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曹魏发动的洞口之战,探究其中隐藏的危机

小说《三国演义》对于洞口之战的记录非常简略,原文是这样一笔带过“言未毕,忽探马又报:”曹休亦被吕范杀败。””然而司马光笔下的《资治通鉴》却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来描述这场战役,其过程和结尾被描述得清清楚楚,可见这场战役的重要性。

洞口之战对于曹魏来说,并不像小说记录的那样“曹休亦被吕范杀败”反而占据了上风,多次击败东吴军队,但是总体上并未形成压倒性的胜利,彻底击败东吴,最终只是形成战局僵持。

原本占据优势的曹魏为何没能够最终击败东吴呢?经过仔细分析洞口之战,它暴露出曹魏军事集团中不足之处和隐藏的危机。

洞口之战的背景

公元222年,陆逊火烧连营大败刘备,将刘备的军事势力从夷陵逼回白帝城,并且将战线稳固下来。原本希望蜀汉和东吴两败俱伤的曹魏对于这个局面感到非常失望,于是决定亲自上阵,火中取栗。

刘备夷陵之败让原本处于两线作战的孙权取得了战略性的胜利,这让孙权的野心得以膨胀,不再甘愿臣服于曹魏,希望像刘备和曹丕那样能够获得真正的自立。

当孙权拒绝送儿子孙登去曹魏做人质之后,曹丕也清醒地认识到东吴最终会自立,因此决定发兵讨伐东吴,借机削弱这个实力正在增长的邻居。

这年农历九月,曹丕发动三路大军进攻吴国:东面由曹休、张辽、臧霸进攻洞口;中路由曹仁进攻濡须口;西面由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进攻江陵。

作为应敌之策,孙权命令吕范统帅五军防卫洞口;朱桓率兵守卫濡须;诸葛瑾、潘璋、杨粲解江陵之围。

洞口之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展开的。

洞口之战双方力量对比

洞口也作洞浦,位于现在安徽省和县西南长江边,这在当时处于兵家必争之地,位置非常重要,因此曹丕三路伐吴之中的东路战场就选在洞口。

【曹魏排兵布阵】

曹魏在东路战场之上名将云聚,主帅为征东大将军曹休,督前将军张辽、镇东将军臧霸,兵力除了原来驻扎在洞口附近的兵马外,还从各个州郡抽调了二十余军参战,人数众多。

曹休作为曹氏二代新兴的将领,并非初出茅庐的小将,而是久经战阵的勇将。曹操在世的时候,他曾经在名扬天下的虎豹骑中担任宿卫之职,追随曹操东征西讨。

真正让曹休一战成名的战役则是下辨之战,曹休识破张飞的疑兵之计,击败吴兰军,阵斩其部将雷铜、任夔,逼退张飞军,从而赢得了这场下辨之战。

正是这场下辨之战的胜利让曹休脱颖而出,被拜为中领军,进入曹军领导层,开始逐步取代曹一代,在军中展露头角。

如果说曹休的战绩和一些前辈想比没有那么耀眼,弱显经验不足,但是给曹休配备的张辽和臧霸等人则优秀得多。

此时的张辽已经被封为督前将军,一直驻守合肥抵抗东吴大军,曾经在没有曹操指挥的情况下,以八百勇士击败孙权十万大军,并使之闻风丧胆。

在这个三人小组中,臧霸也是奇迹般的存在,他原本是泰山郡一霸,后来洗心革面追随曹操,屡立战功,被曹丕封为镇东将军,进爵武安乡侯,都督徐州诸军事,在扬州一带对抗东吴。

为了这次洞口之战,无论是兵力还是选将上,曹丕确实煞费苦心,一心希望在东部战线上打开局面,获得突破。

【东吴排兵布阵】

曹魏东部兵团气势汹汹,大有泰山压顶之势,为此,东吴也派出了他们的最强阵容,以应对曹魏的压力。

孙权派出的主帅是吕范,吕范在年轻的时候为汝南县吏,因战乱逃奔寿春,并且有幸结识孙策。此后随孙策、孙权征伐四方,为孙氏在江东开疆扩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孙权把吕范比作东汉开国元勋吴汉。

从这里可以看出,吕范无论是谋略还是战绩,深受孙权的信任,因此在在洞口之战前夕,吕范被封为前将军,假节,南昌候,以全权负责东路战线的事宜。

吕范率领五军水军人马在洞口一带迎战曹休等人,其麾下有徐盛、全琮、孙韶等将领,皆是水军优秀将领。

从兵力部署上,东吴实力不如曹魏,但是如果打仗如果仅凭人数就可以取胜,曹操早就灰飞烟灭,孙权早就沉沙折戟。正如吕范在激励将士的时候说的那样,战争的胜负不在士卒的多寡,而是比拼将领的优劣。

