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生产使用的模式匹配问题
农民的制种模式为什么不适合为工厂化所用,这个问题大概从来没有人考虑。
本问题主要针对木屑菌种,特别是长袋香菇、木耳菌种。
农民制种模式的不可克服难题是潜在污染,这个对农户模式生产本身影响不太大,相比农户生产的成本优势,不值得花大力气去解决。但对于连续性流水线作业的生产来说,那就是致命问题。尤其是在计件的管理前提下,菌种一旦入库,就不再会有仔细的挑选(规定也没有用,因为没有动力,要求绝对不能出现的理由也不充分),如果一开始或者半途遇到问题菌种,都将因为交叉原因出现超过扩繁率几十倍甚至更多的感染率。
这种交叉过程是这样发生的:一包潜在污染的菌种,在破袋、掰小、放置分散,持用,掰块塞入等过程里,一路对容器、操作使用者的手、工具等进行扩散,使得本来只有几十倍的扩繁率的基本问题,实际造成的污染率则表现为千倍以上。在《牛B,不过是在悬崖边缘行走》一文里的例子,首批发现的数量即有一千余袋,相信这只是一袋问题菌种的后果,毕竟问题菌种还是数量不大的,否则就更加不堪设想了,而数量不大还刚好连续在一起的情况那就概率更低了,所以我们不做这样的推理。
同样,如果问题菌种出现在接种结束,那影响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这样的可能性也是很小的,所以也不能这样去推理。我们只能以中途遇到问题菌种,而且仅影响一小段时间的情况,以上述例子计算相当于污染比例被放大了20多倍。
为什么农民模式潜污比例会更高呢?
第一个问题是制种条件,农民模式的菌种多半和最后生产模式一致。我们知道制种如果要可靠,需要一套专门的生产培养条件和持续的挑选,对农民模式来说,硬件方面当然是能省则省,所以农户都是一套条件两个用途,这就局限了他们的菌种有效率。因为生产始终允许1-2%的污染率,这在很多人眼里还是不包括潜在污染的,所以,农民出卖菌种常常声明1-2%的坏菌种只退钱不赔款,或者干脆多给你2%的量。
第二个问题是出在菌种查杂,农民模式的条件都是不太好的,所以采取套外袋的方式防止杂菌污染,由于外袋的屏蔽作用,污染扩散的概率大为下降,所以一般就不查杂或者仅仅在出厂前查一遍(根本也不是仔细查,而是粗糙的淘汰一些看不过去的)。这样的模式,潜污自然容易被放过关。
第三个问题是打孔接种方式,现在的固体菌种生产为了快速长满,往往采取打深孔接入菌种的方式,这样的模式生长是快了,但发生在内部的污染被掩盖的几率也大为提高。
但这样的菌种对于农民使用接种箱等不连续接种方法的,影响也是不太大的,所以,很多农民一直使用这样的菌种,也不觉得多大问题。
然而,对于专业的制种者来说,这些模式的缺陷是不应该有的,但中国菌种生产销售管理的制度实际上如同虚设,尤其是对于硬件要求和技术要求,都是小学生查证件的问题。很多菌种生产者本来也没有许可,只是自己用,但有人要了,也就卖了,这样的当然更加不靠谱。事实上这方面根本就无人管。同时由于许多生产的无序和无计划,菌种生产又需要提前安排,所以很多时候买的根本就不是菌种,而是生产包,反正肉眼无法识别。
还有一种更加可怕的情况,那就是农户一边自己卖种一边自己生产,所以每一次先自己挑选了好的,把差一点的码整齐,然后随便你自己挑选,这样又逃脱了挑选的责任,还玩弄了客户。
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这种长期套外袋的菌种,菌丝因为呼吸状况比较弱,所以菌种质量根本无法达到很好的水平,这样的菌种如果直接使用,就显得比较松散,如果脱袋令其恢复3-5天使用,情况就会有所改善,但永远比不了早脱外袋的菌种。实际上这个道理还应该用于菌棒生产,即一旦定植完成,就要及时脱去外袋,保证菌丝的呼吸良好,这样的培养手段,才能生产真正优质的菌丝体,为高产优质奠定基础。但因为这种内在的优势一般是无法肉眼可见的,所以缺乏理论水平的农民都基本上忽视它,所以,农民的牛B,很多时候也是自以为是的牛B,是经不起考验的牛B。
回到题目,工厂化模式还购买菌种,就很不好意思了,如果购买的对象还是不入流的模式生产出来的,那这个工厂化企业也就不入流了,要是万不得已必须如此,还居然粗心大意酿成问题,主管技术的人就该引咎辞职。
在日本,出这样的事情,估计就有人要剖腹了,幸好日本人菌种生产严肃的很,否则死人的事情岂不是要经常性发生,中国人是不剖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