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临床病例: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一、病历资料

1.病史采集

  患儿,女,10个月,因"体重不增2个月"就诊。近2月患儿出现生长缓慢,体重不增,活动减少。无抽搐、晕厥,无体温上升,无呕吐、便血。7月龄前患儿纯母乳喂养,奶量可。后母亲因"急性乳腺炎"自行停止哺乳,改为人工喂养。但患儿拒绝吃奶瓶,尝试3天不成功后遂放弃。此后,患儿白天以米粉、稀饭等淀粉类食品喂养、睡前吸吮少量母乳。6月龄起逐步添加2~3勺菜水、果泥,偶进食少量蛋黄,但至今尚未添加鱼、肉、动物肝脏。维生素D

补充,400IU/d。8月龄时因"支气管肺炎"门诊静滴"头孢替安"1周、"阿奇霉素"5天,肺炎治愈;继之出现反复腹泻近2周,粪便化验基本正常,考虑"消化吸收不良",予蒙脱石散(思密达)、补液盐、益生菌等口服,腹泻控制。患病期间患儿进食明显减少。  

患儿发病以来,小便可,睡眠尚可。

患儿为G

P

,孕39周自然分娩。BW3050g。否认母孕期感染或服药史,否认围产期窒息缺氧病史。否认消化道畸形、急慢性传染病、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病史。  

生长发育史:3个月抬头稳、6个月独坐,目前能扶站片刻,无意识地发"dadamama"。1、3、4、6月龄身高别体重、头围监测均处于同性别中等水平(X~X-1SD)。

预防接种史:按时按序预防接种。

过敏史:无特殊食物药物过敏。

家族史:父母均体建。

2.体格检查

T36.3℃,P108次/min,R29次/min,Ht72.4cm,Wt6.2kg,Hc41.0cm.  精神欠佳,消瘦,贫血貌、皮下脂肪少,无水肿,皮肤松弛,弹性差,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前囟1cm×1cm,稍凹陷;头发稀少、干枯,甲床苍白,未见反甲、匙状甲;角膜无软化,睑结膜、口唇黏膜苍白,唇腭裂未见;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律齐、无杂音;腹软,腹壁皮下脂肪0.2cm,肝脏肋下2.5cm,质软,脾脏肋下未及,肠鸣音减弱。

3.实验室检查及发育测评

(1)血常规检查:WBC6.1×10

/L,N37%,LY62%,Hb83g/L。  

(2)粪常规检查:黄色稀糊便,白细胞0~1个/HP,红细胞2~3个/HP,虫卵未见,隐血试验弱阳性。

(3)血生化检查:ALT56.3IU/L,AST59IU/L,TP49g/L,ALB29g/L,前白蛋白79mg/L;BUN3.0mmol/L,Scr32.7μmol/L;血K

3.5mmol/L、Na

132mmol/L、Cl

98mmol/L;FBS3.5mmol/L。  

(4)肝筛、梅筛、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阴性。

(5)血清铁7.2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8%;红细胞游离原卟啉1.4μmol/L。

(6)血清钙2.29mmol/L,磷1.52mmol/L,ALP150IU/L。

(7)血清维生素A350μg/L,维生素E8.5mg/dl,25-羟维生素D

43ng/ml。  

(8)0~6岁发育筛查测验(DST):智力指数(MI)85,发育商(DQ)87。

二、诊治经过

(1)初步诊断: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中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2)诊治经过:奶瓶训练指导,按照热卡需求、逐步增加奶粉量、完成追赶性生长;指导辅食的添加,逐步引入鱼泥、肝泥、豆制品、碎肉;治疗初始给予一次剂量的维生素A1500μg(5000IU),并每日补充元素锌1mg满4周;从小剂量开始口服补充二价铁制剂,2d内加至足量(元素铁每天6mg/kg),治疗缺铁性贫血;血生化、电解质、血糖定期复查;患儿护理指导;1个月后再次生长发育评估。

三、病例分析

1.病史特点

(1)患儿,女,10个月,体重不增2个月。

(2)患儿生后生长发育基本正常,否认围产期窒息缺氧史。否认生后重大疾病史。近2月患儿出现生长缓慢,体重不增,活动减少。

(3)体格检查:体型消瘦,体重低,贫血貌,皮下脂肪少,皮肤弹性差,前囟凹陷,肠鸣音减弱

(4)实验室检查:Hb83g/L,结合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下降、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升高,提示缺铁性贫血、中度;血生化转氨酶等指标轻度升高,提示肝功能损害;乙肝两对半阴性可排除乙型肝炎;总蛋白与白蛋白、前白蛋白降低提示有低蛋白血症;血糖偏低、血电解质钾、钠、氯均为正常低值。