因此,吕范人数不足,但是他们凭借水军优势,在长江之上可以将这一优势发挥到极致,由此可以抵消曹魏人数众多的长处。

洞口之战的过程

从这年农历九月出兵伊始,双方从洞口到广陵一带长江沿线布防,寻找对方的破绽,企图给对方致命一击,可是大家都是久战沙场的宿将,小心谨慎,不愿意冒险,而曹魏这方面缺乏精锐水军,更加小心翼翼。

转机在两个月之后的一天夜里,这天晚上,长江之上突然刮起了东南风,刮东南风这种事情在冬季的江面极少刮东南风,如果有,那属于异常天气,然而这个罕见的异常天气让吕范军吃一个大亏。

吕范水军驻扎在南岸,曹魏大军驻扎在北岸,双方隔江对峙。夜里突起的狂风吹断了战船的缆绳,把吕范的战船吹到了北岸。狂风大作让吕范军始料不及,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战船被吹到曹军水寨,东倒西歪,愣是毫无办法。

千载难逢的机会让张辽和王凌等人给遇到了,抓住机会的张辽立即率军猛攻从江北漂流过来的吕范军。风大浪急,许多高大的战船在混乱之中倾覆了。遭受曹军攻击,许多东吴将士迎战不及,纷纷落水,即使勉强打起精神酣战,也不是曹军的对手。数以千计的吴军将士要么被寒冷的江水给淹死了,要么被彪悍的曹军杀死。

正当吕范等人慌慌无计可施的时候,后续赶来的东吴大将安东将军贺齐、参军校尉吾粲二人率军援救失利的吴军,鼓舞士气,从而将散落的吴军救出来,避免了全军覆灭的下场。

初战胜利的曹休决定再接再厉主动出战,派臧霸以轻船五百、敢死万人渡过长江袭攻徐陵(镇江),烧攻城堑,杀死东吴数千人。

眼见曹军在南岸徐陵横行无忌,于是吕范率领东吴水军凭借优势企图截断臧霸的退路,臧霸见势不妙,只好撤回长江北岸。臧霸的部将尹卢在撤退的过程中被东吴军队的全琮、徐盛等人追击,来不及退回而被杀。

曹休率领的曹军先胜后败,并且随着大将张辽的病死,导致战局处于僵持阶段,谁也奈何不了谁。曹军善陆战,然而水军处于劣势,无法在长江上击败东吴水军,因此无法把陆地战果扩大;东吴善水战,但是人数过少,无法在正面战场上消灭对岸的曹军。

洞口之战就这样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一直到中路军曹仁在濡须口之战中惨败给朱桓后,曹丕宣布各路伐吴军队全部撤军,洞口之战才得以结束。

洞口之战双方的表现

洞口之战的结局确实比较尴尬,但是总体上来看,曹军的赢面更大,先是大风将东吴军吹到北岸后被张辽等人抓住机会痛击,歼灭了数千吴军;继而臧霸主动出击攻城略地歼灭了数千吴军,大涨曹军士气,从侧面上可以看出曹军战力非常彪悍。

这个让曹丕坚定的认为只要渡过长江,就可以击败孙权,进而统一江南。

对于吴军来说,这次洞口之战虽然击杀了臧霸的部将尹卢,挽回了一些颜面,总体上处于劣势,损失较大,但是表现得可圈可点。

一方面,此战证明了东吴水军确实强悍,在船只被吹到北岸,处于极端劣势情况下,依然能够临危不惧,英勇作战,并在队友的帮助之下避免了全军覆没的悲剧。

另外一方面,此战让东吴看到了水面布防的重要性,此后东吴更是加强了长江沿线各个据点的布防力度,从而杜绝了洞口之战的悲剧发生,也正是如此,在东吴全力经营之下,长江沿线的防务一直牢不可破,让曹魏无缝隙可依,直到280年,晋朝大军从巴蜀之地才得以突破东吴的防线。

因此,此战无论是曹军还是东吴军,总体表现还是差强人意。

从洞口之战,看曹魏军队的不足和隐藏的危机

洞口之战虽说是曹二代曹休指挥的战役,但是前方实际投入的大将却是曹魏宿将张辽和臧霸等人。曹丕把张辽和臧霸等人投入到这场战役中,固然可以说明曹丕非常重视这场战役,希望借此在东部战场的获得突破,但是从这场战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是表现出曹军的不足和隐藏的危机。

首先,新生代将领后继不足,严重影响了曹魏军力的发展。

相对于八十岁尚可饭的廉颇来说,张辽的年纪不算很大,只有五十三岁,但是此时的张辽却疾病缠身。

在孙权归降曹操的时候,张辽已经病重,等到曹丕下诏讨伐东吴的时候,张辽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有加重趋势。曹丕鉴于张辽曾经大败过东吴,对张辽心存怯意,因此将原本在屯兵雍丘的张辽调往东线,归属曹休统领。

