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朝拜帕嘎山/杨辉麟

在娘蒲乡弃车骑马,3个小时后便到了帕嘎寺。只见一排排经筒金光闪闪,一幅幅经幡随风招展,一群群身穿袈裟的僧人,手摇转经筒口中念念有词,好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由于有生人来访,偶尔从寺院深处传来几声狗叫,向古寺探幽者发出警告,也给这幽雅寂静的古寺平添了几分生气。

这里海拔5000多米。帕嘎寺原系拉萨甘丹寺管辖,传说寺内有两座灵塔,其中一座灵塔内存放有檀香木棺木,内放有甘丹寺第一代活佛宗喀巴的帽、衣、鞋、袜……据住持喇嘛多吉仁增介绍,帕嘎寺大约建于五世达赖喇嘛时期,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内供有大小菩萨一千多尊,经堂3个,僧侣40多人,喇嘛4人。寺庙虽然山高路险,但见朝佛之人络绎不绝,甚是兴旺。

帕嘎寺后的帕嘎山在贡布地区声名颇响,山的形状似多吉帕姆女神。地处寺左侧半山腰处的“多吉帕姆肚脐洞”更是灵性不凡,被誉为“神洞”,吸引着万千信徒来此朝拜。我们一行人像壁虎一样手脚并用,跨过天桥来到肚脐洞。因神洞位于岩石凸面,故有“多吉帕姆肚脐眼”之说。只见洞口有两座嘛呢堆,上面摆满了信徒们从各地带来的刻有六字真言的牛头羊角,经幡迎风作响,充满了神圣的气息。洞口石壁上有一清晰可见的足迹,据说那是莲花生大师用来压制巨蝎的法石。

洞内一片漆黑,借着微弱的手电筒光,多吉仁增喇嘛不断指给我们看仿佛人身构造形状的石块,什么心、肝、脉、血管……可我什么也看不清什么形状也看不出。洞内一侧悬挂一条铁链,我们攀链而过,路到了尽头,洞仍向上方延伸着。喇嘛告诉我们,现在此地是咽喉。只见洞顶部有一口“天窗”,阳光折射到洞内,可听到水声风声……洞壁呈圆形,壁面光滑,绘有圣兽、佛像等图案,还有一些无人能读懂的文字书写其上。从构造上看,肚脐洞实际上是一个大洞套小洞,小洞中又有大洞的溶洞。洞的下方称“多吉帕姆嘴巴”。

在多吉帕姆肚脐洞下面有两泉甚是奇特。一泉为“多吉帕姆撒尿泉”,一听名字就够神秘。在岩壁凹处呈线形水洞,泉涌不息,洞的周围附生苔藓植物厚达数公分,形状似女性阴部,俗称“多吉帕姆撒尿泉”。泉水微温,洗手后甚滑。泉水处岩石微白,左侧岩壁上经纹密布,条理清晰,酷似藏经书。另一泉叫“间歇喷泉”。在多吉帕姆撒尿泉之下30米处有一石洞,飞泉喷出数米之远,昼夜喷歇6次,四季不枯不冻,喷歇时间每4小时一次,很有规律,故名“间歇喷泉”。据多吉仁增喇嘛介绍,此泉又叫“帕嘎神泉”。因在喷泉之前,总有一只雄鹰飞出,在此上空盘旋数圈后,泉水哗然而出;歇泉之时,神鹰再次飞入洞中,久而复始,故名“神鹰”。在泉池下方设有水力转经台3座。

在帕嘎寺下面的山坡上,便是帕嘎天葬台。天葬台四周有飘动的经幡。山崖上停着无数只巨鹰。我们走近时,鹰群轰然腾飞,在空中盘旋。多吉仁增喇嘛指着地上一个血红的头骨说:“这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今天早上刚天葬完。”地上有死者的衣袍,一块巨大的岩石是天葬师切割尸身的地方。腥气浓重,气氛阴森。在岩石的石缝中还残留着许多红色的骨肉渣,草地上四处散落着肉渣骨头块,还有飞鹰的羽翎。怪不得刚才守候在天葬台山崖的鹰群如此之多。多吉仁增喇嘛告诉我们,天葬师分尸喂鹰时,亲人相伴在旁没有悲声。帕嘎人看来,死是现实世间一种生命的结束,而尸身喂鹰则是做了最后一件善事,灵魂被神鹰携带上天,这时的死又以一种新的方式得到再生。轮回即是如此,或做贵人贱人或做牛马猪狗……

帕嘎山具有神性的地方太多了。多吉仁增喇嘛告诉我们,距寺院40公里有3个大小不等的湖泊,面积为100亩、50亩、3亩,湖面颜色显蓝、青、白3色,故称“姐妹湖”。据说,其湖面可见“海市蜃楼”……

