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07 - 开普勒三定律
公元1601年深秋的一天,这是哥白尼去世的第28年,30岁的开普勒正急匆匆地赶往他的老师第古的家中。据下人来报,第古突发急病,可能要不行了,他点名要见开普勒,似乎有什么极为重大的事情要交代给开普勒。
55岁的第古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脸色蜡黄,眼神迷离,他有一副特别浓密醒目的八字胡,修剪的很有型。鼻梁看上去显得坚硬粗大,泛着金属的色泽,与整张脸似乎不大协调。当他看到开普勒终于来到他的卧榻边时,第古松了一口气,自己还没咽气,太好了。
开普勒忧虑地问:“老师,你怎么了,昨天还好好的。怎么突然一下就……”说着,已经是泣不成声了。
第古伸出手摆了一下,示意开普勒别哭,听他说话,开普勒强忍住抽泣,注视着第古。
第古缓缓地说道:“我这辈子干了不少荒唐的事情。”他指了指自己的鼻子,努力装出笑容,“但总算也做了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此生算是没有虚度。”
开普勒使劲点了点头:“老师,你已经为天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毫无疑问你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天文学家。”
第古摆手示意开普勒停住,听他说话。
“我此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完成我的行星运动理论,托勒密哥白尼都错了,我才是对的,只是我恐怕来不及完成所有的公式了。开普勒,只有你能继承我的遗志,完成我的理论。那些我视若生命的观测数据我现在全都交给你。原谅我过去一直不肯给你看这些资料,我的心胸太狭小了,我怕你抢先完成正确的行星运动理论啊。因为我知道你的能力,你的天赋比我好多了,数学能力更是无人能及。我坚信,这批宝贵的、独一无二的资料交到你的手里,你一定能用它们创造出奇迹来。”
听到这里,开普勒是又惊又喜。他师从第古这两年多来,一直无法看到所有的资料,老师总是像挤牙膏一样的一点点给自己,还专门让自己立下绝不泄密的字据。可见,第古是多门地珍视自己的这批数据资料。现在他居然要把所有的资料一口气全部留给自己,这让开普勒激动不已。
开普勒含着泪水,点头答应着:“老师你放心吧,我一定完成你的遗愿。”
那天晚上,第古安详地离开了人世,他把自己毕生心血凝结成的几大麻袋资料都交给了开普勒。那么,第古到底是什么人?他的资料又为何如此珍贵呢?
第古出生于一个丹麦的贵族家庭,从小就不愁吃不愁穿,他很小就迷上了天文学。到他30岁时,他已经成为了丹麦王国中名气最响的天文学家。恰好当时的丹麦国王也是一个天文迷。他赐给了第古一个岛,叫汶岛(今天该岛在瑞典境内),并且拨了一大笔钱给第古。第古用这笔钱在汶岛上造了两座豪华、雄伟的天文台,一座叫天堡,一座叫星堡。并且雇佣了40多个助手。第古是一个天文测量仪器的设计制造大师,他设计并制造了一批可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天文测量仪器。(配多图说明第古的仪器)。第古这个人性格偏执,脾气古怪。他年轻的时候,为了跟人争论谁是世界上最好的数学家,居然跟人决斗,结果命是没丢,鼻子却丢了,整个被削掉了。于是他自己给自己做了一个金属假鼻子贴在脸上,倒也几可以乱真。正是这样一个偏执狂才能在小岛上一住就是21年,要不是国王驾崩,他失去了经济来源,估计他会终生在岛上观测星星。第古的鼻子不好,但是视力却出奇的好。那个年代,望远镜还没有发明出来,所有的观测都是用裸眼来进行的,这在今天看来,简直不可思议。根据后人的研究,第古测得的天体位置误差已经小于2角秒,这几乎是肉眼所能达到的精度极限。21年如一日的观测,让第古拥有了当时世上最齐全,精度最高,时间跨度最长的恒星和行星观测数据,第古将他们视为生命。然而一个人有所长,就有所短。第古是观测上的巨人,却是理论计算上的矮子,他对数据的敏感度很差,数学能力也很一般。他不喜欢哥白尼的学说,因为哥白尼把地球沦为了一颗普通的行星,这在感情上,他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但他也觉得托勒密的学说太丑了,弄出那么多的轮子,计算值还与观测值差别那么大,这在第古这样的一个观测大师眼里,也是绝不能容忍的。那怎么办呢?第古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套自己的理论,那就是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条不动,五大行星绕着太阳转,太阳又带着这五大行星绕着地球转,这哥们把托勒密和哥白尼折中了一下,凑出了自己的理论,亏他想得出,他还对此深信不疑呢。但问题是,模型是凑出来了,接下去的数学定量论证却怎么也搞不定。后来机缘巧合认识了开普勒,第古马上意识到这个年轻人是数学奇才,能补自己的短,于是认了开普勒这个学生,其实明面上是学生,私下里第古把开普勒当做自己的救星,他希望开普勒帮助自己完成艰深复杂的数学论证。