根据《三国志》张辽传记载:

权甚惮焉,敕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

由此可见,张辽给予孙权乃至东吴的人员损失和心理创伤非常严重,这也是曹丕即使张辽病重情况下依然派他前往的缘故。

曹丕这一个行为却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曹军在培养新生代将领方面出现了断层,三十多年的南征北战,曹操领导和发动了数百场大战,在战场之上,本应该出现大量的新面孔,可是到了曹丕这一代,其麾下可以依靠的将领依然还是那些熟悉的面孔,类似如曹休这样年青一代的将领反而愈来愈少,这样就极大的约束了曹军战力巩固和发展。

此次战役,曹丕投入的另外一个大将臧霸更是追随曹操二十多年,属于曹军宿将, 而在此次战役中展露锋芒的王凌居然有五十岁,可见以前露脸的机会少,等到这次露脸的时候已经大龄人才,可见曹军在培养新一代人才方面确实非常欠缺。

其次,将领进取心不足,贪图安逸。

洞口之战,曹休统领的人马在人数上对东吴有碾压之势,实际战果方面虽有所展现,但是和他的人数以及本身实力来说不相匹配。

无论是张辽军还是臧霸军都是威名赫赫,单凭实力来说,可以击败吕范麾下任何将领,可是此战表现得却令人惊异。

曹休麾下将领的表现其实早在曹丕的谋士董昭预料之中。根据《三国志》董昭传记载,在曹丕唯恐曹休率军渡江作战的时候,他是这样说的。

“今者渡江,人情所难,就休有此志,势不独行,当须诸将。臧霸等既富且贵,无复他望,但欲终其天年,保守禄祚而已,何肯乘危自投死地,以求徼幸?苟霸等不进,休意自沮。臣恐陛下虽有敕渡之诏,犹必沉吟,未便从命也。”

大概意思就是说曹休现在渡江,从实际情况来看确实有困难,然而即使曹休有这样的想法,他也不会擅自采取行动,他需要获得麾下将领的帮助。臧霸等人已经非常尊贵,财富众多,他身处这个地位已经没有其他的愿望,只想能够颐养天年,安享富贵而已,此时此刻怎么愿意冒着危险再次出生入死呢?如果臧霸等人不愿意进军,曹休的想法自然会打消了。我担心陛下即使下令他不要渡江,他还是会犹豫,不肯听命。

董昭对于臧霸等人的预见确实相当正确,有两件事可以证明:

一件事,当吕范军被大风吹到南岸的时候,曹休率军乘乱击杀了大量的吕范军,可是其他部分的军队如臧霸军却迟迟不见行动,等到他们赶到的时候,东吴军的救军已经赶到,从而错失了歼灭吕范军的机会。

另外一件事,曹休命令臧霸率领近万人渡江攻击的时候,臧霸等人出勤不出力,眼见东吴军水军出动突袭后路的时候,臧霸军慌不择路的向后逃跑,结果导致部将尹卢战死,此战由胜转败。

由此可以看出,以臧霸为首的宿将在功成名就的时候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面临生死战的关键时刻不能够勇于承担责任,只会消极避战,延误战机,从而导致战局出现消极情况。

功臣宿将贪恋富贵容易导致军队进取心不足,从而让曹魏军队进攻不足,后退容易溃散,战斗力严重下降的局面,这个和曹操时期完全是不可比拟的。

曹军出现的这一严重情况,拖累了曹丕企图统一全国的雄心壮志,让其愿望最终落空。

最后,选帅任人唯亲。

非宗室不能够为帅是曹操起兵以来的用兵原则,这个原则也是曹操屡战屡胜的法宝。然而随着地盘的扩大和军事实力的增强,这个用人原则却极大的约束了曹军的发展和壮大。

人才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国家强大的基础,没有强大的人才力量,即使再多人口和经济也只是短暂的辉煌。曹魏选统帅只用曹氏宗室的做法在短期内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可以短期内创立曹魏和壮大曹魏,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曹魏宗室的人才跟不上曹魏政权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滞后和断层,这样就导致一旦曹氏宗室跟不上人才的替代,就不得不过度依赖某一个人或者家族,容易出现军权向某一个人或者家族靠拢,从而形成垄断,最后导致军权旁落,皇室无力控制的局面,这就是选帅任人唯亲的恶果。

因此,选帅任人唯亲严重的制约了曹魏的发展,甚至最后危及到曹魏政权的安全。

洞口之战的胜负虽然并没有影响到曹丕三路伐吴最终结果,但是从侧面却深刻的看出曹军的军事力量的不足之处以及隐藏的危机。

正是这些危机的存在导致后来曹丕第二次和第三次伐吴失败,进而曹魏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偏航,从而让曹魏最终失去了对军权掌控,最后也失去了对皇权的控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