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腰痛不在腰,而在腹

—— 以下是正文 ——

腰椎间盘,所有腰部的问题,归根到底是腹腔血管的问题。那些认为腰痛是什么外伤及姿势不对导致小关节脱位的理论,我实在不敢苟同。很多有腰痛病的人,也没什么外伤史,也没不良姿势。到底是先脊椎病了影响到肌群影响到软组织,影响到血络甚至影响到神经,还是先有血络的问题,然后才导致软组织的问题,进而导致肌群的紊乱,最后导致脊椎的不稳。

我个人以为,很大一部分病人是先出现了腹腔血液循环异常才导致了腰部疾病,同理,很多人是先出现了胸腔及膈肌问题导致了血络障碍,才出现了颈肩周疾病的出现。

腹腔动脉在下行过程中不断有小的分支流向两侧脊椎进入肌群与软组织,同时有小的静脉回到腹部大静脉,而大部分的动脉血液是大动脉进入腹腔进入盆腔及下肢,也 就是说,如果当腹腔及盆腔或者下肢血脉不通的话,过多的血液会灌注入脊椎旁的微循环,导致脊柱附近的软组织及肌群过度充盈;而腹腔及盆腔压力高时,又出现 静脉回流不畅,这样导致脊椎旁血络出现瘀阻现象,过多的液体渗入软组织,又导致了组织液扩散作用变差,营养不能及时的输送到肌细胞,导致肌群效能下降,肌 肉出现紊乱,打破了各个肌群之间默契的平衡,继而出现肌肉力量失衡,脊椎出现往力量大的一方倾斜,最终出现各种腰椎疾病。

所以,治疗腰椎疾病的根源在于改善腹腔及盆腔血管循环情况,只有这些地方改善了,要不血管及组织才会有恢复正常可能。

而胸腔压力或者膈肌压力增高 ,又会导致颈部及肩部血液循环异常,最终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既然是这些原因导致,那颈椎病和腰部疾病往往不是单一的疾病,很多并有其他的疾病。根据临床观察发现颈椎病往往多伴有胃病,容易失眠,焦虑,容易心烦气躁,胸闷,鼻炎,咽喉炎;女性很多伴有乳腺增生,耳鸣,头痛,头晕,甲状腺等疾病。这种人,舌苔一般都比较多。

而腰椎疾病,很多往往伴有大便不爽,便秘与腹泻常交替进行,痔疮,精索静脉曲张,男性很多伴有前列腺疾病,女性很多伴有盆腔炎、月经不调等。这种人舌苔不一定多,但舌头两边多有齿印。

有人问刮痧疗法。小说几句,虽是民间疗法,有时却能解决大问题。刮痧疗法暗含集推拿点穴之长,及药物外用浸透法,虽是简简单单的刮弄几下,却如同给疾病开锁,打开各种瘀滞病症。

肩胸锁:心肺病必见此处有紫黑点或瘀疱成串

膝关锁:肝胆病膝关乃指内外侧,肝胆病日久其气血必瘀积在此处

三阴锁:三阴乃指三阴交,绝骨处,此处必须刮出瘀点疾病才见好转.肾脾病解开三把锁,脏腑才安宁。

以下四肢反应显示也必须重视:

心肺:四肢内侧上部;

泌尿生殖:四肢后下侧部;

胃肠:四肢前侧中部;

肝胆:四肢外侧中部。

刮出瘀疱或极痛之点后运用点穴法一日一次,一次点按七、八分钟,10 日一疗程。可以极为显著的增强治疗效果。

按照中医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前病后治,后病前治的原则(原左右对治法:如病在左治在右)再加一条任督有病四肢冶,上下左右肢,经穴对应治。

如坐骨神经痛.则在肩胛与臂的骨缝中刮出痛点或挤包,其痛即减!虎口痛刮太冲,手三里刮足三里,三阴交刮内关,外关刮绝骨,膝盖刮肘关节,手背刮脚背,劳宫刮涌泉,需悉心体认,不用认经识穴,不管寒热虚实理阴阳五行.而且效果绝佳。这是初为医者首先必须记住的。

由于刮推必须等瘀点,瘀包退后才能再刮推,因此每天可在最痛点点穴增强疗效.以上的这些不传之秘,是任何一本刮痧疗法所没有的,真正掌握这些秘法,才能真正达到治病的目的,否则仅能是保健而已。

疾病治疗举例

刮痧治痤疮

一、肺经蕴热

(一)症状

表现为痤疮丘疹多分布于鼻周。

(二)治法

(1)选穴 

合谷、曲池、尺泽、大椎、肺俞。放痧:委中。

(2)定位 

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肺俞: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委中: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

(3)刮拭顺序 

先刮颈部大椎,然后刮背部肺俞,再刮尺泽、曲池、合谷,最后放痧委中。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 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然后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肺俞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 拭,30次,出痧为度。

再分别刮上肢内侧尺泽穴、外侧曲池穴和手部合谷穴,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

委中放痧,针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使血 液积聚于针刺部位,或直接按揉胭中有络脉瘀血之处,经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穴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2分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二、饮食不节,脾胃受损

