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变电站电流互感器电流连片抱箍开裂失效分析 2024-06-14 01:02:49 点击下面标题,了解通知详情2020第九届电工技术前沿问题学术论坛暨第十三届中国电工装备创新与发展论坛 针对电网铁附件抱箍产生断裂失效问题,甘肃电力科学研究院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武鑫、蒋菲、晏得才,在2020年第6期《电气技术》杂志上撰文,首先通过对断口微观形貌观察,初步确定断裂起源;其次通过无损检测、化学成分分析、硬度试验、金相检验等方法对电网抱箍断裂失效进行了相关检测。结果表明,随着Zn含量的增加,其应力腐蚀敏感性增大,同时在外力作用下导致抱箍在运行使用过程中,断裂面因外形尺寸发生变化而引起局部范围内应力显著增大,形成应力集中,最终导致抱箍断裂;最后结合本次失效分析提出了相关预防措施和建议。2019年2月27日,某公司变电运检室在对330kV某变电站进行二线停电检修预试中,发现3330C相电流互感器电流连片抱箍开裂。该抱箍所属电流互感器为倒置式SF6气体绝缘型,型号为LVQB-330W2,出厂日期为2005年6月13日,于2005年12月3日带电投运。1 检验依据GB/T 1176—2013《铸造铜及铜合金》、NB/T 47013.5—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5部分:渗透检测》与JB/T 5108—2018《铸造黄铜金相检验》等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对抱箍进行宏观检查、外观尺寸测量、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和金相试验等试验分析工作,试验分析过程和结果如下。1.1 宏观检查失效抱箍的开裂部位位于抱耳中部,裂纹分别由端部沿轴向扩展汇聚而成,两条裂纹的断裂面相互平行,间距约3mm,如图1所示。由于拆卸运输过程中对断口造成了磨损或磕碰,导致图1两条裂纹汇聚终点部分样品缺失。 图1 裂纹宏观形貌1.2 结构尺寸测量对抱箍进行了相关尺寸测量,测量位置如图2所示,测量结果见表1。 图2 测量位置示意 表1 结构尺寸测量结果(mm)1.3 材质分析对试样用扫描电镜进行材质化学成分分析,图3所示为电镜点扫描位置,图4所示为扫描化学成分柱状图,表2为化学成分值。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试样中铜和铅含量均低于标准要求,锌含量为43.058%,高于标准GB/T 1176—2013《铸造铜及铜合金》中参照试样规定。 图3 扫描位置图 图4 化学成分柱状图 表2 电镜化学成分分析(质量分数%)1.4 硬度检测对抱箍开裂附近母材进行硬度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硬度试验结果(HBW)硬度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硬度值高于GB/T 1176—2013《铸造铜及铜合金》中试样硬度要求。1.5 渗透检测该裂纹断口较平齐,因开裂时间较长,断口部分淤积较多尘土,后经超声波清洗后发现大部分断口已经被氧化为黑灰色,未见明显的裂纹源,从断口新旧程度可以判断终断区,如图5所示。依据标准NB/T 47013.5—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5部分:渗透检测》对试样表面进行渗透检测,发现试样表面存在两处比较明显的裂纹,如图6所示。 图5 断口形貌 图6 渗透检测1.6 抱箍金相检验在C侧取金相纵向截面试样,在裂纹中心AB中心处取金相横向截面试样,共取2个金相试样,取样位置说明如图7所示。 图7 取样位置说明从图8、图9可以看出,主要组成相为条状、棒状的相与黑色的基体相,部分相较粗大,组织大小不均匀,说明该抱箍未进行退火处理或退火不充分。图10裂纹表现为明显的穿晶断裂,并伴有少量的沿晶裂纹,且有大量连续和非连续的二次裂纹,这些断裂形貌都是应力腐蚀开裂的基本特征。径向裂纹尖端较尖锐,呈明显的径向延伸趋势,经测量,应力腐蚀深度约为1mm。2 综合分析铅黄铜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和力学性能,但随着Zn含量的增加,其应力腐蚀敏感性增大。该抱箍中Zn含量约占总质量分数的43%,所以具有很强的应力腐蚀倾向。同时抱箍由于退火工艺不合格,导致其内部应力未消除,且受到螺栓紧固力作用,拉应力沿抱耳周向分布,在周围介质(如潮湿空气等)作用下,腐蚀将沿应力分布不均匀的晶粒及其边界进行,并在拉应力作用下导致开裂;此外,拉应力促使腐蚀介质向内部侵入,使腐蚀裂纹向纵深发展。抱箍外观尺寸表明,断裂面厚度明显低于另一侧,致使抱箍在运行使用过程中,断裂面因外形尺寸发生变化而引起局部范围内应力显著增大,形成应力集中。