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象与心理诊断的体会
作者:徐虎军
中医脉诊源于《内经》,临床应用于《难经》和《伤寒杂病论》,理论形成于《脉经》,历经浩浩数千年的发展,作为中医诊断手段望、闻、问、切的最后也是最难的一个环节,已经成为具有中医特色诊断方法的标志。无论历史和现代,凡确有名望的中医家,无不凭三部九候之审,而知五脏六腑之虚实,气血阴阳的盛衰,六淫七情之所属,气痰血瘀之所病。他们娴熟的脉诊技巧和高超的脉诊水平,以及令人钦服的诊疗效果,足以证明中医脉诊有着极高的临床指导价值。笔者在长期的学习实践和教学研究中,偶有心得和一些不成熟的想法,现与同仁们分享和商榷。不妥之处,诚请学术前辈不吝赐教。
1、脉象与心理诊断
关于脉象与心理活动、情感的关系,早在《内经》就有很多论述。《素问· 天元纪大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怒喜思悲恐。”《素问·宣明五气论》曰:“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灵枢·本神篇》曰:“脉舍神。”《素问·五藏别论》曰:“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现于气口。”《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指出:“凡人惊、恐、恚、劳、动、静脉皆为变也。”华佗在《华氏中藏·脉要论》中说:“长人脉长,短人脉短,性急则脉急,性缓则脉缓,喜伤心则脉虚,怒伤肝则脉濡,思伤脾则涩而不畅”、“过喜则脉缓,暴怒则脉沉,悲伤则脉短。”这些都说明脉象与人的情绪、个性特征有密切的关系,脉象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情绪和个性特征。
临床实践中的偶然发现,使我对古老的中医脉诊在心理学中的作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2000年正月,笔者给渭南市二监一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已经丧失行动能力的病人诊脉。当时我的右手中指搭在病人左关脉上十数秒之后,突然一种酸麻困胀的感觉从病人左关如冲击波一般迅速经指目、中指、手掌、手腕、手臂向肩部传导,向胸中放射;与此同时,我的心中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和深深的苦楚感。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病气传导”,同时本能使我右手迅速从病人脉上移开。此后,尽管我不断的抖手企图排除“病气”,但右手臂酸麻困胀的感觉仍然持续了一周左右才渐渐消退。在此期间我多方面求教学术前辈,都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于是我仔细分析病人的情况,患者33岁,男性,十几岁时身体瘦弱,经常感觉疲乏无力,上大学后病情逐渐加重,到了毕业前夕,生活已经难以自理,组织上把他安排在二监工作。由于病人丧失了行动能力,上下班全靠年迈的父母照顾,其间多方求医治疗均无良效。如此不幸,他的郁闷、沮丧、恐惧及绝望的情绪和心态可想而知。中医认为,脉舍神,肝主情志,左关主肝。于是我猜想,可能是病人强烈的痛苦和恐惧情绪转化为生物电信号,经血脉传导到左关脉上,当诊者的手指触及到这种生物电信号时,便引起了手臂酸麻困胀类似针感样地传导,同时这种生物电信号导致心理感应,使我心中产生莫名其妙的恐惧和苦楚感。于是在以后的诊脉中,我特别留意手感,也许是心有灵犀的缘故,我的手感越来越丰富。到目前为止,常见的情感状态和部分个性特征,我都能较准确的从脉象感觉中诊断出来。这就为身心疾病的诊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脉象诱发出与被诊者相同性质的心理感受,使诊脉者可以最直接、简洁地认识被诊者的心理状态,因此通过脉诊可以准确有效地诊断心理疾病。这一发现打破了心理学界公认的“人类心理的不可直接感知性”的结论。
2、中医脉诊为身心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思路和途径
现代心理学诊断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个案法、会谈法、实验法、调查法,其手段不外乎病人的体验和医师的察言观色以推测行为背后的心理状态。人的意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而病人的内省往往只能知道意识中的情感状态,对于自己潜意识的另一部分情感状态并不清楚。但人的外显行为一般要受意识的控制,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导致行为具有伪装性,给分析当事人的心理活动带来错误的信息。况且,即是准确信息,也只能反映意识层面的问题,很难挖掘潜意识的矛盾冲突。而脉象的活动是受植物神经支配的,在意识清醒状态中来伪装脉象是不可能的,所以中医脉学可以同精神分析法的释梦及作品分析法一样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人的意识和潜意识中的情志活动。
中医学认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怒喜思悲恐,肝主怒、心主喜、脾主思、肺主悲忧、肾主恐,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而且脉诊实践中,一定的情感状态和个性特征也往往是通过脉象透发出来,这说明情志活动是脏腑的生理效应,这就为一定的心理疾病通过调节相应的脏腑而得以治疗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同时,根据怒喜思悲恐的五行生克制化规律在临床上的巧妙运用,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更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11月2日上午,一桩不愉快的事令我十分生气,但又不能发脾气,便形成了肝气郁滞状态。症状表现为胸中堵闷,两胁肋重胀。无意间自己给自己切脉,当右手中指摸到左关脉时,一种酸麻不适的手感沿着右手中指向出传导,在持续体会的同时,原本胸中堵闷的感觉象雪般迅速融化,我的胸中很快从小到大变得空荡荡的舒畅,两胁也变得轻松而不再重胀。也许是偶然的巧合,但也许是肝气郁滞的心理状态向内转化为胸中堵闷,两胁重胀,向外则以生物电信号传导或积聚在左关脉,当我的右手中指体会到这种酸麻胀不适的感觉时,情绪状态也被生物电引导而宣泄,于是胸口堵闷,两胁重胀的肝气郁滞症状也就消失了。按心理学伟大先驱佛洛伊德的基本理论分析,因为酸麻不适的手感已告诉我潜意识内的肝气郁滞,因此潜意识也不必要再以症状提示我,于是胸口堵闷和两胁重胀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这种想法使我异常兴奋,我设想情绪状态导致的疾病症状可能通过诊脉时把相应的生物电信号导引宣泄掉而使症状消失。无论怎样,随着以后的积累和研究,它可能为治疗心身疾病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
3、中医脉象可能成为中医现代化的最佳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