第古不知道的是,开普勒其实是哥白尼的忠实拥护者,只是碍于面子,他从来没有告诉过第古。现在,第古过世了,开普勒得到了那批珍贵的数据资料。宝剑终于到了英雄的手里,奇迹般的事情就要发生了。
开普勒是典型的苦孩子出生,家境贫寒,但如同大多数文艺作品中的励志故事一样,穷苦的开普勒一路靠着奖学金念到大学毕业。他是个数学奇才,脑子非常好使。与哥白尼颇有相似之处的是,他大学的专业是神学,但是却痴迷与天文学。不过,上帝似乎有意刁难这个苦孩子,喜爱天文的他居然视力极为糟糕,而且年龄越大越糟糕,那个年代,眼镜还没有发明,也没有望远镜。所以,高度近视的开普勒与天文观测基本无缘了。但恰恰是这个弱点成就了开普勒的传奇,正因为他无需整夜整夜地趴在楼顶上看星星(其实不是不想,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他就获得了整夜整夜地趴在书桌上算来算去的时间。别人用眼睛来研究天上的星星,开普勒却只需要别人的观测记录,再加上纸和笔,就足够了。
当开普勒拿到他老师第古的宝贵资料时,刚好30岁整。接下去的8年,他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了对火星的研究中。期间虽然第古的女婿跑出来抢跑了第古的资料,开普勒又设法要了回来,来回这么折腾了几年,但开普勒的热情始终没有减退,他夜以继日地画啊、算啊。终于在1609年迎来了首次突破,行星运动规律的秘密被开普勒揭示了出来,人类得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窥视到了宇宙的奥义。
接下去这段我会用图文的方式讲解开普勒的思考和计算过程,可能会有点儿枯燥,如果你对几何和数学没太多好感的话,我建议你直接跳过下面一整段,不要紧。但如果你对数学不那么厌恶的话,也可以看一下,你会感受到那种揭秘的乐趣。
就这样,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奥秘,在1609年,他出版了《新天文学》一书。8年的艰辛求索,最后凝结成两个简洁无比的定律:
开普勒第一定律
行星绕日运行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开普勒第二定律
在相同的时间内,行星到太阳的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
无论用什么样的词汇来赞美开普勒的这两个深刻发现都不为过。这是人类第一次触摸到了“上帝”的意志,开普勒以一人之力,首次把人类的智慧扩展到了地球以外的世界,他当然可以称得上人类的英雄。
有了开普勒的这两个定律之后,仅仅只需要用7个椭圆(金、木、水、火、土、地球、月亮的运动轨道)就足以取代哥白尼的34个轮子,并且计算起来,不但简洁明了,而且精度也大大提高,这才是真正的宇宙和谐之美啊。
此时的开普勒刚刚年满38岁,正当壮年,他当然不会就此停止探索的脚步。开普勒还是20多岁时,他就坚信行星到太阳的距离之间一定存在某种神秘的联系,上帝肯定不会随意摆放它们的位置。他当时有一个奇思妙想,说世界上只有五种正多面体(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和正二十面体),而天上刚好也只有五颗行星,这必然不是巧合,上帝一定是按照正多面体的方式来一个个地安排五大行星的位置的。当然,开普勒很快就抛弃了这种硬凑的想法,但是他依然坚信行星的位置有规律可循,绝不是随意的。他又踏上了新的求索之路,这一走可就是整整10年。
