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呼唤爸爸的回归

给家长打电话下通知,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爸爸接了电话,却说,孩子的事情我不清楚,问他妈妈吧。

这有些让人哭笑不得。

朋友圈里传着一篇文章——《爸爸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品》,引人深思。一些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爸爸成了缺席者。缺少了爸爸的教育的孩子,会有着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这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学校里开家长会,每次来的大多是妈妈,爸爸很少。学校组织的活动,也很少看到爸爸的身影。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爸爸教育的缺失,成了一种难以言说的痛。

可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教育,爸爸的作用是谁也替代不了的。爸爸的刚强、果断,大度、幽默,对孩子性格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爸爸往往是孩子心里的偶像,爸爸的威严,也会对孩子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孩子大多不会在爸爸面前提出一些无理要求,不会显出软弱,时间长了,孩子也会变得坚强、有主见。

可是,爸爸去哪儿了呢?

爸爸缺席的背后总能找出一堆的理由,最理直气壮的,莫过于“忙”。爸爸身上的担子确实重,为了孩子能上个好学校,为了家人的日子过得好一些,为了还上每月的贷款……

做工人的爸爸这样,做医生的爸爸这样,做教师的爸爸这样,就连做公务员的爸爸也是这样。

许多时候,不只是爸爸不知去哪里了,就连妈妈也不知去哪里了。妈妈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做,也“忙”。

孩子的家庭教育成了爷爷、奶奶或是姥姥、姥爷的事了。年龄的差异和教育背景的差异,形成了更加明显的代沟,以至于孩子说的话大人听不懂,大人说的话孩子不愿意听,孩子最终就不愿和大人交流了。也有些孩子,在老人的宠爱下,养成了娇懒放纵的习惯。

有些爸爸妈妈,自己忙于工作,又望子成龙心切,把孩子送到了寄宿学校,把教育一股脑儿地推给了学校和老师。孩子有些事情得不到家长的指导和参与,会过早地成人化,原本有的童年在快速地压缩。特别是有些学校过于地追求成绩,孩子天天处在强度极高的训练当中,心理承受有时候到了极限。孩子没有人倾诉,难免会孤僻甚至乖戾。

当然,工作忙,这不能算是爸爸缺席的理由,谁都可以站在教育的前沿对爸爸提出批评,相信没有几个爸爸有能力反驳。

电视上看到了一个栈道工爸爸,每天在悬崖上工作,非常的危险。下班时,要站在山上能收到微弱信号的石头上打电话,问问家里和孩子的情况,他的微信里面置顶的是孩子班级的家长群,他说,这样可以随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疫情中的寒假,爸爸为了孩子能更好地上网课,陪着孩子一起蹲在别人家的墙跟下。

这样的情景让人动容,这样的关注和陪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温暖的一页。

我们希望看到每一个孩子都有爸爸陪伴成长,每一个童年都没有遗憾。家庭、学校、社会,都要把爸爸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教育资源,融入到每一个日子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