欢换角度思考问题,如果说革新现有技术,那么对于条件的要求,以及工作量的降低,以及多孢子选择等都可以兼顾的方法,岂不是更为高效可靠吗?
这是我计划在菌种论坛做的报告的基本内容的一部分,看看下一次什么时候有机会可以进行全面的展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