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渡舟老先生:临床中我们该如何灵活运用“载药上浮”

    “载药上浮”是我们在临床为了使药物作用留在相对的病位,而常常采用的一种组方策略。
    临床中我们可能还有许多人对“载药上浮”没有非常深入的理解,或者只了解其中一种。
 

    “载药上浮”来自于《伤寒论》,反映了“经方”组方用药之巧和构思之严。
    今天,分享著名中医学家 刘渡舟 老先生对几个经方中“载药上浮”的讲解,供临床优秀中医师参考学习。
    《伤寒论》中具有“载药上浮”作用的共有六方: 三物白散、 栀子豉汤 、瓜蒂散、大陷胸丸、调胃承气汤、大柴胡汤。
    六方的治疗不尽相同,药物也有所差别,但从某种程度讲都和“载药上浮”的方法紧密相连。
    下面就从这六个经方来为大家阐述“载药上浮”。
 

    巴豆
    01 三物白散
    白散治疗“寒实结胸无热证”。由桔梗、贝母、巴豆三药成方。
    对于方义的解释,钱天来说:“寒实结于胸中,水寒伤肺,必有喘咳气逆,故以苦梗开之;贝母入肺解结;又以巴豆之辛热有毒斩关夺门之将,以破胸中之坚结”。
    他的解释,也代表了历代注家的共同观点。
    然而,柯韵伯则另具支眼,其见解出众,认定此方用“白饮”和服,是使巴豆留恋胸膈,而有甘以缓之的意义。
    柯氏注意到治上病用甘药的方法,确是难能而又可贵的。
    然而,他不从桔梗载巴豆上行去作解,反从“白饮”上作文章,似乎舍近求远,故也不能完全令人满意。
    我认为“寒实结胸”的病变在于胸膈,如用巴豆,而不用引药上行之法,则巴豆性猛,必一掠而过,不能摧尽结胸之邪。

    因此,在白散中,用了一味桔梗。
    这味药不但能协同贝母以开肺胸气结,更重要的是它能引峻攻之品,上入至高之分,使之达到攻下寒实的作用。
    关于桔梗的治疗特点,据张元素说:“桔梗清肺气,利咽喉。其色白,故为肺部引药,与甘草同行,为舟楫之剂。
    如大黄苦泄峻下之药,欲引至胸中至高之分成功,须用辛甘之剂升之,譬如铁石入江,非舟楫不能载,所以诸药有此一味,不能下沉也。”
    由此可见,三物白散中的桔梗,有一药双关之用;既开胸肺之气,又载巴豆上行,丝丝入扣,密切病机,其构思之精,值得研究。
 

    豆豉
    02 栀子豉汤
    栀子豉汤是治疗“虚烦”和懊憹不眠之方,由栀子与豆豉二药组成。
    张锡驹认为:栀子性寒,导心中之烦热以下行,豆豉熟而轻浮,引水液之上升也。”他讲的话,似乎只说对了一半,而另一半则说得欠考。
    如“豆豉熟而轻浮,”这句话说得就对,至于“引水液之上升”一语,则就值得商榷。
    何以见之呢?
    考《名医别录》认为豆豉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躁满闷”。而李时珍则说它“能升能散”。可见它没有什么“引水液上升”的功效。
    所以,豆豉在此方的作用
    第一是清太阳浮游之热,第二是轻宣上行,载栀子以清心胸烦郁
    所以仲景因证而制方,使栀豉相须以为用。它虽无舟楫之称,实有载药之实。
    这样去理解豆豉,也就庶几近之了。
 

    瓜蒂
    03 瓜蒂散
    瓜蒂散是治疗胸有寒而痞硬,与气上冲咽喉、不得息等证。方以瓜蒂、赤小豆两药组成。
    瓜蒂味苦,赤豆味酸,而成酸苦涌泄之义,使病从上越,吐而出之。
    服瓜蒂散,又必须以香豉煎浓汤送服,这是取香豉的既能载瓜蒂以上行,又可促进涌吐的实现,务以驱尽胸中之邪为目的
    后世的注家疏忽了豆豉有载药上行之实,对仲景治上之法,多略而不谈,乃是千得之一失了。
 

