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这四种表现,说明他在慢慢变自卑

作者:暖心

来源: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

朋友聚会上,遇见一个令人心疼的女孩。
她总是一个人缩在角落里,看着嬉戏打闹的伙伴们,很羡慕,却不愿意和他们玩。
妈妈问她:“你怎么都不和他们一起玩?”
她将头埋得很低:“我怕他们笑话我。”
说完下意识的摸了摸腿。
原来,小女孩小时候摔伤了腿,留下了一块很大的疤痕。
以前她穿裙子时,同伴总笑话她的“腿太丑”,后来她不爱穿裙子以后,别人又笑她“不敢穿裙子”。
每每听见这样的嘲笑声,女孩总是默默把头埋得很低,越来越不爱说话,总喜欢躲在无人的角落。
不难看出,女孩的心里是自卑的,因为一块伤疤,不敢面对别人。
自卑的孩子心里是什么感受?
大概就是:
害怕别人看到自己出丑;
走路头很低,遇人就缩到角落里;
不敢看别人的脸;
害怕别人看到自己的不好…
这样的孩子最让人心疼,因为他总感觉自己不如别人,慢慢累积悲观和失望,有别人看不见的心酸与委屈。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婴儿从刚出生开始,就是弱小无助的,他们需要完全依耐成年人,他们意识到父母力量的强大。
孩子所有的心理问题,都和父母息息相关;每个人的性格密码,早就在他的成长轨迹中慢慢显露。
尤其是孩子有这几种表现,说明他在慢慢变自卑。
喜欢与别人作比较
有一个女孩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这个女孩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曾经是高考状元,进入名牌大学,却在毕业时听说与自己同班的一个男同学去了一家外企工作,瞬间觉得被比了下去。
她就有了心理压力“我完了,为什么我会这么差劲”。
她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以至于压力越来越大,最后被精神折磨,整夜整夜的失眠,还得了严重的抑郁症。
她说:“我觉得我在他面前都不敢说话,生怕他看不起我。”
深入了解,才发现她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和别人比较”。
小时候,她成绩好,总是名列前茅,只要成绩下降一点,就会遭到父母的严厉批评:
你看看你考成什么样了,比你成绩差的人都考得比你好。
久而久之,她心里滋生了一个信念:一定要优秀,不能比别人差。
她的好胜心越来越强,只要别人比她好,她心理就非常不平衡。
人往往是因为越比较越差劲。
因为在比较中遇到比自己优秀的人,差距被显现出来时就会有一种“我很差”的自卑感。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孩子爱比较的行为背后,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同。
这样的孩子可能经历了父母的否定、贬低和打击,导致极度的缺乏自信,所以想通过“赢”的方式来获取他人的认可。
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很差,他们更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以此来获得认同感。
因此,“鼓励和欣赏”是提升孩子自信的良药。
总是说“我不行”
“妈妈,我害怕。”
“我肯定做不好,我不行。”
“我不敢去,你陪我吧…”
有没有发现,很多孩子常常把这些话挂在嘴边,其实这是孩子潜意识里在否定自己。
美国心理学教授卡萝尔·亨青格的研究表明:
与美国儿童相比,中国儿童因为自信而发生的自卑孤僻、焦虑、社交问题的比例分别高出92%、1.3%、138%。
当孩子经常说“我不行”时,他就会变得越来越自卑。
在电视剧《以家人之名》中,齐明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真的什么也做不好,我真的很容易犯错误。”
其实她长的漂亮,成绩好,还特别乖巧懂事,是别人眼中的优秀孩子。
但是她总是低着头,习惯性的弓着身子,别人一夸她,就极力的否定自己。
面对喜欢自己的男孩子时,她说:“我有什么优点,可值得喜欢的。”
明明看起来很优秀,却总显得很没有自信。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因某些原因而产生无力感,并且逐渐变得越来越不自信。
它的问题背后,父母是根源:
对孩子的要求太高、给孩子的压力太大、否定和打击的方式太多。
就像齐明月:
考试考了第二名,妈妈却因为她没有考第一名而批评她;
买衣服时,妈妈让她买了粉色,又嫌弃她没有主见;
去餐厅吃饭点菜时,妈妈都嫌弃她只会“老三样”…
当父母极力的否定孩子时,孩子就会有一种“我真的不行”的自卑感。
