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前旭丨梦里江南
江南很远,远到她只在我梦境里花开花落。
我和江南隔着不止一座山、一条河。从北中国向南望去,翻过一座座大山,直到翻过被漫山遍野的油菜花装点成的、童话世界般的秦岭,你才能嗅着了江南的气息;从北中国一路向南,渡过一条条大河,直到站在淮河岸边,哦,河的那边才是江南。江南,于我而言她仅仅是个地理名词,真的很远、很远,因为我是生长在北方的、地道的北方人。
刻在我大脑中的关于江南的词汇是:青山秀水、黛瓦白墙、湖光山色、鱼肥米香、梅雨霏霏、草长莺飞。还有,还有就是才子佳人。说真的,每次要到江南去,心中涌出的总是这些浪漫情愫。也许吧,潜意识里就是奔着这些去的。
在江南,我在寻一条窄窄长长的雨巷。还有那、还有那撑着油纸伞的,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整个江南,她给我的意象,就是那样一个让人总也放不下的姑娘。她妩媚、清新、温婉又满怀着心事。
人有时候很有意思,总有些事会让你兴奋,总有些人会让你感动。当我看到黛瓦白墙的民舍掩映在万绿葱茏之中,倒映在湖水碧波之间,就会觉得这里好似坠落人间的仙境,是天然的水彩画卷。不由得对屋里人的生活产生某种好奇,对这里的一切感到亲切。也许是呆、也许是傻,是种说不来缘由的喜欢。可能这就是人们说的“气场”吧,可能我和江南慵常的景致有着天然的关联,彼此心心相印、气场相通吧。
在同里古镇,坐一条小船,穿过一扇扇门、一扇扇窗,在船里欣赏那古镇的古朴和闲适。掌舵的瘦瘦小小的女向导,一边摇着橹,一边讲着古镇里的故事。划过一户人家,她会说,这就我的家呢。再划过一户人家,她会说,这就是她的婆家呢。原来,这条江南的小河,串起的是一串人间的血脉,想必那女向导早已像被磁石吸住在这里,她舍不得离开这欸乃声中的生活。我还看到,停在岸边的船上,七七八八站立着的鱼鹰。它们像是在晒太阳,可那头颅偏偏高高地昂向天空,好似从它们眼前划过的我们是空气一般,一点也不值得抛过几丝的目光。向导说,只要肯花银子,它们就会给你表演怎样捕鱼。我暗里想笑又有点气恼,这些高傲的家伙,眼里只有银子啊。不过有一点,这些家伙早已脱离了自然,融入了江南悠然的生活中,沾些市侩想必也属自然。
在拙政园,我逡巡于众多叫不来名字的绿植之间,徜徉于湖光潋滟的亭台楼阁之中,不由得对这园子的精致暗暗喝彩。我不知道这园子为曹雪芹的《红楼梦》注入了多少灵感,但我知道这园子便是由湖水、由绿植、由太湖石织就的《红楼梦》。可以想像,生活在这园子里的人整天像生活在山水画卷里,又被琴棋书画所濡染,是定会从骨子里透出灵气来的。真要感谢文徵明,他一定是使出了浑身解数,用他画家的构图、文学家的意境、书法家的意念,在这里作画、作诗、写书法,“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完美诠释了园子的意境。导游也很风趣,看我们羡慕不已,就安慰说:“不要羡慕这里的主人,世上不是任何人都能享受这种生活的,他们可都是‘四有旧人’呢,有权、有钱、有文化、有时间。”笑过之后,我觉得还少了“一有”——有情趣。我在想,一定是不同的山水才造就了“帝王将相”的北方和“才子佳人”的江南。
在江南,想说的话太多,想看的景太多,想见的人也太多。如果要寻找我和江南的交集,或许也只是户口簿上的籍贯写的是永州。对,就是柳宗元写《捕蛇者说》的地方。那是我父亲的故园,我们只是在五年前回去过一次。那次,在老表的院子里我看到一棵半米粗的、笔直的香樟树,那是老表十几年前种下的。而他,种下这棵香樟树后便只身一人到了深圳。后来,我曾在深圳和老表见了一面。我想问问年过半百的他,什么时候会回去故乡呢?但我终究是忍住了的,漂泊的人总有自己的无奈吧。我有故乡,我的故乡是北方,我也从未离开过故乡。从小到大,我都是在故乡的两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我熟悉这里的山水、这里的人们,我从来没有过乡愁。可自从我离开了永州,我就变成了那棵、那棵结着愁怨的香樟树……
在江南走的多了,心里便驻了两个江南。一个是地理上的江南,她风姿绰约、缥缥缈缈,你只在其中走了走,便也走成了风景;另一个是情感上的江南,她纠纠结结、缠缠绵绵,让你觉得总有该做未做的事在那里,你的离开总也带了一丝的遗憾,在心头留下淡淡的歉疚。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江南,她在你的心头,或者葳蕤鲜活、或者霏霏雨愁、或者温婉情浓。总之,好似有什么东西轻轻地在你心里挠,痒痒酸酸的,像失去了魂魄般的空寂。
江南很近、很近,近到她总要到我梦境里盘桓、流连……
作 者 简 介
李前旭,微信名淡然,男,湖南籍太原人,1967年出生。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供职于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格力-TOSOT杯《美文共享》原创美文大奖赛一等奖;2017年玉润时光·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三等奖。新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在岁月长河中捡拾生活的点点滴滴,焙成文字感动自己。
郑 重 提 示
企鹅号、百家号、美篇、博客、QQ空间、简书等网络媒体发过的文章,不要再投稿给新媒体《行参菩提》。如果愿意继续投稿新媒体《行参菩提》,请先删除,后投稿。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