    大黄
    04 大陷胸丸
    大陷胸丸是治疗结胸项强拘急,而如“柔痓”状的。方用大黄、芒硝、葶苈、杏仁捣研和如弹大一丸,然后加入甘遂末。用白蜜和水煮煎,连渣带汤,一起服用。
    此方极为猛峻,如不用则水热之结不解,然若攻下太猛,又虑胸上之邪不尽。
    针对这种病情,一些注家,认为此方是“峻药缓用”之法,成无己也说它“峻治而用缓”。
    这些见解,当然也是对的。
    然细绎方义,似仍有可议之处,现补述如下:
    此方药虽峻,而用量则轻,而又用白蜜煮服,即峻药缓用之意。
    但也应看到,大陷胸丸是治结胸“项亦强”的,如果没有白蜜的缓恋硝、黄、甘遂之功,也就不能驱尽在上之邪。
    所以白蜜既能滋润项强,又能载药上浮 ,这一事实也须予以重视。
 

    芒硝
    05 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是治疗阳明燥热证的。
    燥热初结在胃,而使胃气不和,发生澹语、心烦、便秘,蒸蒸发热等证。方由大黄,炙甘草、芒硝三药组成。
    此方属于泻下之剂,因其硝黄兼用,泻下的作用是很强的。
    但是,仲景又加了一味甘草、经蜜炙之后,补中益气,以羁绊硝黄泻下之势,自是不言而喻的。
    甘草缓恋硝黄,如船载铁石入江而不沉,起到了载药上浮的作用
    所以《长沙方歌括》一言点明说“调和胃气炙甘功”。
    《卫生宝鉴》认识到调胃承气汤有泻热于上的作用,故于本方另加黄连、犀角以治阳明胃热上熏于面的“燎面”证。
    在临床治疗胃火牙痛,口臭、鼻衄、头痛等证,亦每用此方而取效。也说明了调胃承气汤有泻热于上的作用。
 

    柴胡
    06 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是治疗 少阳病 邪未解,而阳明燥热又成。其证以口苦、便秘、呕不止、心下急、疼痛拒按、郁郁微烦为主。
    此方由柴胡、黄芩、半夏、生姜、枳实、芍药、大黄、大枣等药组成。
    查其方义,用 小柴胡汤 ,减人参、甘草以外解少阴之热,加大黄、枳实、芍药等酸苦寒凉之品,以泻阳明内结之热。
    必须指出,方中的生姜,用到五两之多,(几乎超过小柴胡汤的一半)这是有其深意的。
    因为少阳病位,在于胁下,属于半表半里的病变。所以只能和解,而禁用汗、吐、下之法。
    那么,大柴胡汤,为什么又用大黄呢?
    尤在径则认为大柴胡汤是少阳病的权变之法,也是不得已之兵,故在用大黄的同时,又倍加生姜的剂量,使之协半夏以治呕,又可赖其辛散之性,引大黄而上行,又能使少阳枢机不致内折,此所谓有制之师。
    若不用此,则大黄枳实肆无忌惮,逞其泻下之能,则必先挫伤少阳,使少阳之邪非但不解,恐反随之而内陷。
    由是观之,大柴胡汤用辛开以制其苦降,虽与甘草缓恋之法不同,然绾大黄于上,不令其速下,其义则一。
    何况生姜又能助柴胡以解在外之邪,也是一药两用之法。
    总的来说,“载药上浮”之法,首先创见于《伤寒论》。从以上六方的分析,即可以证明。
 

    桔梗
    后世医家,专以桔梗为舟楫之使,因而提出了“载药上浮”的方法。殊不知“载药上浮”,有多种形式,似不拘于桔梗之一格。
    因为法以证立、方以法随,若不先解决证的所需和药的不同,而奢谈载浮之法,则不能得其要领。
    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因病机的差异,而上浮之药也是彼此不能代替的,如不建立这一思想认识,未有不动手便错的。
    例如桔梗的舟楫作用,若用于白散,则非常出色;若是挪换一下,把它用在瓜蒂散,或调胃承气汤,以及栀子豉汤,则都是格格不入的,无功效之可言,甚则还给治疗带来严重的问题。
    譬如说,调胃承气汤去掉甘草,换上桔梗,就起不到调和胃气,以泻上邪的作用。则势必引起硝、黄的峻下而使治疗走上反面。
    又如大陷胸丸用白蜜非常对证,如改用甘草,则和甘遂相反而同室操戈;
    改用桔梗则泻下必速了;若改用香豉则必走津助燥。莫道一药之差,而关系全局之变,也是不能轻视的。
    再看大柴胡汤的生姜配大黄的作用,它能使大黄之泻下不至其极;又避开少阳之禁,而使枢机畅利,此方如改用它药,不论桔梗、香豉无一能与生姜相比。
    由此可见,凡用“载药上浮”法的,不应先论药,而应先论证,务以契合病机,而又发挥多方面的作用,这才臻于上乘之境。
    读完刘渡舟老先生的文章,学习到:“载药上浮”非某味药独特的性质,在临床组方之时也不能为取“载药上浮”之意而强行加入,如桔梗等在其他方中有此意之药物。
    由此可知“载药上浮”是动态且灵活的一种组方策略,我们在临床上还需要根据病因病机及药性,选择适合的“载药上浮”之药。
    @头条小助手 声明:文章图片来源网络,侵删。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有问题可留言,觉得对您有所帮助,记得看后点击关注,后续内容更好看