(一)症状

除丘疹外,常以结节囊肿为主,皮肤出油较多,治愈后常留瘢痕。

(二)治法

(1)选穴 

脾俞、丰隆、合谷、足三里、三阴交。

(2)定位 

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丰隆: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l寸,胫骨前嵴外二横指处。

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3)刮拭顺序 

先刮背部脾俞,再刮手部合谷,然后刮下肢内侧三阴交。最后刮下肢外侧足三里至丰隆。

(4)刮拭方法 

补泻兼施。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 刮痧油。先刮背部脾俞穴,宜用刮扳角部从上向下刮拭,出痧为度。再刮手部合谷穴,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

然后刮下肢内侧三阴交穴,至皮肤 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下肢外侧足三里穴至丰隆穴,用刮板角部:由上至下,应一次到位,中间不宜停顿,30次,可不出痧。

三、瘀血阻滞

(一)症状

以口周丘疹为主.兼有黯斑。

(二)治法

(1)选穴 

合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内庭、支沟。

(2)定位 

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问,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血海:屈膝,在髌骨底内侧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内庭:足背第二、第三趾间缝纹端。

支沟: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3)刮拭顺序 

先刮前臂曲池、支沟,手部合谷,再刮下肢内侧血海至三阴交,最后重刮足部内庭。

(4)刮拭方法 

补泻兼施。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 刮痧油。先刮上肢外侧曲池穴至支沟穴和手部合谷穴,由上至下,中间不宜停顿,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

再刮下肢血海至三阴交穴,遇关节部位 不可强力重刮,由上至下,中间不宜停顿,一次刮完,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足部内庭穴,用刮板角部,30次,出痧为度。

刮痧养肝三步

通畅肝经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刮痧。经常用刮痧板刮拭两肋部,从期门、章门开始,经过腹部两侧,从腿部内侧一直刮到脚背太冲、行间、大敦止。这样一条经络刮下来,对于保持肝经的通畅,气血的正常循环非常有好处。

治肝三步曲--三步解决中医肝系病症的方案

三步曲主要取后背的背俞穴和胸腹部的募穴以及肘、膝以下的本经穴(五俞穴为主)相配合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背俞穴是五脏六腑在背部的'窗口',五脏六腑的气都汇集在此。

而募穴则是脏腑之气汇集在胸腹部的腧穴;本经穴(五俞穴为主)则是采用远端取穴的原则,取每条经络肘、膝以下的穴位。三者互相配合,综合治疗各个脏腑出现的问题。

所以,治疗肝系病症用刮痧、拔罐的方法在三个部位施术就可以了。当然,这里还要强调一点就是,因为肝与胆相表里,所以中医在治肝的问题时,常常肝胆同治。

第一步:背俞穴。

肝脏之气汇集在背部的腧穴是肝俞(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分)。因为是刮痧,所以只要找到大概的位置,手掌心紧贴刮痧板,和背部皮肤呈45~90度,从上至下用合适的力度进行刮拭就可以了。

第二步:腹募穴。

以期门穴为中心在两肋部进行刮痧、拔罐(留罐)。期门穴是肝之募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同时,用中医三焦定位的方法,肝胆居两肋部,在这里刮拭,可以更好地疏通肝胆。在胸腹部进行刮痧时,要从中心往两侧刮拭,也就是一种横向刮拭法。

第三步:下肢穴。

重点刮拭太冲穴和行间穴。太冲是肝经的原穴,也是引气血下行,防治肝阳上亢的重要穴位,在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行间穴是肝经的荥穴,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荥穴是火穴,主要应用于发热病证,这两个穴结合起来对于肝气郁结引起的疾病有很好的疗效。一般来说,肝的问题,用以上三步即可解决。如果叠加有其他症状比较突出的,就可以在以上三步外加一个或几个穴位(部位),以增加效果。

刮痧治感冒

感冒,头痛、发热畏风、四肢乏力、身体困重酸麻,刮痧是治疗此病最好的办法。

1.头部按摩:点按抓捏印堂,抓眉弓,上推前额,分推前额,揉按太阳,十指梳头皮,揉按医风,拿桥弓,拉耳垂。

2.刮痧:在刮痧部位涂上刮痧油,先刮拭风府到大椎,接着刮拭风池到肩井,接下来刮拭双侧太阳经(胸椎两旁),督脉(轻手法),然后在胸背部位两边顺肋骨方向各刮2~4道到腋后线。

3.腰椎两边用刮痧板钝边刮拭(不起痧)。

4.抓筋:先在腋前抓拿胸大肌1~2下,接着用拇指按压住腋下神经处往前拨动1~3次,拨尺神经1~3次,按摩手臂,按压合谷。双侧同法。

5.有恶心呕吐者刮拭膻中穴。

刮拭结束后,让病人饮热开水一大杯(150~250ml)。

自己配制刮痧油(酊):

生姜150 葱白150 丹皮30 薄荷30 红花15 连翘30 薄荷脑3 冰片3 95%酒精1000毫升,甘油300毫升。将葱姜切碎,另4味打成粗粉,浸泡于95%酒精中7天,过滤后加入薄荷脑冰片,再加入甘油,摇匀即可,用小瓶分装使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