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看似没门槛的生意往往门槛是最高的

这是饭爷的江湖发出的第36篇文章。
昨天听一个哥们讲当地餐饮市场,他是老司机,做了十几年餐饮生意了。开一号店的商场近期已经关了五六家饭店,不远处夏天才开二号店的保利广场也关了四五家餐厅和服装店。这哥们和大家感叹,最近的市场有点冷啊。
昨天的话音还在耳边呢,今天就看到麻辣诱惑资金链断裂了,大量门店关闭,还欠了供应商一屁股债。
前一段身边总有小伙伴念叨想做点啥,然后发觉他们的选择不是想做餐饮就是想做奶茶。当时就一直劝他们,不是想不开别做餐饮。
越是看起来没门槛的生意,其实门槛越高。看似没门槛,这里面考验的都是经营的软实力。外行贸然进入,死的不是一般快。
这事儿有点像炒股,有钱开个户就能炒,但是赚钱的比例只有10%,这就是典型的门槛低竞争激烈赚钱难的行业。多数人什么时候才能赚钱呢,牛市鸡犬升天的时候。
看别人做生意赚钱就觉得自己也行,这从来都是一种错觉。其实任何一个行业大家都能赚钱的时间段都是在红利期(就像股市的牛市期)。多数人看到的就是这个阶段,然后被赚钱效应吸引进来。他们根本没想到红利期之后,就是萧瑟的逆红利期,也就是从供不应求转变成供过于求的过程。
实体经济里开饭馆,跑专车,做外卖哪个都不例外的经历了这个周期。先来的人赚到钱后来的人摊薄了行业利润,最终所有的人在无差异竞争中筛选淘汰。逆红利阶段能赚钱的,一般都是行业经营能力顶尖的老司机。而这个阶段注定对多数新手来说是个极其痛苦的过程。
餐饮一直没大家想的那么好做,从统计上也能印证这一点。2017年新开了18万家饮品店,同时也关闭了18万家。2018年的数字只多不少。
现在中等规模的餐厅从开业到关店的速度快的惊人,身边遇到过3个月就完成开业到关店全套动作的,要知道当初装修都不止花了三个月。
很多人想到做生意,动不动就想开个饭馆。开口就是民以食为天,做吃的生意总不会错。其实餐馆想做好,想做盈利并没有想的那么容易。
10年前认识个大哥就告诫过这点。这大哥做加盟连锁咖啡起家,说自己唯一亏钱的行业就是去投了米粉店。因为即使是咖啡和小吃,里面的奥妙也是不同的。
2007年的时候,大哥拿着10万块钱学费去了桂林,和当地最好吃的米粉店学会了他们家的独门手艺,带着技术回到江浙,准备大干一番。
大干就要有模有样啊,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郊区投了一个米粉加工厂和中央厨房,专门学来的按照配方生产桂林当地最好吃的米粉。
第一家店开在市中心,窗明几净标准化操作,正副店长服务员一个个在当时看起来都很专业,后面准备自己再开几家直营就往外推加盟。不过遗憾的是,经营结果大大出乎他的预料,开始第一个店就是亏钱的。
为啥亏钱呢?两个原因。一个是太早开了工厂做标准化生产,店不够多的情况下,工厂运转就是亏钱的。不过他说这只是次要原因。
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路边你看到的米粉店都是小店,还是夫妻老婆店,俩人赚的是辛苦钱。每天卖米粉赚的钱扣掉房租和各种成本,其实也就比夫妻两个出去打工赚的多一点。
他的店装修投入高面积大不说,店长和服务员一请,劳动力成本一加,根本没办法和路边的米粉店竞争,更不用说还要折算早早投入的工厂和中央厨房成本。
口味上是好一点,不过十年多前谁又会为口味好那么一点点,米粉价格贵50%企业买单呢?后面这个生意自然做不下去,连工厂带市中心两个店亏了几百万,这可是十几年前。
大哥也总结了经验教训,隔行如隔山,即使是连锁咖啡和小吃店,都是完全不同的。没有历练别随便跨行,一不小心钱包就受不了。
当时我没在意,后面观察小区楼下的商业街才发现,其实饭馆是换的最快的门脸之一。很多店几个月就更新门头,新来的投资者还乐此不疲,城头变幻大王旗。
更搞笑的是,很多想开餐饮创业的人居然还想把做这个当副业。这批人大概从来没想过,因为资本限制他不可能一开始就开个大饭店,炒菜管理全雇人自己做甩手掌柜。往往手里的钱只够开个中小饭馆,多数投资人除了自己没办法做厨师,又要做采购又要做收银,还要做服务员,比上班都辛苦多了,当副业做是不是太天真了。
而且有生意也就罢了,没生意的话,天天睁眼就是各种费用。投进去装修的钱没生意也基本打了水漂,因为转让时候没人会要你的装修,也没人会为你的装修买单。
所以劝大家一句,如果不是有足够的经验或者实在想不开,想做点啥千万别做餐饮,越是看起来没门槛的生意,其实门槛越高。
对个人来说,未来最好的方向一直都会是不需要硬件投入的服务业,这个我们以前在《副业创收的误区》里早就详细讲多次了。
全文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