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分类
综合《学习的答案:为终身学习者赋能》和《这样读书就够了》两书,读书我认为大抵可以分为四派,分别为考试派、致用派、体验派、学术派。
考试派
看书的主要目的主要是通过考试,只要考试达到想要的成绩就万事大吉。也就是把重要概念倒背如流,重点知识融会贯通,一旦考完很少会有人再去重读,因此他们的读书方法主要是看重点,学重点,以及考虑会出什么题型。适用人群主要是大学生和考证人士。代表书籍为档案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等大学教科书,其中社科类和文学类教材、考试书这个特点最明显,书中往往有很多概念、理论要背。
致用派
看书的目的主要是改变行为、解决问题、升级能力,高度重视实践。读书方法主要是找方法,反思与实践。适用于大部分想要提高自己能力或者解决某问题的打工人。代表书籍为《秘书工作手记》、《超级记忆力训练法》等书籍。
体验派
看书的主要目的是体验书中世界,别人的人生。读书方法主要是提高想象力,注意细节。适用于绝大多数人。代表书籍为网络小说和各大文学作品。
学术派
看书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或者补充知识体系,喜欢看论文、教科书等成系统的书,经常进行主题阅读。此外,这四种方法不是互相对立的,你可以在一本书上用上四种方法,也可以在文学作品上运用致用派方法等。读书方法没有高下之分,只要和你的目的一致即可。读书最重要的、最先要做的是明确自己的目的,其他都是为你的目的服务的,你想放松就是体验派,不必羡慕或者焦虑别人能力提升,你想通过考试千万别用体验派方法,除非你想挂科。举一个朋友的例子,他想提升自己能力,但是下文主要讲解的是致用类读书法,为什么有的人读书又快又好,能力提升的很快?很大程度上是用了致用读书法。
选择书籍
《这样读书就够了》讲了三种选书技巧:“海选”、“相亲”、“过日子”。
“海选”先从问题出发,从自己出发,确定自己要学习的主题。比如时间管理,通过搜索、询问、看书评,找到这个主题相关的十几本书,大概了解下,剔除若干本,把其余的都加入书架(放入书单)。
“相亲”要求自己用一两个小时全部翻阅一遍——每本书花10~20分钟。这个过程非常像相亲,不需要特别了解有哪些高效的相亲方法,只需要清晰目标:选一个目前对你而言最适合的“人”。这个“人”只有你自己觉得对眼,才能算数,其他人说了都不算。“过日子”,开头一定不要同时读好几本书,那样反而不利于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对选定的那一本书,认真地阅读。起码在一段时间里,你只读这一本书。
另外,选书还要考虑自己的基础和情况,别人认为好的书对你不一定适合,别人认为不好的书说不定适合你。比如一些浅显的、信息密度低的书,你可能不是很认可,但是适合很多读书少的初学者。《羊皮卷》和《人性的弱点》我爸看的津津有味,但我不太喜欢,我喜欢看的《像哲学家一样生活:斯多葛哲学的生活艺术》,他看了三分钟入睡。
具体运用
带着问题去阅读,你想解决什么问题?浏览一遍目录,哪里能解决就看哪里。就像你去找医生一样,直接问吃什么药怎么治就行,不用管什么历史缘起、医学大拿的地位,那些对你来说是没什么意义的,还容易消耗你的精力和耐心,建议跳过。你只需要看那些案例和方法,然后经过思考,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运用,最后复盘就行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一本致用书是根据一个主题组织起来一些概念,然后对概念进行定义、解释、案例讲解、提出运用技巧、说明效果等。最核心的是概念,其他的定义、案例、效果等都是帮你理解的,因此看书不必一字一句的看,也不必死记硬背那些理论和案例。你最应该做的是把概念融会贯通,先根据定义和案例等理解概念,然后根据概念重新举例或者自我分析,然后结合自己情况进行运用。概念懂了会用了就可以看下一章或者下一本书了。比如某些时间管理类的书,你只要花一分钟把目录中的方法记下来,然后再花点时间去找去看核心方法就行了,高阶的可以看概念原理,其他部门不用管,最后去用去反思就好了。当然,由于一些原因你认为懂了并不是真的懂了,所以还需要用了一段之后重新读一遍和反思(这个限于篇幅以后会单独讲)。这样的读书方法是专门针对提升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简单高效。主要有三个好处。一是与传统的其他方法相比,你只需要看很少的内容,节约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对于时间要求低,你可以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和提升,比如上厕所。二是相对来说,看书更轻松,尤其是有些枯燥乏味的内容可以直接跳过,更容易坚持下去,效果看得到摸得着。用了这个方法后,我每看一次书都能有进步,生活都会更美好,所以我现在很喜欢看书!
推荐书籍
赵 周——《这样读书就够了》
奥野宣之——《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何 平——《学习的答案:为终身学习者赋能》
彭 小 六——《洋葱阅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