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鸣远紫砂壶的鉴定
陈鸣远的紫砂作品流传至今并不太多,这些传世品目前散布于海内外藏家手中,尚难有机会作比较系统地排比鉴别。21世纪20~30年代,上海古董商人了追求不正当利益,曾组织了一批紫砂制作高手仿制陈鸣远的作品,尤其是较多地仿制陈鸣远的瓜果象生器,仿制者不惜工本、精工细作,仿制品几乎达到乱真的程度。从已被确认的传世品分析,在鉴别真伪的过程中,除了尽可能弄清器物来源、流传过程,仔细研究其基本造型、装饰特征外,可以综合考虑以下要点:第 一,陈鸣远的作品胎质细润、土质精纯,绝 对不可能粗砂胎质;第 二,壶具盖钮多见穿顶直孔;第三,陈鸣远瓜果象生作品的仿制器很多,是伪作中的大宗,但仿制的瓜果象生有一个特点即“陈”字篆刻章往往用红色。第四,要注意同类器物的器形比较,站在一定的文化品位高度品其造型、辨其神韵,捕捉作伪者的破绽。第五,值得注意的是陈鸣远的作品中也有非自然型的壶具作品,切不可简单化一概加以地否定,要进行综合考证。例如,上海博物馆所藏的陈鸣远方形执壶,器形拙朴,有题记,底四足为圆柱形,盖钮为直穿孔,落款为“远”,并用“陈鸣远”篆刻方章,也是陈鸣远壶具代表作之一。
陈鸣远字鸣远,号鹤峰,又号石霞山人,壶隐,清康熙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是几百年来壶艺和精品成就很高的名手。他是花货宗师,技艺绝伦,陈鸣远花器、光器砂壶、文房器物等常见,筋纹器则很少见。
陈鸣远的作品有很大的特色是器身的铭文,当然这也是鉴别真伪的重 点。撇开没有铭文者以及贋鼎之作不谈,观察较接近陈鸣远真迹的传器题字,可以大分为两种类型:一为陈鸣远自署,此类为单刀写泥;一为与曹廉让、杨晚研等唱合的文人,此类为双刀描边刻款。后者应该是主流,尤其曹廉让是陈鸣远最主要的合作伙伴。我们可以想想,陈鸣远是挟技以周游文人之间,一器既成,即便陈的字写得再好,也不宜在书法上逞能,理应请身旁的文友以坯作纸,落墨题署以为酬唱相和。
陈鸣远与当时的文人学士过从甚密,已具备相当文化素养,境界远非一般匠人可比。目前所见陈鸣远作品的款识,要么切壶切茶,儒雅含蓄,如前文谈到的南瓜壶款;要么简洁朴素,如1990年福建漳浦县一座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墓葬中出土的朱泥壶,款日:“丙午仲夏,鸣远仿古。”按:丙午,当为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
陈鸣远的壶艺,继承了明人的古拙高雅的造型特点,并不逊色于时大彬;同时又发展了自然写实风格,在紫砂发展史上,他以技术精湛和富有创新著称,其作品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所以深受后人称颂。长于雕塑装饰,善翻新样,塑镂兼长,技艺精湛,塑器构思之脱俗,设色之巧妙,在紫砂史上是少见的。
陈鸣远出生于紫砂世家,所制茶具、雅玩达数十种,无不精美绝伦,他还开创了壶体镌刻诗铭之风,署款以刻铭和印章并用,款式健雅,有盛唐风格。
陈鸣远与文人的密切交往与合作,给紫砂作品带来幽雅的文化内涵。清乾隆年间吴骞所著《阳羡名陶录》载"鸣远一技之能,间世特出,自百余年来,诸家传器日少,故其名尤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