2.诊断与诊断依据

(1)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中度)诊断依据:

①患儿体重低下,参照2006年版WHO儿童生长发育标准,X-3SD≤体重/年龄<x-2sd。

②明显消瘦,腹壁皮下脂肪<0.4cm。

③患儿存在明显的喂养不当,近2个月主要以淀粉类喂养,蛋白质热量供应不足;有肺炎、反复腹泻病史,食物摄入减少、消化吸收出现障碍。

④伴有其他系统功能紊乱:肝功能损害、低蛋白血症、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诊断依据:

①贫血貌,睑结膜、口唇黏膜、甲床苍白。

②血红蛋白、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下降、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升高。

③喂养不当、未及时添加富含铁的动物性食品,铁摄入不足

3.鉴别诊断

(1)慢性感染:丢失过多蛋白质导致低蛋白血症,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治疗应着重抗感染,以及对原发病的处理。

(2)营养性贫血:缺乏铁、维生素B

及叶酸,出现营养性贫血,常常是营养不良的合并症,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应值得注意。

四、处理方案及基本原则

营养不良的治疗应从积极处理各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祛除病因、调整饮食、促进消化功能及加强护理、防止出现新的并发症这几方面入手。

(1)处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严重营养不良常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严重腹泻、自发性低血糖、各种感染、电解质紊乱及各种维生素缺乏特别是维生素A缺乏所致的眼部损害。目前,该患儿无上述情况,但血糖偏低,血电解质钾、钠、氯均为正常低值,存在轻度肝功能损害和低蛋白血症,嘱2周后复查。及时治疗并存的缺铁性贫血,治疗2周后复查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计数。

(2)祛除病因:是营养不良诊治的关键环节。该患儿存在明显的喂养不当,指导家长正确的喂养。

(3)调整饮食:强调按照病情轻重和消化能力强弱循序渐进,增加热量和蛋白质的供应。该患儿为中度营养不良,热卡供给可参考原来的饮食情况,从每日167~250kJ(40~60kcal)/kg开始,逐步少量增加;当增加能量至满足追赶生长需要时,一般可达628~711kJ(150~170kcal)/kg。待体重接近正常后,再恢复至正常生理需要量。由于营养治疗后组织修复增加,因此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量应大于每口推荐量。治疗早期给予一次剂量的维生素A1500μg(5000IU),并每日补充元素锌1mg,元素铁的补充按照治疗剂量进行。

(4)促进消化及代谢:依靠药物来帮助消化,可补充B族维生素和胃蛋白酶、胰酶等。我们为该患儿选择了锌剂(元素锌1mg/d),以提高患儿的味觉敏感度、增加食欲。

(5)加强护理:

①向家长宣教对患儿的辅食添加应由少到多、逐步增加量和品种,勿操之过急,以免引起消化不良。食后清洁口腔,预防口腔炎、鹅口疮;

②患儿皮下脂肪薄,易出现压伤,因此褥垫要软,经常为患儿翻身,骨突出部位每天多次按摩,细心保护皮肤、避免皮肤感染;

③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待病情好转后适当户外活动,促进智力、体力的恢复;

④食物、食具注意清洁卫生,以免引起感染性腹泻,加重营养不良。

五、要点和讨论

(1)营养不良的诊断线索:体重不增是营养不良最早出现的症状,继之体重下降,皮下脂肪和肌肉逐渐减少和消失,久之可引起体重不增、智力发育落后、多脏器功能障碍。

(2)营养不良的病史询问要点:出生史、喂养史、辅食添加情况、有无长期发热、急慢性传染病及慢性消耗性疾病。

(3)诊断营养不良的基本测量指标是身长和体重。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的分型和分度如表1-1所示。

(4)营养不良的治疗:强调去除病因、调整饮食、营养支持和积极治疗并发症的综合措施。

(5)营养不良时强调病情的评价与再评价。治疗过程中临床医生需多次、反复地评价患儿的病情,及时发现和治疗各种隐匿的并发症。营养不良的常见并发症:营养性贫血、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以维生素A缺乏最常见)、感染、自发性低血糖。

六、思考题

1.营养不良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2.营养不良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3.营养不良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