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行__上津,一座被淡忘的古城


旅行的意义并不在于你在沿途中看了多少风景,也不在于你是否到达了预期的目的地,而是在于你旅行中的那种心境的变化和丰富的经历......


郧西这个地方空气真好,晚上睡得很香,一觉醒来已经是7点过了,在酒店里吃了早餐出来,看见太阳居然出来了,心情自然也好了起来。

郧西县城距上津约60公里,我们9点过到达。据度娘介绍;上津地处湖北、陕西两省交界,南依汉水,北枕秦岭,素有“朝秦暮楚”之称。

上津古城距今已达1800多年,历史上曾2次置州,6次设郡,14次建县,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北文化的交汇融合地,兵家必争的战略“制高点”,水陆运输的交通枢纽,1947年上津解放时复设上关县,是湖北省现存最古老、保存最为完整的县级古城,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我们从县城驱车一路狂奔,9点过就来到了鄂西北边陲的这座正在淡出人们视线的古城。

上津古城整体呈足靴型,周长1500米,城墙高9米,上宽5米,城内辟有9条街道。上津城共开有5门:东向郧门、北接秦门、南达楚门、西通汉门,西南辟一门曰小西门,方便居民通行。

现存的上津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正德至嘉庆年间和清顺治年间分别修葺过,2005年郧西县政府再次全面对古城进行整修保护。

清代重修并不是原址修建,而是另在旧城遗址的北面重新选址建的。只借助了旧址三分之一的墙基。

1947年11月,在上津诞生了湖北第一个县级民主政权---上关县民主政府。

走在古城的小巷中,心情显得格外放松,沿着小巷一眼望去,这里没有喧闹的人群,偶尔你会发现几个老人在家门口闲坐聊天,懒懒地晒着太阳;有的时候,甚至连个行人都难以见着。这里几乎没有商业气息,人们只是安静地享受生活,过着朴素的日子,迎接每一天的到来,而你在这里,要做的只是放慢脚步,尽情的去享受古城带来的安静…...

在深秋的阳光伴随下,让我们放慢脚步,静静的去聆听古城的沧桑……

上津古城墙高度,从照片里看的确不高,但是从城东背靠山的那边看很高,原因很简单:靠近河流的一侧地势在逐年抬高,不要忘了这块是河流冲击平地,以往夹河泛滥,不但经常填平壕沟,还多次冲毁城墙,特别是西门这一侧,所以看到的西城墙感觉矮。

漫步在古城墙上,看这城墙无论是修复还是保留的遗迹修缮得非常整齐干净,依旧修旧。

从城楼上俯瞰整个上津古城,它并不大,城呈足靴形,内设九条街,意 为"立足于长治久安",整个周长约1500米,面积约8万平方米,慢慢悠悠走完一圈只要十来分钟,这里区别于"关外",显得格外安静,城内大大小小约百余住户,多为祖上保留下来的老宅,古色古香。

整个城墙上面也是有坡度和错落的,据说是便于对冲上城头的敌人居高临下进行打击。

古城墙上也有公主,一不小心就有个妹纸闯入我的镜头

细看城墙的马面结构,有方形的硬楼,无棱角的团楼,城池的军事防御体系一目了然,细节清晰。

走下城墙,重新进城

散步在唯一穿城而过的大道,两边老屋让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这样档次的老屋街道在当年可算得上非常富裕的山中之城了。

走进古城中,触摸这段明清古民居演绎的鲜活历史,恍惚间竟然不知自己身处何地,

走进古城街巷中,扑面而来的是古城遗风和凝固的历史。这里一砖一瓦、一墙一木,似乎都在诉说古镇的荣光和失意。

游走于古城内,巷道曲径通幽,青石铺就,古朴典雅,沿街门楼,房屋出檐,东西相对而建,南北连成一体。这些居民基本采用青砖、黛瓦、粉壁和马头墙的明清徽派四合院风格建造,为土、石、木框架式结构,外墙的砖雕、木雕、石雕形色各异,屋顶飞檐斗拱,细腻壮观,密密的小片盖瓦排列十分整齐。

一路走来,给我的感受是,古城虽不大,但是生活配套却比较完善,医院、学校、杂货店等,居民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应有服务,街边石雕字画艺术随处可见,最令我感到惊讶的是,满是中国元素的古城中竟藏着一个天主教堂。

这座天主教堂占地2057平方米,始建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上津镇内的天主教最初是明崇祯六年(1633年)由德籍传教士汤若望自陕西山阳县境内传入。目前镇内信教群众有1000多人。自天主教传入上津以来,共有22名中外司译坐堂传教。上津镇许刚义1954年在澳门晋为神甫,1966年在罗马获社会学博士学位。天主教有四大节:即圣诞节(12月25日):复活节(三月份);圣神降临节(四月份);圣母升天节(8月15日)。每逢节日,特别是圣诞节,这里都举行庆典活动,教民和附近居民都赶来参加。

我站在教堂门口,听到教堂里传出轻微的咏读圣经的声音,不便进入去打搅这平静中的咏读,只是惊叹宗教的力量如此之强大。

唯有精神信仰才能摈弃一切身外之物,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今天找回精神的信仰家园已成为奢侈品了。

这古城,既不显赫,也不喧嚣。古、旧是我对古城的感受,四周的房屋经岁月的冲刷已失去昔日的色彩,但正是这记忆飘荡在风中,述说着那些老去的故事。

(0)

相关推荐

  • 惠州城墙砖上的铭文

    上一期谈了惠州的古城墙和城门,这里再来谈谈惠州城墙砖上的铭文.我去过国内一些地方保存完好的古城,发现不少地方的古城墙砖上,都烙有铭文.比如南京.西安.赣州.荆州等地的古城,城墙砖上都烙有内容各异的文字 ...

