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呆若木鸡”,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实际践行者
读过《庄子》一书的朋友都知道,在《庄子·达生》篇中庄子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呆若木鸡”的故事,原文是这样描述的: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用现代白话文的意思说起来就是:
一个叫纪渻子的人专门为国王训练斗鸡,准备参加搏斗。过了十天,国王问纪渻子:鸡已经训练好了吗?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这只鸡表面看起来气势汹汹的,其实没有什麽底气。又过了十天,国王再次询问,纪渻子说还不行,因为它一看到别的鸡的影子,马上就紧张起来,说明还有好斗的心理。又过了十天,国王去问但还是不行,因为纪渻子认为这只鸡还有些目光炯炯,气势未消。这样再过了十天,纪省子终于说差不多了,它虽然偶尔还叫几声,已经有些呆头呆脑、不动声色,看上去就像木头鸡一样,说明它已经进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国王于是把这只鸡放进斗鸡场,没想到别的鸡一看到这只“呆若木鸡”的斗鸡,还没有交手就都掉头逃走。
斗鸡中的战斗鸡,是如何练成的
由此可知,“呆若木鸡”这个词,在庄子的哲学思想中,有其特定的含义。但随着文字的演变及好事之徒的牵强附会,到现在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呆得像木头雕成的鸡一样,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或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这样就完全把庄子的本义给搞反了,亦完全是我们后人望文生义,断章取义所造成的结果。其实,庄子所说“呆若木鸡”,其原意是形容一个人镇静自若,态度稳重,和“发呆”没有一点关系,和“大智若愚”倒是比较贴近。其实,“望之似木鸡”,才是斗鸡中的最高境界。
这里的呆,既不是傻气,也不是骄气与盛气,而是把精神全部收敛,专心致志地应对一切。真正的高手,都是无招胜有招、以静制动的,而还没动手就开始嗷嗷叫的,其实是在虚张声势,自己为自己壮胆而已。道家哲学中有一种很厉害的辩证法,这是老子的观点。老子认为事物是矛盾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你聪明,但是聪明到极点就是笨,你看起来很笨,但是笨到极点,就是聪明。这就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道理,更是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最典型案例。
大智若愚,呆若木鸡
然而现在,“呆若木鸡”就只剩下字面意思了,只用来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或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完全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贬义词,硬生生地将一个含义深刻的成语给玩坏了。为什么会经成发生这种“歪嘴和尚把好经念歪”的奇怪现象呢?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部分后人喜欢望文生义,不求甚解,还好为人师的求学和治学态度造成的。假如人们都能像圣人那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智慧,或者像《易经》中“错综复杂”、“十面看卦”的解卦方式去了解事物的本源,就基本上不会发生这样望文生义,而又以讹传讹的千古奇闻,因为“谣言止于智者”嘛!还以“呆若木鸡”的例子来看,假如是一个具有很高智慧或者具有《易经》逻辑思维的人来看这个故事,他就不会仅仅看到并相信“呆若木鸡”是用来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或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他会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来解析和辨别整个事物的真相和本源是什么,从而不会人云亦云地、轻易被别人蒙蔽或左右。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要不得
比如从齐宣王的角度和立场,如何看待和评价这只“木鸡”的水平和能力?从纪渻子的角度和立场,如何看待和评价这只“木鸡”的水平和能力?从“异鸡”的角度和立场,如何看待和评价这只“木鸡”的水平和能力?甚至从“木鸡”本身的角度和立场,是如何看待和评价自己的水平和能力?甚至于从不同智慧水平和观察能力的观众里面,亦能得到千差万别的结论出来,但智者会统筹兼顾,翻来覆去、综合辩证地解析和观察事物的全貌,而不是望文生义,不求甚解,只见一叶,不见泰山,这就是所谓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高手一出手,就知有没有”的道理。而其中最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和疑窦丛生的地方,就是实力尚可(不然主人也不会挑它出来应战)的“异鸡”,为什么会对一个“木鸡”不寒而栗,打个照面就望风而逃,它到底看到了什么?它在怕什么?这才是解开整个问题的关键所在。
如何解决这个关键的问题呢?我们可以日常生活中管教小孩的例子尝试着进行解读。比如作为经常为管教孩子而苦恼的家长常常会有这样一种困惑,就是发现很多孩子在家时谁都不怕,甚至打骂恐吓的手段都用上了,也不见效果,而到了学校,老师不打也不骂,就能乖乖听老师的话,不敢越雷池半步。这其实就跟“呆若木鸡”故事中“异鸡”和“木鸡”的状况类似,孩子总能在老师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中解读出他们所敬畏的威严和气势,任凭家长怎么去开导和鼓励孩子,要大胆的面对老师,与老师交流,这种震慑都始终让他们不敢放肆和妄为。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尽管家长在孩子管理上的手段很多,但若没有威严的加持,一切都是枉费心机的徒劳,甚至还会适得其反,最终被孩子变本加厉的要挟或挟持,被动而又无可奈何。
孩不畏打,奈何以打惧之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有限的惩戒手段只能起到有限的管理效果,无限的思想意识震慑,方能让其浮想联翩,长长久久地不敢越雷池半步。因此,“混沌无极”“无为而为”“对无用为”的思想就像一个摄人心魄的照妖镜,人人都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欲望和恐惧,看到自己的影子和想要成为的样子,因其内心极度的贪婪和恐惧而精神崩溃,无力招架。正如那“呆若木鸡”的斗鸡:“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异鸡为什么“无敢应者,反走矣”?正是因为他们自己内心的恐惧。其实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威严效应起了作用,而具体什么是威严和气势,大家一时半会也说不清,道不明,但它也是确确实实存在和应用的东西,这就是“太上,不知有之”的“无为”思想,所具有的巨大魅力和精妙之所在。比如在学识、能力、品质相同情况下,威严、少语、沉稳的人,往往会比大大咧咧、多语而好动的人,更容易令行禁止,攻坚克难,更容易激发团队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所以,道家“混沌无极”的“无为”思想及高级智慧,并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传说,而是一个触手可及,而又现实存在的智慧典范。比如兵法领域的“上兵伐谋”,中医领域的“上医治未病” 就是这种“混沌无极”之道和“无为而治”思想的最完美诠释。
未完待续…………
本文为《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原创内容节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章内容链接:庄子的“鲲鹏”,一举奠定了其比肩老子的全新高度 ,敬请品鉴。
其他合作事宜,请与作者联系,谢谢。
作者 | 东方既白
十年学“易”,一朝顿悟,由“易”及“老”,以“老”解“百家”,
独创《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国学研究架构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