人最本质的渴望是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积极的语言、鼓励的措辞都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原动力。
父母千万别说“你不行”,要学会给孩子积极的暗示,才能让孩子找到自信。
过于乖巧和懂事
电视剧《我只喜欢你》中,女孩乔一懂事的让人心疼。
她看到很多同学都穿着耐克球鞋,并且都在讨论新款球鞋有多时尚时,非常羡慕。
她看了看自己脚上穿了很久的运动鞋,一直保持沉默不说话。
回到家,她小心翼翼地讨好妈妈,央求着让妈妈帮她买一双。在她的软磨硬泡下,妈妈答应她给一百块钱买打折款。
她和妈妈一起逛商场时,看见那双新款耐克球鞋价格远远超过一百块时,默默地放下,说“我不喜欢了”。
明明心里很喜欢,却要说出违心的话。
乖巧和懂事,从来不是对孩子的赞誉。
一旦孩子懂事后,他们会小心翼翼地讨好成人的世界,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好”。
他们会有这样想:
爸爸妈妈喜欢乖孩子,那我一定要变成他们喜欢的样子。
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讨好型人格”,然而过度的讨好只会让孩子自我消耗增加,会让孩子越来越自卑。
美国教育专家Micki Fine 说:讨好型人格来源于童年的创伤,即父母极少或从未给过孩子“无条件的爱”。
大部分这样的孩子是因为缺爱,而导致的心理匮乏感,讨好和顺从只是为了获取安全感。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孩子3-6岁,是安全感的生成期,这个阶段的陪伴和爱,能给足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爱,来“滋养”孩子的心灵,让他不必太懂事,才活成最真实的样子。
太过敏感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性格敏感的人活得有多累?
一位网友的回答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是的,累得不行。”
“因为当你性格敏感以后,会很容易觉察到别人的情绪和想法,变成一个懂得换位思考的人,体谅别人,为他人着想的老好人。”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是“高敏感”:
指的是孩子的感受能力特别强,所以会轻易感知身边人的情绪,只要别人露出一丝一毫的不满,就会感受到,并且陷入不安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迪丽热巴曾在一段采访中透露,自己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会经常躲在桌子底下。
她说:
我会因为别人说一句话就想很多;
如果谁把门关的声音大一点,就怀疑别人是不是不喜欢我;
别人的一个眼神,也可能会让我觉得是不是我又做错了什么。
一个太敏感的孩子,不管她外表有多坚强,内心却始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他们常常是这样的:
脆弱无助,会委曲求全,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关注别人胜过关注自己。
这样的孩子,往往是由于不被看见,才会内心缺乏安全感。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足够好的母婴关系:即既能接住孩子的情绪,又能守住与孩子之间的界限。
它最关键的两点是:带有共情的回应,和情绪过滤的容器。
所有的情感流动都是双向的,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关注,让孩子找到自我的价值;及时疏解孩子的情绪,让他感受到被关注。
幼小的心灵,都是在父母给的足够安全感中慢慢强大。
心理学上有一个“镜映效应”: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就是孩子日后对待世界的态度。
孩子的每一个不安全因素都是父母给的,才会让孩子陷入“我不被爱”的自卑感之中。
好的父母懂得全然接纳孩子,努力接住孩子的“不完美”,让孩子相信自己;
给孩子最高的赞誉,会成为他的盔甲,给他动力;
给孩子任性的权力,他便不会在意别人的目光;
用爱“滋养”孩子,才会让他一生都远离自卑的魔障。

本文首发平台: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传播萨提亚、NLP、催眠、家排、NLP教练技术、亲密关系等实用心理学,与大师相遇,让心理学快速改变你的人生,转载仅限微信公众平台,请联系授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