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将至,十首千古绝唱道尽乡愁

​乡思

宋  李觏(gòu)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人们都说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有看到我的家。本来就恼恨眼前的青山遮断了我的视线,那重重暮云还来把青山密遮。

​春节将近,yi情反弹。有些人因为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被层层加码不能返乡。

只能说一句: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渡荆门送别

李白 〔唐代〕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所作。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安史之乱之后,王维便在孟津隐居多年。久在异乡,忽然他乡遇故知,激起了是他强烈的乡思,因此做此诗表达自己强烈的思乡之情。

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

故乡的亲朋、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

在王维的诗中,这株寒梅,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

《除夜作》

高适 〔唐代〕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高适素以边塞诗人著称,诗风浑厚雄放,这首《除夜作》却诗风平易自然,全诗没有一句生僻字句和华丽词藻,也没有塞外风景和异城奇观,都是浅近的口语,表达除夕夜的平常感受;却将他乡游子真实的感受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

《庾楼晓望》

白居易 〔唐代〕

独凭朱槛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竹雾晓笼衔岭月,频风暖送过江春。

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

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

白居易站在庾楼之上,策动他内心的不是汹涌的豪情,而是悠远的乡情。

登临眺目,感慨万千。

曾经有多少人在这里痴痴地凝望着家乡的方向?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价张籍的诗“看似寻常最奇崛”,这句话在这首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张籍创作这首诗时正客居洛阳城。当时是秋季,秋风勾起了他独在异乡的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逢入京使》

岑参 〔唐代〕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上任途中。
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不免有些感伤,同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安慰家人,报个平安。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唐代〕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白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惹得出征的将士一夜都在思念家乡。
这首诗,应该读给援石家庄的医护。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李清照 〔宋代〕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南渡后眷念沦陷的北方故乡而作的。此词作于公元1129年(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7年,李清照南下江宁,她接踵遭际国破、家亡、夫丧、颠沛流离的种种不幸。在这种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写下了这篇词。

《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 〔宋代〕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读书求仕,是古代文人普遍的人生选择,一旦踏入仕途,便游宦四方,长期远离家乡,难免不思念故乡的亲人与风物,因此,思乡成为古代诗词中的永恒主题,最能引发天涯游子的共鸣。
思乡的情怀往往借助作家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故乡景物来表达,周邦彦的这首《苏幕遮》正如此,它以荷为媒介,表达对故乡杭州的深深眷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