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打坐冥想,一个月后,我的世界变了

我的瑜伽木老师(图片转载请注明出处)“所谓冥想乃是自己设法安抚自己忧苦的情绪,抛开一切烦恼,舒缓自己感受的一种行为。一个活在世上的人,透过冥想可以达到灵魂专注这种生命的最高境界。他身在这里,灵又在那里,他活在世界之上,涵括一切却无物可失。当每一个人都做冥想的那一天来临,我们将可踏入另一种文明,了解万物归一的真理,灵魂的解放必可获得,而那种经历正是人类生命最后的目标”——《乐活冥想》拉玛大师冥想让我们从100%的努力发展出100%的觉知最近的一个月,持续在关注“冥想”这一块,虽然习练瑜伽有些年头,对于冥想也不是很陌生,而且曾经专门找到一些视频或者文章来了解它。最初的感觉是,冥想或者叫打坐,是个好东西,甚至还具有神奇的效果。然后少有的机会,体验了几次,也就是十分钟或者二十分钟吧,哎呦,不得了,这个真是坐不住,时间在我的感觉里就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包括两腿的疼痛,根本无法忍耐,中间总是需要不停的换换腿,动一动。浅尝辄止,冥想,也就这样被略过去了。后来在不断学习和读书的过程中,在我原本是想解决别的困惑的时候,《乐活冥想》这本书就出现了,这使我对冥想有了更深一步的认知。尽管如此,我打坐的时间依然很短暂,当然也无法形成每天的必修课。再后来又学习身心灵成长的一些课程,更多的是了解各种情绪,各种内心的批判,逐渐引导在亲密关系中,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种种反弹行为,也试图更深刻的去看到自己发脾气、嫉妒、生气、逃避、恐惧等等情绪背后的成因。我想,尽管这些学习可能跟冥想没有直接的关联,但是,它却在一步步发展了我更加敏感的觉知。冥想是什么?“冥想就是我们从百分之百的努力,零觉知,然后到百分之百的觉知,零努力,这就是冥想。”我已经越来越喜欢“觉知”这个词,从前,我们的很多行为,都是毫无觉知的,不知道为什么就发脾气了,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就是感到心累,不知道自己每天的生活工作有什么意义,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不幸福,不知道为什么别人看起来那么成功那么开心……

木老师冥想减少我们的“无明”从而减少人生之苦《瑜伽之心》里谈到“无明”的概念,无明就是不正确的认知,也是造成“苦”的根源。它有四种表现方式,第一种是我执,也就是我们常常喜欢说,我是公务员,我是对的,我是最好的……诸如这样的认同;第二种是对不需要或者需要事物的欲望。我觉得对于不需要事物的欲望,所带来的苦,最深刻;第三种是拒斥和憎恨。起心动念的东西,不是爱就是恨,不是得就是失,苦也应运而生;第四种是对死亡的恐惧,反映在生活中就是我们时时刻刻都有一种生存的恐惧。我们不停地挣钱、交际、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亲密关系的紧张、不能独处、离不开繁华等等,我想都是一种对生命最终面临孤独死亡的顽固抵抗。瑜伽能够使人改变,不管你信或者不信,它都在真实的发生着。而冥想作为瑜伽八分支里的第七支,分量超级,魔力甚大。那一次,我连续四天打坐冥想,处在和老师同伴共修的气场中,一坐就是一小时。中间,疼过、忍过、疯过,所有挣扎和努力过的经历,都在心上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痕迹,于是,当百分之百的努力温柔如水的化成夜幕中的点点繁星时,觉知的力量也开始铺满你的全身,像春姑娘绿了大地一般,此时,你内心曾经冰封多年,坚不可摧的“苦”,都被一种叫做“顿悟”的东西,融化、消散,这种释然和解脱会让你泪流满面。从此,你才真实的看到自己经受了多少,痴迷有多深,你开始心疼自己,拥抱自己,也开始对自己,对他人,对这个世界,升起悲悯。

冥想使我们与自己以及周围安稳相处最近在微课上收听程子航老师关于冥想的主题分享课。一共是八次课,目前已经上了三次,最大的一点感悟是对于冥想的进一步解读。其实我们是在不断学习冥想技巧的过程中,并非冥想。这反而使我有一种心安,可以不急不躁地行走在冥想的路上。很多人都会觉得,打坐冥想,让我什么都不想,那我坐在那干啥,或者说,你让我什么都不想,不能动,天呢,那怎么可能?闭眼冥想,数息,呼吸控制法,包括瑜伽体式,都是为了最后的冥想做准备。我们无限的接近冥想,一步步的趋向于冥想,把身体放在那里,看着脑海里的胡思乱想,就像看着一条起起伏伏的河流一样,专注自然而然就会生长。我们可以平静的坐在那里,如如不动,可以安详稳妥地看着所有的念头与它和平共处,如此,心安了,气敛了,你自然会在平日的生活里心平气和地说话,你会踏踏实实地与人交往,你会感受孩子带给你生命的点滴喜悦,你会感动家人带给你的温暖,你会感谢瑜伽对于你的恩赐,你会领悟苦与乐是处在不断的转变和消散中。有一天,当你变了,这个世界就变了,真的!文/花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