转自 今日健康资讯

(0)

相关推荐

  • 经方:三物小白散(寒实结胸,实在上焦)

    三物小白散 [原文]桔梗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 贝母三分上三味,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七,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 ...

  • 潜阳封髓丹加味治疗咽炎咽痛医案案例

    潜阳封髓丹加味治疗咽炎咽痛医案案例

  • 血府逐瘀汤治膈肌痉挛

    导读:膈肌痉挛又称呃逆,俗称打呃.是指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的一种病证. [原方组成]当归9克,生地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柴胡3克,甘草6克,桔梗5 ...

  • 刘渡舟:解析伤寒里的六个载药上浮经典方

    <伤寒论>中具有"载药上浮"作用的共有六方:三物白散.栀子豉汤.瓜蒂散.大陷胸丸.调胃承气汤.大柴胡汤. 六方的治疗不尽相同,药物也有所差别,但从某种程度讲都和&quo ...

  • ​刘渡舟:解析伤寒里的六个载药上浮经典方

    <伤寒论>中具有"载药上浮"作用的共有六方:三物白散.栀子豉汤.瓜蒂散.大陷胸丸.调胃承气汤.大柴胡汤. 六方的治疗不尽相同,药物也有所差别,但从某种程度讲都和&quo ...

  • 刘渡舟老先生:这个3味药的小方,专灭三焦各种实火!

    大黄黄连泻心汤是治疗火热邪气痞结于心下而致"火热痞"的一张名方. 仲景用"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共二十余字,就把"火热痞& ...

  • 经方大师刘渡舟老先生关于火郁证治很受启发...

    经方大师刘渡舟老先生关于火郁证治很受启发,其实现代人大多有郁火,这可以和赵绍琴老先生的方法互相结合学习.[作揖][作揖][作揖] 病理: 火邪蕴郁于胸膈之上,或下至胃之上脘.火郁则气结,气火交郁发而为 ...

  • 刘渡舟老先生这个关于风湿与湿热论述会给各...

    刘渡舟老先生这个关于风湿与湿热论述会给各位启发,经方与时方的使用,其实根本不冲突,我们也不能拘泥于你是哪个学派. 以下是刘老的论述: 风湿一身尽疼,而以发热,日晡所剧者,为其特点.张仲景治疗风湿用麻黄 ...

  • 继续学习,刘渡舟老先生关于湿热痹治疗时注...

    继续学习,刘渡舟老先生关于湿热痹治疗时注意的几点,如果听进去也真的是受用一生. 治疗"湿热痹",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湿热相因为邪,纠缠不清,难以速除,应守法守方,不能操 ...

  • 中医大家刘渡舟老先生治疗失眠验案两则

    失眠指的入睡困难.睡眠中间易醒及早醒.睡眠质量低下.睡眠时间明显减少,有严重的患者还彻夜不眠等.生活中如果处于长期的失眠状态,那么就可能引起人们的心烦气躁.疲乏无力,甚至可以产生头痛.多汗.记忆力减退 ...

  • 刘渡舟教授临床应用平胃散的经验【转载】

    刘渡舟教授临床应用平胃散的经验 发表者:赵东奇 199人已读 现将刘渡舟教授临床应用平胃散的经验简介如下. 1 平胃散与大黄黄连泻心汤接轨 大黄黄连泻心汤,<伤寒论>方:大黄.黄连.(一方 ...

  • 【精讲伤寒】刘渡舟老先生: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导读 病有类似太阳病,实非太阳病,临证时不能不加以辨别.如有一种病表现为头项强痛,翕翕发热而无汗,并有小便不利,心下胀满微痛. 若辨头项强痛.翕翕发热为表不解,投以桂枝汤发汗; 或认为心下满微痛是里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