开普勒是学术上的幸运儿,却是生活中的苦命儿。在38岁到48岁的这10年间,悲剧屡屡降临到了开普勒的头上,先是工作单位总是发不出工资,然后又丢了工作,家里揭不开了锅,接着儿子和妻子又相继病逝,完了又是被迫迁徙,再婚。一连串的生活变故接踵而至,让开普勒疲于奔命,但他心中那团天文学的热情之火却从未熄灭,一有时间,他就会拿起纸笔,开始演算。在遭受了不计其数的失败之后,皇天终于不负有心人。1619年,行星运动的第三个定律被开普勒奇迹般地发现。说它是奇迹,在我看来,一点儿都不夸张,因为第一和第二定律看上去并不是怎么惊世骇俗,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但是这个第三定律却不一样,它的内容就足以让人大为惊诧。我真是忍不住地就要惊叹,开普勒到底是怎么发现的?从成千上万的数据中找到这样的一个规律,除了要勤奋之外,绝对还需要一些神奇的第六感之类的天赋异禀。让我们来看看第三定律的内容:
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的平方与轨道椭圆长半轴的立方成正比,注意,这里面的公转周期是一个时间单位,而长半轴则是一个距离单位。
如果我再讲的通俗一点,就是行星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各不相同,有长有短,但是这些时间之间的数值比例居然与他们到太阳的距离有映射关系,这些关系式中又是有平方,又是有立方的,居然就被开普勒发现了。我觉得这实在是太牛了,越想越觉得真不可思议。有人可能要问,这第三定律有什么用呢?或许聪明的读者已经发现,对于预测天象来说,有第一、第二定律就已经足够了。这第三定律能干嘛呢?有大用处。它能计算出行星离我们有多远,我们来举个例子,比如现在我们假设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一个天文单位,用1AU来表示,我们又知道地球绕太阳一周是一年。现在,通过观测火星的位置,我们可以得出火星绕太阳一圈需要687天,2年不到一点。但为了便于打比方,我们权当就是2年吧。那么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火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地球公转周期的平方之比,等于两星到太阳距离的立方之比,假设火星到太阳的距离是X,那么方程式就很简单了:
于是,我们可以得到 x^3 = 4 我们可以算出
,结果就是火星到太阳的距离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约1.59倍。用同样的方法,五大行星的距离全都可以知道了。那么知道这些距离,当时的人们就认为可以估算宇宙的大小了,你想,人类连宇宙的大小都有能力推算了,这个用处已经大到不能再大了。不过呢,你可能看出来了,这里面有一个关键的数据,就是日地距离,也就是1AU(一个天文单位)到底是多长,如果不知道这个数据,那么一切都白搭。但如果把这个数据给搞清楚了,那么宇宙就没有秘密了,至少当时的人们是这么认为的。因此,在此后的几百年间,1天文单位的值成了天文学第一问题,一代又一代的天文学家为攻破这个问题,那是呕心沥血,前赴后继,甚至丢掉性命,这是后话,你听我讲下去就会知道了。
开普勒在1619年出版的《天体和谐》一书中正式公布了第三定律。他在书中写下这样的文字:大功终于告成了。或许我要等上一个世纪才会有读者,但这有什么关系呢,上帝不也是等了6000年才有信仰者吗?
开普勒没料到的是,他很快就有了大批的拥护者,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开普勒后来用他的三定律演算而编制的《鲁道夫星表》,误差不到10角秒,在此后的150年中,它都是最好的星表。开普勒之后,哥白尼的日心说逐渐登上了正式的大学课堂,真理开始冲破教会的权威,在学术圈中广为传播。但是追求真理的征程其实只是开了个头,离终点还远着呢。依然有两个重要的问题摆在所有理性的人们面前。
第一,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的证据在哪里?从哥白尼到开普勒,他们的理论到底只是一种数学技巧还是客观真相?《圣经》错了吗?光是讲道理不行,科学需要的是证据。
第二, 为什么行星的轨道是一个椭圆?为什么公转周期与距离有种神秘的数学关系?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会追问为什么,一层层地追问,永不停止。
两个天才即将相继登场,一个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另一个回答了第二个问题。请继续跟着我去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