  • 江西宜春发现晚唐古城墙,距今千余年,全国现存最完整唐代城墙

    据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日消息,江西宜春中心城区高士南路段在进行土方施工时发现大量城墙砖.经考古人员发掘研究,判断其为袁州南城古城墙遗址,有可能是全国现存最完整.最雄伟的唐代城墙. 宜春古称袁州,汉 ...

  • 南京2021-1 古城墙之春

    古南京城首建在长干里一代地区(今中华门南侧),称之曰越城.后在今南京市主城区的朝天宫内建冶城,用来冶炼金属,铸青铜剑等. 到了三国时期,吴国皇帝孙权在今南至长干里,北底总统府,西至汉中门东至武定门处建 ...

  • 河北张家口蔚州古城墙鼓楼

    蔚州古城墙鼓楼位于河北张家口蔚县城内鼓楼后街,鼓楼西140米,也就是蔚州城墙,位于蔚州古城的中心,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是蔚州卫指挥使周房所建,后过多次重修.清代,鼓楼被称为"文 ...

  • 沧桑的平遥古城墙下,这里是拍照打卡地!

    平遥古城:沧桑的古城墙,古城墙下的游人,这里是拍照打卡地.还有古朴街巷,充满历史感的票号.镖局.县衙.文庙. 平遥古城一座具有28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 ...

  • 原创散文:游荆州,访春秋

          文/冯小宁 对荆州最初的认识是:城墙.楚国.屈原.三国,这八个字足以撩起我对荆州古城的向往,并在己亥之年得以访之,一大乐也. 两天一夜的时间,我终于可以自由地游走在荆州古城里,寻访春秋战国 ...

  • 荆州古城和它的古城墙

    荆州古城和它的古城墙

  • 保定古城墙随想

    "你这庄严雄伟的城墙",每次路过保定城南仅存的一段城墙时,笔者总会内心涌动出<延安颂>这高亢雄浑的歌声和旋律,心想着把"延安"换做"保定& ...

  • 大同古城的夜色是那样美

    山西省大同市古代时称为平城,是北魏朝的国都,在辽.金时期,又是朝廷的陪都.作为多个朝代的重要城市,大同曾经城墙高筑,古迹众多.不过由于是夯土城墙,后来大部分都已损毁.2008年开始,依据古建专家梁思成 ...

  •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湖北郧西上津镇

    上津镇,隶属湖北省十堰市,素有"朝秦暮楚"之称,东距十堰120公里,西北距西安250公里.其有省道郧漫路.上湖路过境,316国道穿境而过. 上津叫"上州",有时 ...

  • 湖北行__夜宿郧西县城

    旅行的意义并不在于你在沿途中看了多少风景,也不在于你是否到达了预期的目的地,而是在于你旅行中的那种心境的变化和丰富的经 历...... 我们在武汉东湖边的一个快餐店匆匆吃了一顿午餐便上路向郧西赶去,郧 ...

  • 湖北行__游了一角东湖

    旅行的意义并不在于你在沿途中看了多少风景,也不在于你是否到达了预期的目的地,而是在于你旅行中的那种心境的变化和丰富的经历...... 在武汉博物馆参观时决定要去上津古城,就压缩了游东湖的时间,只游了一 ...

  • 湖北行__参观武汉博物馆

    旅行的意义并不在于你在沿途中看了多少风景,也不在于你是否到达了预期的目的地,而是在于你旅行中的那种心境的变化和丰富的经 历...... 到武汉后的第二天,准备去武汉博物馆看看,然后去游东湖. 据网上资 ...

  • 湖北行__行走在户部巷

    旅行的意义并不在于你在沿途中看了多少风景,也不在于你是否到达了预期的目的地,而是在于你旅行中的那种心境的变化和丰富的经历...... 有网友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户部巷,你就不算来过武汉.我们到达户 ...

  • 湖北行__漫步武汉街头

    旅行的意义并不在于你在沿途中看了多少风景,也不在于你是否到达了预期的目的地,而是在于你旅行中的那种心境的变化和丰富的经历...... 随州之行多多少少有点失落感,原来打算呆两天在银杏谷安安心心拍点照片 ...

  • 湖北行__直奔随州

    旅行的意义并不在于你在沿途中看了多少风景,也不在于你是否到达了预期的目的地,而是在于你旅行中的那种心境的变化和丰富的经历...... 在李新的博客里看了<生命的故乡银杏谷>那篇文章后,便有 ...

  • 影像|大美湖北——十堰红岩、上津古镇、红安渡槽

    <山乡红岩> 摄影:何勇 红岩位于十堰市竹山县擂鼓镇,由红堰.新堰.腰庄三个自然村组成,其地形地貌是一处山间盆地,四周环山底部平原.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当地的烤烟.蔬菜.水稻.油菜.香 ...

  • 他是书法史上的一座高峰,以小楷名世,没曾想其隶书也如此惊艳

    他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奇迹,也是有名的"笨小孩",11岁才会说话,十次科考不中,没曾想却成为书法史的一座高峰,而且他还是书法长寿的典范之人,90多岁依然能够写小楷,而且很多经典的传世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