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的“礼物”
某日,与阔别已久的老友在街头重逢。我笑着说他长高了许多。岁月将他脸上的五官刻画得棱角分明,高挺的鼻梁很符合当下小姑娘们的审美,颇有青春校园小说中男主角的风范。相谈甚欢的我们,仿佛回到了那段青葱岁月:偷偷在课桌底下传小纸条,彼此之间的话题怎么聊也聊不完。
交换了彼此的联系方式,我们都天真地以为,这样就可以再回到过去的时光。
好不容易,我们得以从繁忙的工作和家庭琐事中脱身,相约在那个午后。冬日的暖阳带着几分慵懒照在身上,我的心情便随着这暖意放松下来,往事就悄然涌上了心间。
读书时我们关系甚密,他告诉我心中暗恋的那个女孩子,黑发如瀑布有多美。我与他分享邻居家的大哥哥,笑容明媚耀眼如光。
我们会分享同一个耳机;课间一起讨论习题,放学了同行一段路;有时为了一道无法判断孰对孰错的习题争吵得面红耳赤,可第二天回到学校,又如同往常一样嘻嘻哈哈地打闹;玩儿成语接龙都绞尽脑汁地想赢了对方……
那段时光,承载了如此厚重的快乐,令我时时想起,不自觉地微笑。
由于他的“失手”,本该上同一所学校的我们,从此隔了一辆公交车的距离。
我们依然珍惜彼此之间的情谊,于是商量好单周由他过来我的学校,双周则是我到他的学校。每一次相见,我都满心喜悦期盼,准备了一肚子的话跟他讲。那些沿路飞快后退的风景,仿佛在印证着我有多么期待,奔向他的速度又有多快。
我清晰地记得他们学校的图书馆有多少级阶梯,他能记住我最爱吃的摊档在第几家。
后来,因着日渐增多的作业和试卷,便不再特地见面了。我们渐渐少了交谈的机会,那一封封由于忙碌而未曾寄到对方手中的信,就如同我们的情谊一般,被遗落在岁月长河,随风淡去。
到了相约地点,我们彼此对望,淡淡一笑,多了许久不见的腼腆和陌生,没了当初久处的那份自然和熟悉。聊了几句往事再无话可谈,尽管我很努力地想要向对方倾诉些什么,本就不高的声音总是被湮没在手机铃声中。他频繁地与另一端的人交谈。而当他试图告诉我他的落寞愁苦时,我竟然生出几许不耐烦,缺氧似地哈欠连天。
我们,似乎都失去了再次了解对方的好奇心。
或许是生活的重压,使我们都不再轻易说出自己心底真实的想法,又或者是情感的淡薄,使我们再也无法切身体会对方的感受。
中间相隔的数年,已然变成了一座宏大的分水岭,将两人的心意隔开。他忙于养家糊口,我困于工作生活。我们,早已不再是当年那对不吐不快的挚友心境了。
我共他,前行全是分岔。
临别时,我微笑着问:“我们再来一次成语接龙好吗?”他笑着摇了摇头,转身离去了。我愣在原地许久,那一阵风将我唤醒时,才惊觉,故人早已走远。我们的脚步都有些仓促,他要赶着回家,去给孩子读睡前故事,去陪伴他的妻。而我,却是落荒而逃。
车辆川流不息,我站在天桥上望向这座不夜城,猛地意识到,其实每个人的人生路就如同这一晚我所走过的这一段。人来人往,那么多的人与我擦肩而过,有些人与我同路,相伴走过一些时光,终究不得不挥手而别。
随着我们逐渐将对方从特别关心设置成普通好友,从朋友圈的每条点赞到后来的无暇关注,人生长河中,这段友谊的消散亦成为必然。这世间的友情,多是南辕北辙,少有殊途同归;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正如蔡康永所说,“永远不要把友情放在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上,有些朋友就是在一个阶段带给自己美好东西的人,互相享受而不要互相捆绑。”
一份友谊,从来就不是为谁停留,而是我们共同成长,彼此搀扶着前行,共同走出泥泞,共同为这荒芜岁月画下浓墨重彩的那一刻。在那个时刻,我们都是彼此的“礼物”——感谢你,老友,赠与我这份奇丽回忆。
弘原作者 | 禾青柠
广东·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