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原文: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释义:
(1)杞国是夏朝的后裔。
(2)宋国是殷商的后裔。
(3)征,效验,证明;验证。征为五声。——《左传·昭公元年》。
(4)文献,有关典章制度的文字资料和多闻熟悉掌故的人。文,典籍也。献,贤也。《朱子集注》。
(5)禘:音dì,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祭祀祖先的非常隆重的典礼。
(6)灌:禘礼中第一次献酒。
(7)观,谛视也——《说文》。谛视,仔细认真(看或听)。因为禘礼是非常庄重的,行礼的时候不可能让你到处看。但是也有观礼的人,他们可以听,可以看。孔子就是作为观礼的人。
(8)说,道理,学说,学问。
(9)在,存也——《说文》。
(10)与,参与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礼运·大同》。
译文: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不能够完全证明(其传承者是)杞国。殷商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不能完全证明(其传承者是)宋国。(记载礼的)典籍和(践行这些礼的)人缺少啊。如果足够,我就能证明它们了。”
孔子说:“禘礼的仪式,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意参与了。”
有人问禘礼的学问。孔子说:“不知道。知道这个学问的人对于天下,就像给你看这个一样。”说着指了指他的手掌。
祭祀(的对象)好像存在,祭祀神明的时候就好像神明在面前。孔子说:“我没有参与到祭祀中,就像没有祭祀(一样)。”
解析:
第一段的解释和一般的解释不一样。我为什么这么解释呢?如果孔子知道夏礼,商礼,那么他因何而知夏礼,商礼的呢?也只能通过文献吧。如果是通过文献,他又怎么会说文献不足呢?
所以他真正要说的是,宋国,杞国的礼虽然是前朝的传承,但是礼已经改变了。只有文献足够,我才能承认他们是真正的夏礼和商礼。
礼改变了。所以下面的禘礼孔子才不愿意参与。那么礼究竟改变了什么呢?
一,禘礼是需要践行的。所以孔子回答说不知道。不是因为他不知道流程和精神,而是这种精神需要实践,而且实践的主体是天子。孔子这个条件不具备,所以他自己说不知道。
二,要认为祭祀的对象在。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内心要有敬畏感,祭祀的时候感觉是面对真人一样,而不是形式。如果只是走一个过场,装装样子,磕头作揖一番,祭祀的作用就等于零。
这两点改变了孔子就认为礼改变了。只有这两点得到纠正礼才是真的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