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压商人成了压垮清廷最后的稻草

读史可知兴替,一直非常主张不管是什么人,至少都要读一个朝代史,中国近代史,然后再选一个外国史研读,这样我们可以有历史规律的思维,跨越时间维度,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中国古代对商人有着天然的歧视和偏见,直到今天依旧很多人持有这样的观点,将商人当做第二国库,只要愿意随时都予取予求。士农工商这样的排位,可见商人的地位低下。但是近代史中,商人在为中国变革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换句话说,商人代表资本主义力量的倒戈收割了清朝最后的生命。
清朝的灭亡在众多因素耦合之下崩塌,革命党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仅有革命党对当时的大清来说,影响微乎其微。革命党自身力量弱小,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资源都极少,所以即使从1895年开始闹革命,直到1911年之前都没有什么成就,唯一能够说得上的就是黄花岗起义,即使这么著名的起义,也仅仅维持一天就草草结束,牺牲了100多位烈士。这100人的牺牲对革命党来说是致命的损失,但是对清廷来说,却可有可无,毕竟大清是一个4亿人口的国家。
如果继续下去,革命党折腾多少年都没用,革命党的骨干力量也就几千人,面对庞大的大清,就像小孩子一样弱小。历史总是有很多突变和意外,断送自己退路的不是革命党恰恰是大清自己,在黄花岗上革命党投入了自己全部的力量,希望毕功于一役,却换来惨败的结果,连孙中山自己都心灰意冷。
不用怕自己弱小,失败太多,只要对手够猪,一样可以赢得未来,比起猪的队友,猪一样的对手更让人匪夷所思,载沣他们的大清无疑是这样的对手。
辛亥革命不得不提的两个事件,一个是四川保路运动,另一个是武昌起义。大清灭亡的直接导火索是保路运动,彻底失败于武昌起义。清朝政府想要收回商人士绅以及农民对铁路的所有权,光想要所有权,却不想给这些士绅任何补偿,这样的行为和抢劫没有任何区别,随之四川等地爆发了激烈的反抗运动,甚至出现了武装暴动。为了平息这场运动清廷从武昌抽调了一个旅的兵力,导致了武昌城内空虚,为后面武昌首义成功埋下了引子。
清廷贸然在无任何补偿的情况下强行收回铁路权,无疑是蠢猪一样的行为,这样的恶果不仅仅在四川,在全国各地的资本和士绅阶层中发酵,引发了新兴资本和传统士绅的极度不满,动摇了大清最后的根基,最重要的是,张謇和汤化龙他们代表的立宪派动摇了支持清廷的决心。
四川保路运动动摇了新兴资本和士绅阶层对清廷的信心和支持,但是在1911年对立宪派代表汤化龙他们的殴打,就是给自己掘了最后的坟墓。
汤化龙和张謇他们代表的新兴资本和士绅力量,主要的力量来自商人,一直采取的态度是立宪内阁责任制,选择和大清当权派合作,促进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对革命党向来不屑一顾,这也是革命党一直成功不了的原因,在社会变革的三派中,他们一直孤军奋战,面对另外两方的压制,只能束手无策。
大清从洋务运动开始,大清内部的改革派和汤化龙他们代表的改良派合作,双方度过了几十年的蜜月期,但是四川保路运动让改革派和改良派之间出现了巨大的裂痕,而大清的皇族内阁无疑成了最后的稻草,压垮了立宪派最后的信心和决心。
立宪派在全国组织各地商会和士绅代表进京请愿的时候,汤化龙他们在一次请愿中,几十位代表被载沣暴打一顿,并且丢到京郊20多公里的地方,自此立宪改良派彻底寒了心,载沣的想法很简单,商人又有什么能力呢?抢你铁路,打你人,又如何,我手里有枪,一切皆有。
汤化龙在1911年6月做了最后的努力,请摄政王载沣实行变法,推行君主立宪制,遭拒后长叹一声:釜水已沸而游鱼不知。汤化龙作为改良派代表当时的失望和绝望心情可想而知,绝望的不仅仅只是汤化龙,而是当时大清成千上万的新兴资本和士绅力量,他们对大清彻底绝望。
载沣误解了一件事,他天真地以为商人没有力量。在对大清绝望之后,汤化龙他们代表的资本和士绅力量开始和革命党合作,在几个月之后的武昌起义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让革命党十几年没有成功的革命瞬间全国开花,此后一个月内,全国14个省宣布独立脱离清政府。
在改良派绝望前,革命党需要同时面临改革派和改良派的压制,但是在1911年之后,改良派和革命党形成了新的联盟,反过来迅速的压制了大清最后的改革力量,载沣信誓旦旦的枪最后也没有保得了大清。
压死大清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来自改良派商人的绝望,他们为了立宪前后忙碌十几年,最后换来了大清的背叛和羞辱,一怒之下转而和革命党合作,给这个国家寻找新的方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