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锭深度解析
银锭的铸造工艺,是银锭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有必要从技术层面对铸造过程进行科学和系统的探索。古人对银锭铸造工艺研究极少,所以,各类史料典籍几乎没有这方面的记述;近代以来,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少,由于受研究条件的制约,在为数不多的谈到银锭铸造工艺的论著中主要都是一些推测之辞,缺乏科学理论和实验研究的支撑。
银锭的底部和侧的蜂窝状大小、多少、深浅是鉴别真假银锭的又一重要依据。凡蜂窝较深、较密,洞内圆润光亮,有回珠,有彩色光泽者必是真银锭,银合金锭一般没能上述特征。如果蜂窝中灰黑一片,可能是铅等假锭。蜂窝状凡是自然形成的必然是口小洞大,深浅不一,人为制造的蜂窝状正好相反。
银锭是指用白银按一定的形状和重量铸造的一种块状物,就形制而言,银锭可分为几种:船形、条形、饼形,不同形状的银锭有着不同的名称,船形的一般称银锭,条形的一般称银铤,饼形的一般称银饼。因为人们常见的是船形的一种,所以习惯上将银铤、银饼和银锭统称为银锭。
历朝历代中,银锭的种类都是不统一的,一种是宝银,呈马蹄形,重50两;第 二种是中锭,多为锤形,重约10两,又称小元宝;第三种是小锞或锞子,形为馒头状,重一二两,也叫小锭;第四种是不足一两的散碎银子,有滴珠、福珠等称谓。银锭到民国时期都还可继续使用,直至新中国成立,银锭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不再作为货币交易。因此导致其存世量非常之稀 缺,在拍卖会上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可遇不可求的存在。而下图是小编有幸见到的一枚银锭。
老银锭,它身上聚集了岁月积淀,同时又有历史文化,自然超越了纯银本身,具有很大收藏价值,银锭在中国历史上曾是长期用于流通的货币,亦是最坚挺和最重要的储存手段。
为了方便不同成色的白银间换算,清代官方将含银量935.374‰的白银,规定为“纹银”。使用中,含银量高于“纹银”的白银,买标价“一两纹银”的东西,实际付出无需“一两”,称之为“申水”;相反,使用含金量低于“纹银”的白银,付出则要超过“一两”,是为“贴水”。
作为通货用的白银,主要是铸成两端翘起的船形银锭(银元宝)、银条和码形的银锭,小额交易则使用碎银。元宝银锭大小不等,大元宝一锭有重至五十两者,也有重二十两的。其上有铸造地点、重量和银匠姓名等文字。小锭上的文字多少不一。银锭和碎银的重量不划一,成色也各有差异,每次支付时都需秤重和鉴定成色,多有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