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古镇(10)——仙市
仙市古镇位于四川省自贡市釜溪河畔,原名仙滩。始建于1400前的隋代,民国元年改称“仙市”。
仙市“因盐设镇”,是釜溪河当年盐运重要码头之一,俗有“盐运第一镇”之称。
仙市的名字很有意思:
一.古镇有着许多关于仙女的传说,而且整体建筑仿佛一幅“仙女侧卧图”,仙市的仙字来源于此。
二.由于运盐的船工要歇,还有从自贡过来的盐担子也要歇,要歇就要吃要喝要买东西,而且盐也可以就地交易,因此这里历来都是市场。
如今的仙市古镇保存完整,名气虽然不大,但因与盐文化息息相关,小镇极有历史价值。
走在街巷中随处转转都会遇到明清时期的各种建筑,散落在小街的中间或者尽头。让你不经意的迷失在那些古庙宇、古街道、古民居中。
在这里有许多川南小镇独有的过楼。
过楼充满着奇妙的乐趣。既能连通两户人家,又能提供休息和观光的所在,不过大约只有本地住户才能随意上去,让人有点遗憾。
古镇商铺林立,热闹非凡。售卖的东西虽说比较丰富,只是特色不足,如能打造成盐业一条街,就更有意思了。
古镇因“四街、四栅、五庙、三码头、一鲤三牌坊、九碑、十土地”而远近闻名,不过呢,除非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外人实在无法走遍。不过却让你有探奇的乐趣。
除了作为市场的主街外,另外的街道大多数是民宅,显得非常清静。过半处和尽头大多有一座城堡类的石门连接,难道这是昔日的某处城门?
据当地老人说,原来这些石门是当年盐商为自己豪宅增修的防御城堡遗址。石头门的存在让古镇更增加了传奇色彩。
仙市历来算是比较富有的,当年盐商们把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浇铸在了各自会馆建筑中。
贵州会馆当街而建,大门非常简约,里面的戏台,没有飞檐,尽显简朴的明代建筑风格。
南华宫,是广东籍盐业同乡会馆。殿宇气势恢宏,山墙及正殿脊饰尤为精美。
古镇有许多庙宇,其中最大的一座叫“金桥寺”。平面呈“凸”字型,其中一部分叫做天上宫,俗称“观音殿”。
观音殿保存完好,奇妙的是寺庙和街道融为一体。让你随时随地可以进香拜佛。充分体现了“随缘”二字。具有古代建筑艺术和佛教文化的完美融合。
这是一座“入世”的小庙。没有院墙,却又自成一体,而且还颇有些规模。
不过历经千年的风霜,许多庙宇已经荡然无存,只在民居的一角才能偶见。
这里是古镇最大的一所古宅,陈家祠堂。
陈家祠堂本是专署盐务的县丞居所。祠堂内全是镂空高浮雕,而正殿大厅,笔直的圆柱6至7米,有两层楼高,每根圆柱下的石墩上都刻有莲花等图案,当年的威严繁复依然可见。
古镇是依河而建的,自贡市著名的釜溪在仙市这一段河道最为美丽。
釜溪畔的风雨桥是后来重建的,不过这里却正是当年古镇运盐的主要码头。
古镇尽头釜溪边,这里也是金桥寺的大门。在这寺庙和街道合一的小镇,最能体会到一个“融入”感觉。
河边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无论是喝茶、聊天、打牌都是极佳的选择。
离开城市的喧嚣,让心融入进来。
仙市是井盐出川的重要驿站和水码头。如今盐业运输虽然早已废弃,但是留给我们的这座小镇依然充满着神奇的魅力。
后记:关于仙市的香艳传说
名叫“仙市”,自然流传着神话传说,而且这传说还极香艳。引入正文略有不雅,因此在后记中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