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学院商业智库:老板该不该对员工感恩?

老板对员工的感恩,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看,它是能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的,是一种绝佳的获取经济利益的工具。

1.老板感恩就是一种“生产力”

老板希望员工对自己和企业感恩,仿佛天经地义。没有我,你不可能独立谋生,你不可能养家糊口,你不可能学到本领,你不可能混出个人模人样。“感恩”一度成了很多公司的企业管理文化。

然而换位思考一下,老板自己又需不需要对员工感恩呢?

人是一种感情动物。每个员工都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得到企业的认同和尊重。我们常常讨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一个员工在你的企业与在你竞争对手的企业中做着相同的工作,所获得的酬劳也不相上下,那么,他对企业的忠诚又该来自哪里?仅仅是工资吗?恐怕这还远远不够。

严介和在谈到东西方企业的差异时说,中国的企业以人为中心,西方的企业以思想为中心;中国的企业以领袖为核心,西方的企业以团队为核心。中国的企业离开了人就停止了。成功人士只做人不做事,一流的企业家只管人不管事。

老板的地位是如此重要,甚至我们的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老板的一举一动员工都看在眼里,你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你的员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员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他的工作。

很明显,老板对员工的感恩带来的正是这样一些有利因素:员工得到企业的认同与尊重,企业收获员工对企业的归属与忠诚。另一方面,它还应该是一种在感情上的投资,而这种投资对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推动,往往是薪酬难以取代的。

所以,老板对员工的感恩,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看,它是能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的,是一种绝佳的获取经济利益的工具。

2.老板感恩应被劳资制衡机制替代

老板对员工感恩,在一定程度上其实反映了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后。

老板和员工的关系同时具有协同性和矛盾性,其协同性表现在:作为一个公司组织,共同努力赚取外部利益;其矛盾性表现在: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两者时刻处在利益分配的博弈中。这样的博弈,其成熟的表现形式应该是一种劳资制衡机制。

在中国的商业文化环境中,对忠诚于公司并有突出贡献的员工,老板多半会产生亏欠感,从而感恩。但是,这种感性的心态,在现实中却往往找不到合适的出口,一旦表达不到位,就会被误解为作秀。即使做到位,通常也只能换来员工一时感激,情绪化的奖励并不能带来员工长期的拥戴。

而在商业高度发达的美国,不管是老板对员工,还是员工对老板,彼此并不需要刻意地感恩。这种感性的感恩,已经被一些理性的、长效的劳资制衡机制替代。工会制度就是制衡机制的典型。美国工会是一个独立于其他任何组织的社会团体,它能够挺起腰杆为劳动者说话。在与资方的对话过程中,它能通过理性的博弈使劳资对称。

美国工会的财经专家既了解资方的财务状况,又熟知各个工种的市场价值,还有每年的通货膨胀率及生活指数。在与资方谈判的时候,他们将一大堆数字摆在资方面前。当然资方也不是省油的灯,谈判桌上,劳方漫天开价,资方落地还钱。最后大家都退让一点,便达成劳资协议。如果资方一意孤行使谈判破裂,工会就有可能组织罢工。当然,这是双方都不愿看到的,受损的不仅是资方,劳方也将损失稳定的收入。

对老板来说,理性的劳资制衡机制,使他们必须为员工的贡献付出较为对等的报酬。员工得到了公平的回报。这时,感恩就大可不必了。

3.感恩无用

我一直对老板和员工之间相互感恩,特别是老板该对员工感恩持怀疑态度。

首先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老板和员工的关系。员工为老板工作,通过劳动创造了价值,老板为此支付薪酬。这是一种因长期稳定而趋向于公平的“交易”,双方为什么要额外感恩呢?当然有人说老板给出的工资不等同于员工创造的价值,但这个价值不是由员工决定的,而是以社会平均价格结合公司的需要制定的。

感恩当然不是老板的任务。老板办公司,就是要通过自身的发展,为股东、员工谋求利益,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作出贡献。只有公司快速持续发展,老板才能支付较高的工资。要保证企业的安全和持续发展,在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中,员工(包括老板)忘我工作,这本身并不是老板的特殊要求,也不需要出于补偿心理而感恩。

举一个不算太恰当的例子。某老板要求员工24小时开机,员工反对:“你只付了我8小时的工资。”言下之意,8小时之外你不应要求我加班。老板回答:“但是这份工资不只养活了你8小时啊。”

再举一个例子。自杀事件频发的华为,为何还能当选2008年第六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第二名呢?很简单,给的薪酬高。

那么,老板对员工本没必要的感恩为什么成了受追捧的行为呢?比如老板在公司门口鞠躬迎接员工,为员工洗脚等。其实,这里的感恩多少有作秀的成分。员工应该明白,这恩不是白感的。老板是希望通过感恩获得员工更多认同,从而提高生产率。