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直至抱箍断裂。 图8 横向试样金相检验(10×) 图9 横向试样金相检验(50×) 图10 横向试样金相检验(裂纹形貌)(50×)3 结论此次电流互感器电流连片抱箍材质并不符合标准GB/T 1176—2013《铸造铜及铜合金》要求,Zn含量偏高;抱箍硬度亦不符合标准GB/T 1176—2013《铸造铜及铜合金》要求,硬度值偏高;渗透检测发现抱箍表面存在细小微裂纹;抱箍金相检验发现组织不均匀,相偏大。由于抱箍材质中Zn含量较高,具有很强的应力腐蚀倾向,同时退火工艺不合格,导致抱箍内存在残余应力。在周围介质(如潮湿空气)等的作用下,受到螺栓紧固力的作用导致其开裂。建议对同一厂家同一批次抱箍产品在停电检修时仔细巡查,重点检查抱箍端面有无细小裂纹;为防止同类事故的发生,在日后的巡视中也应对此部位重点检查。 赞 (0) 相关推荐 案例分享:不锈钢管腐蚀开裂分析 作者:李国辉,刘洪武,等 单位: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 来源:<金属加工(热加工)>杂志 由于具有优良的耐蚀性,304不锈钢被广泛地用于要求良好综合性能(耐蚀性和成形性)的设备和机件,在化工 ... 减速机输入轴断裂失效分析 摘 要:某公司减速机输入轴发生断裂,对该断轴进行了宏观分析.室温力学性能试验.硬度试验.金相组织分析.扫描电镜(SEM)和 EDS 能谱分析等一系列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断轴的原因是轴表面没有进行有 ... 专业,行星齿轮热处理后开裂失效分析 作者:薄文丽 单位:沃德传动(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来源:<金属加工(热加工)>杂志 应用于行星齿轮减速机的38件行星齿轮,其钢材18Cr2Ni4WA由A公司和B公司两个单位供货.这38件相 ... 变电站电流互感器极性接法的探讨 来源:101电力课堂 电动汽车接触器电路设计机理及失效分析 来源:IND4汽车人 接触器 设计和选择 接触器的要求,最主要还是从GBT18384.1和GBT31498的两处来找,当碰撞发生的时候,VCU/BMS负责从安全气囊那里接受碰撞信号,来切断整个高压系统 ... 失效分析案例——挖掘机履带螺栓断裂 摘要某型号履带式液压挖掘机在装配过程中发生个别履带螺栓"掉头"现象.通过宏观形貌观察,扫描电镜形貌分析,能谱元素分析,金相组织检测,力学性能检测,化学成分检测等手段对螺栓断裂原因进 ... 失效分析 | 机械零部件缺陷与鉴别技术详解(4月27日) 导读:2021年2月,日本汽车零部件巨头曝大规模造假,约有11.4万件产品存在伪造刹车装置及其零部件的检查数据,引发网友热议和消费者信任危机.为帮助汽车零部件生产.质控与研究人员及时发现零部件缺陷,避 ... O型圈密封选择、沟槽设计及失效分析 加入下方圈子可获取高清完整版PDF,同时获取400G液压相关书籍.样本.设计及维修培训资料! 液压技术交流及资源共享 圈主:液压草根 19成员 进入圈子 一组图看懂材料失效分析 法律顾问:赵建英律师 机械零件都具有一定的功能,如传力.承受某种载荷等.当机械零件丧失它应有的功能后,则称该零件失效. 造成失效的原因有很多,如断裂.变形.表面磨损等.正确的失效分析是解决零件失效.提 ... 微电路工艺技术及失效分析 随着微电子技术领域的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实用化."轻薄短小"化,特别是军事和航空航天电子装备,对其电路组件高密度.高功能和高速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北京先锋华创科技有限公司特邀请 ... 【工艺知识】注塑制品开裂原因分析 开裂,包括制件表面丝状裂纹.微裂.顶白.开裂及因制件粘模.流道粘模而造成或创伤危机,按开裂时间分脱模开裂和应用开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加工方面:(1)加工压力过大.速度过快.充料愈多.注射 ...
