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美社:电影心理学发展概览
说点儿别的……
跟大家回顾一下各时期主流电影的心理学指导理论吧。
我是在某个阶段意识到电影是可以被作为精神分析对象的(不仅仅是电影,还包括游戏)。后来还由此诞生了——“电影精神分析学”。当时只是基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而建立,但已经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起点了。当然,还有后续发展。
迄今为止,可以简单划分出三个时期:
弗洛伊德的理论主要包括《梦的解析》,力比多(性本能)、恋父恋母情节、本我-自我-超我、意识-潜意识等。用后世的说法,不管怎么分析,弗老太爷总会把你的梦或症状起因归咎到性本能上去。以该理论为指导的电影人以及作品包括著名的惊悚片大师希区柯克以及他的作品如《后窗》、《精神病患者》、《蝴蝶梦》等。以梦及精神分裂为内容的影片有《盗梦空间》、《穆赫兰德》、《爱德华大夫》、《搏击俱乐部》、《沉默的羔羊》等。
现在来看,不乏优秀作品。但从理论应用角度上看,有些影片的理论套用过于生硬,尤其是早期的电影作品。而毕竟是早期,这也难怪。
荣格是弗洛伊德的学生,后来发展出自己的一套理论。其主要观点包括集体无意识、原型及其象征意义。我就是在这个阶段意识到很多电影有着某种背后的象征涵义。
此类型的优秀影片大都发掘出了生动深刻的集体原型与其意象含义。如宫崎骏的多部作品、《银翼杀手》、《楚门的世界》、《东邪西毒》、《黑客帝国》、《香水》等。我之所以也把这个阶段也称作“象征时期”,就是因为这个时期的电影具有丰富而强烈的象征意味,使人陷入深刻而复杂的思考,让人们一看再看,流连忘返,最终获得精神的洗礼。单凭这一点就是一个划时代的飞跃。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卡尔·罗杰斯说过——那些看似最隐秘,最不能分享的东西,恰恰是最值得分享的。比如有描写从中产沦为无产无依者的心路历程;有描写社会排挤出的那部分人的存在状态;有描写人到中年一事无成的社会处境与内心世界;有描写老年人对陪伴、对性的念而不得,甚至不敢;有描写特殊疾病中人所经历的那些无法言说、无法消解的痛苦与挣扎……
它成了某种真正意义上的倾诉。如果你认真的看了,那么你也成就了一次真正的倾听。与上一个时期不同,它不再追求(或者说主要追求)象征意味。而把重点放在了如何准确的表达与倾诉上,——我把我最不堪的讲给你,你只需要倾听。
此刻,电影的放映成为了一种倾诉方式(导演的,或者说作者的),而观影则成为了一种倾听方式。虽然在观影的当时并没有一个真实存在的倾诉者,但却有真实的倾听者在场。与弗洛伊德时期的“偷窥”不同,这次是以倾诉者的视角正大光明且真诚地讲给你。
观众也不再是娱乐的索取者,而化身为倾听的给予者(当然他们也是要花钱买票的),这是角色上的转换,也是心理上的提升。观众会获得超越以往的共情感受,以及精神升华。
如果说弗洛伊德、荣格的理论都属于精神分析师主导的话,那么罗杰斯则是在倡导以患者为主导,所以也称之为“人本心理学”。
其特点是患者在表述中获得焦虑释放与自我接纳和认同,而治疗师则是在辅助患者更积极主动地表达与释放,进而重新获得内心世界的重建。
在这样一种模式设定下,“人本主义”倾向的影片堂而皇之的将观众抬到了“治疗师”的位置(而且是治疗师集体),观众首先获得了一种崇高感,并在此感召下产生正向感知,如同情与悲悯等伟大的情感体验。
以《小丑》为例,说它是“犯罪心理主题”倒不如说它是“反社会人格养成纪实”,一个无力地挣扎于社会底层的人,是如何一步步滑向,——不,是一步步被推向社会对立面的。
自“9.11”以来,美国反恐情绪高涨,也付诸了行动,但同时也会有不同的一种情绪在滋长,——你会看到他们针对阿拉伯世界的政策却日渐宽松化。这在当时让很多人不理解。
前几年在美国的一所大学里,一名有心理问题的人开枪射杀数人后饮弹自杀,舆论哗然。次日人们纷纷到事发地凭吊遇难者,为他们献上了鲜花。同时,也为凶手献上了鲜花。
花卡上写着——
事后,人们还发起了一个“你要倾诉吗?——我愿意倾听”的活动。
我们发现美国弥漫起一种“崇尚倾诉”的社会氛围。用主流价值观来看,《小丑》枪杀路人、跟踪女士、用剪刀戳死前同事、夜闯独居的女邻居家、弑母、在直播节目上枪杀著名主持人……
但当你看完影片,很大程度上会认同他这么做,甚至认为亚瑟是被逼的,不得已、不得不为之。
……两个小时就让你变成了一个社会恐怖分子的拥趸?!
不,这只是他的倾诉激发了你的同理心。他并非让你成为同谋,而是让你在洞察到一颗被压抑的心无法获得释放的最不堪的结果,继而会尝试去做些什么。这正是此类影片的现实与社会学意义。
记得电影中亚瑟(菲尼克斯 扮)枪杀了脱口秀主持人(德尼罗 扮)后,又转回头补了两枪。人明明已经死了为什么还要补抢?地铁里枪杀那三个人时,也是打光了所有子弹。——不解恨么,打死你都不解恨么!这内心世界一定是一片狂涛巨浪的地狱之海。
该片受到一致好评有两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