总之,对老板来说,把企业办好,就是对员工最大的感恩。当然,若能为员工谋求更多的利益,那这恩情就更大了。

4.福利与感恩

松下幸之助曾说:“当员工有1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前面以身作则、发号施令;当员工有 10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中间,请求他们鼎力相助;当员工有10000人时,我只要站在员工后面运筹帷幄即可;如果员工达几万人时,我必须双手合十,以拜佛的虔诚之心来领导他们。”他认为企业家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扮演不同的角色,而重要的是要对员工有一颗感恩的心。

在通常情况下,老板的感恩可以表现为按劳付酬、论功行赏。但对有长远目标的公司来说,除了工资和分红之外,还有一些东西维系着老板与员工之间千丝万缕的共生关系。

例如,企业应向员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营造企业内部浓厚的“人情”氛围,让员工体会到老板的关爱,比如在办公室配置微波炉,设置茶水间、阅览室,发纸巾,提供午餐等。

不过有的老板却没有好好理解这一点。

一个销售经理薪水很高,公司待他也不薄,但他却对老板颇有怨言。问题出在他的业绩达标后,公司请他和他的团队吃的那顿饭上。席间,老板对他们说:“多吃点,吃完了以后好好干!”这个销售经理顿时感到自己像只被犒赏的猪。

相比之下,有的老板就很聪明,为员工在活动室设立足球桌,并特别说明“上班时间也可以玩”。老板当然知道员工们的工作量,上班时间没人有时间去玩。这既迎合了员工被尊重、甚至被奉迎的虚荣,又不会有任何损失工作效率的风险。

老板当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要表达感恩的方式对了,他将得到百倍的回报,而那些被优厚福利和待遇养起来的员工,就有可能离不开公司了。

(0)

相关推荐

  • 对于不知好歹的人不必一味退让

    对于不知好歹的人不必一味退让 在这个世界上,多数人是善良的,是懂得感激的,但是有一部分人是极度自私的,是贪得无厌的,是不知好歹的.对于这种人,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他们存在,他们始终都在那里寻找机会获利.在 ...

  • 天心学院商业智库:年终岁末最有可能被老板“干掉”的十类人

    天心学院商业智库 一.先说年底留人的招数 要过年了,工厂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特别是请假辞职的问题.每天面临员工大批量的假条或者辞呈,这是批还是不批? 看看智慧无穷的老板和管理者们在这关键时刻是怎样应付 ...

  • 天心学院商业智库:任正非,肯定“床垫文化”

    不奋斗,华为就没有出路."近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任正非在公司内刊<华为人>发表题为"天道酬勤"一文.文中,对此报道的"胡新宇事件"和之 ...

  • 天心学院商业智库:零售业之沃尔玛,爱上菜市场

    天心学院 陈飞院长 在沃尔玛的货架上,隐藏着中国人最为公开却鲜为人知的购物秘密 与沃尔玛大面积的生鲜"菜市场"相比,它的经理办公室小得可怜--1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只有两张桌子,它们 ...

  • 天心学院商业智库:世界500强里的四个“不等式 ”

    天心学院 陈飞院长 贪大求洋.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这些虽能满足一时之快,却难铸造百年强企.这些不等式,是中国企业成长过程中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也是做大做强做久必须逾越的高山. 现在国内多家媒体以及美国 ...

  • 天心学院商业智库:如何打破组织“沉默”顽症

    当个人意见与上司或同事的主张有明显分歧时,当上司的决定明显存在漏洞甚至错误时,当公司的决策需要征询不同意见时,甚至当受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待遇或评价之时,职场中人大多会选择沉默-- 在职场中的人,普遍奉行 ...

  • 天心学院商业智库:六种方法把握消费者需求

    近年来,国内市场以"渠道"为中心的营销模式,因遭遇消费者理性化程度以及零售业集中度的提高,出现了深刻的危机.许多专家大声疾呼:"最重要的事是理解消费者". 产品 ...

  • 天心学院商业智库:全营销与半营销

    天心学院 陈飞院长 在文盲遍地都是的年代,小学毕业的人就可以算是"半个秀才": 等到高等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大学生便成了知识分子的象征: 如今,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最好是海归)才会让 ...

  • 天心学院商业智库:海尔成功执行力的秘密

    天心学院 陈飞院长 海尔成功执行力的秘密到底是什么?一句话:靠海尔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打造企业执行力,让企业文化培育员工创新意识! 管理无小事,海尔就是从身边小事抓起,通过一些载体比如说内刊,企业电视 ...

  • 天心学院商业智库:向老婆学员工管理

    两个人过日子,难免因为生活习惯的不同而磕磕碰碰.于是夫妻双方往往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改变对方的习惯,以适应自己的生活方式.但遗憾的是,双方为了改造另一方而使出浑身解数筋疲力尽时,收到的效果往往微乎其微.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