针对电网铁附件抱箍产生断裂失效问题,甘肃电力科学研究院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武鑫、蒋菲、晏得才,在2020年第6期《电气技术》杂志上撰文,首先通过对断口微观形貌观察,初步确定断裂起源;其次通过无损检测、化学成分分析、硬度试验、金相检验等方法对电网抱箍断裂失效进行了相关检测。结果表明,随着Zn含量的增加,其应力腐蚀敏感性增大,同时在外力作用下导致抱箍在运行使用过程中,断裂面因外形尺寸发生变化而引起局部范围内应力显著增大,形成应力集中,最终导致抱箍断裂;最后结合本次失效分析提出了相关预防措施和建议。2019年2月27日,某公司变电运检室在对330kV某变电站进行二线停电检修预试中,发现3330C相电流互感器电流连片抱箍开裂。该抱箍所属电流互感器为倒置式SF6气体绝缘型,型号为LVQB-330W2,出厂日期为2005年6月13日,于2005年12月3日带电投运。1 检验依据GB/T 1176—2013《铸造铜及铜合金》、NB/T 47013.5—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5部分:渗透检测》与JB/T 5108—2018《铸造黄铜金相检验》等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对抱箍进行宏观检查、外观尺寸测量、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和金相试验等试验分析工作,试验分析过程和结果如下。1.1 宏观检查失效抱箍的开裂部位位于抱耳中部,裂纹分别由端部沿轴向扩展汇聚而成,两条裂纹的断裂面相互平行,间距约3mm,如图1所示。由于拆卸运输过程中对断口造成了磨损或磕碰,导致图1两条裂纹汇聚终点部分样品缺失。 图1 裂纹宏观形貌1.2 结构尺寸测量对抱箍进行了相关尺寸测量,测量位置如图2所示,测量结果见表1。 图2 测量位置示意 表1 结构尺寸测量结果(mm)1.3 材质分析对试样用扫描电镜进行材质化学成分分析,图3所示为电镜点扫描位置,图4所示为扫描化学成分柱状图,表2为化学成分值。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试样中铜和铅含量均低于标准要求,锌含量为43.058%,高于标准GB/T 1176—2013《铸造铜及铜合金》中参照试样规定。 图3 扫描位置图 图4 化学成分柱状图 表2 电镜化学成分分析(质量分数%)1.4 硬度检测对抱箍开裂附近母材进行硬度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硬度试验结果(HBW)硬度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硬度值高于GB/T 1176—2013《铸造铜及铜合金》中试样硬度要求。1.5 渗透检测该裂纹断口较平齐,因开裂时间较长,断口部分淤积较多尘土,后经超声波清洗后发现大部分断口已经被氧化为黑灰色,未见明显的裂纹源,从断口新旧程度可以判断终断区,如图5所示。依据标准NB/T 47013.5—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5部分:渗透检测》对试样表面进行渗透检测,发现试样表面存在两处比较明显的裂纹,如图6所示。 图5 断口形貌 图6 渗透检测1.6 抱箍金相检验在C侧取金相纵向截面试样,在裂纹中心AB中心处取金相横向截面试样,共取2个金相试样,取样位置说明如图7所示。 图7 取样位置说明从图8、图9可以看出,主要组成相为条状、棒状的相与黑色的基体相,部分相较粗大,组织大小不均匀,说明该抱箍未进行退火处理或退火不充分。图10裂纹表现为明显的穿晶断裂,并伴有少量的沿晶裂纹,且有大量连续和非连续的二次裂纹,这些断裂形貌都是应力腐蚀开裂的基本特征。径向裂纹尖端较尖锐,呈明显的径向延伸趋势,经测量,应力腐蚀深度约为1mm。2 综合分析铅黄铜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和力学性能,但随着Zn含量的增加,其应力腐蚀敏感性增大。该抱箍中Zn含量约占总质量分数的43%,所以具有很强的应力腐蚀倾向。同时抱箍由于退火工艺不合格,导致其内部应力未消除,且受到螺栓紧固力作用,拉应力沿抱耳周向分布,在周围介质(如潮湿空气等)作用下,腐蚀将沿应力分布不均匀的晶粒及其边界进行,并在拉应力作用下导致开裂;此外,拉应力促使腐蚀介质向内部侵入,使腐蚀裂纹向纵深发展。抱箍外观尺寸表明,断裂面厚度明显低于另一侧,致使抱箍在运行使用过程中,断裂面因外形尺寸发生变化而引起局部范围内应力显著增大,形成应力集中。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直至抱箍断裂。 图8 横向试样金相检验(10×) 图9 横向试样金相检验(50×) 图10 横向试样金相检验(裂纹形貌)(50×)3 结论此次电流互感器电流连片抱箍材质并不符合标准GB/T 1176—2013《铸造铜及铜合金》要求,Zn含量偏高;抱箍硬度亦不符合标准GB/T 1176—2013《铸造铜及铜合金》要求,硬度值偏高;渗透检测发现抱箍表面存在细小微裂纹;抱箍金相检验发现组织不均匀,相偏大。由于抱箍材质中Zn含量较高,具有很强的应力腐蚀倾向,同时退火工艺不合格,导致抱箍内存在残余应力。在周围介质(如潮湿空气)等的作用下,受到螺栓紧固力的作用导致其开裂。建议对同一厂家同一批次抱箍产品在停电检修时仔细巡查,重点检查抱箍端面有无细小裂纹;为防止同类事故的发生,在日后的巡视中也应对此部位重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