晚上,我们住宿帕嘎寺。

次日,我们来到了距寺院24公里的加兴沟。加兴沟以“水帘洞瀑布”闻名遐迩。瀑布高25米,洞内幽深曲折,洞外古藤垂吊,洞上苔藓披挂,洞窗上挂着3条洁白的水帘。那大小不等的3条“哈达”像一朵朵娇小玲珑的玉色牡丹点缀在林间,如花,比花更娇妍;似玉,比玉更晶莹;像丝,比丝更柔软;若银,比银更璀璨。更可观的是那瀑布与奇花异草相伴和山果松柏相依,远远望去,仿佛仙女们织就的一幅耀眼夺目的锦缎,使人坠入富有神奇色彩的梦境之中。据陪同我们的娘蒲乡文书介绍,每当日薄西山,水帘洞瀑布彩虹缭绕云蒸霞蔚,帕嘎山上绯红一片迷离变幻,这便是著名的“水帘洞瀑布观日落”,这种天然奇观,恐怕在别处是见不到的。此外,这里还有一个间歇泉。据说,每年藏历五月十五日出水,间歇时间不固定……

之后,我们又到了距娘蒲乡8公里的布如沟。布如沟有一个温泉群,景色神奇迷人。上泉名叫“尼姑泉”,海拔4200米,泉水翻冒于石台之上,顺上台流下台,层层相叠,热气腾腾雾气缭绕;下层台面平展有沿,有蓄水为盆之妙用,据说常有尼姑在此担水饮用或沐浴净身。中泉名叫“喇嘛泉”,一口大于床形的长方形泉池,能容两人沐浴,泉水清澈见底,水深2尺,堪称天然盆浴池;池外侧有一块片状巨石作屏,屏口可供沐浴人进出,真是妙趣横生,据说常有喇嘛在此沐浴。下泉名叫“布如泉”,泉水从岩石中渗出,岩壁部凹凸不平;其中有一碗大洞口,口边生着一树四季常绿,洞口常年白雾缭绕,此洞与布如泉相通,附耳侧听丁东之声不绝,故名“听泉洞”。此泉为帕嘎人沐浴池,常有群众来此沐浴治病,难怪帕嘎的姑娘美,面如三月的桃花红白细嫩,健康丰腴,是清甜、温暖的布如泉水滋养了她们……

朝拜帕嘎山后,我们继续沿着尼洋河东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帕嘎山的自然风景,圣寺圣物,是今后开发帕嘎山旅游的根本要素,如果旅游宣传、交通住宿、接待服务以及修建朝拜路等条件一旦成熟,帕嘎山必定成为有利于西藏经济建设的一块宝地是毋庸置疑的。

作 者 简 介

杨辉麟,藏族名玛米多杰(ma-mi-rdo-rje)。西藏军旅作家。西藏作家协会会员、东方文学创作学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特邀创作员。著有《西藏东南角》等拙书17部,有作品被收入《西藏军旅文学选粹》等多种文集。





玉润时光·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目录

玉润时光·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征稿启事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带着美好心情,走进春天/苗欣蕊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脊梁/罗捷媚

(0)

相关推荐

  • 大美川西之旅

    大美川西之旅 落尘 川西康巴西藏,色达神秘的天葬,宏伟的佛学院.稻城美丽的香格里拉,梦绕千回,今天终于踏上这寻梦之旅.大美川西我来了! D1,9月17日小雨,7:40从天府之国蓉城成都出发,途径都江堰 ...

  • 川西---居里寺

    每天踏上一段新的旅程,都充满了无限期待与激动,每次收获的美景,总是不时的从记忆深处跃然闪现,每到一个向往中的地域,都会得到各种意外的惊喜,而每次这样的心灵之旅,都像被充了电似的精神焕发.   下午我们 ...

  • 王俊义|直孔提寺天葬台

    拉萨墨竹工卡县门巴乡,有直孔梯寺. 直孔梯寺,有世界上第二大天葬台. 第一个天葬台在印度,叫斯白天葬台. 直孔提寺缘山而建,寺的上面,是湛蓝的天空.方圆几百里的人去世,就在这儿举行天葬. 我是下午去的 ...

  • 徒步虎爪山,赏双泉溪流,观鹰子洞瀑布

    时间:2021年4月18日 地址:京山市虎爪山双泉溪 领队 :大唐森林.郑导 收队 :德哥 参加人员 :京山户外运动协会队员 摄影 :彩云满天.安安.一只贝壳 随着时光的流逝,春已去,夏初长.难忘四月 ...

  • 尔看:鄂托克草原喇嘛洞之石窟之蝇

    石窟在公路边.近处,远处,不是沙漠,就是草场.绿,很少,只有荒凉,杳无人迹. 很奇怪.这地方就有一个石窟.从公路边往石窟走,就有一个自然形成的峡谷.甚至还有一个小湖泊.湖泊的边上,紧紧挨着的就是石窟.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常回家看看/杨发胜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福,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家乡的红芋/叶辉

    淮河岸边一个名叫大胡庄的小村庄,那就是我的家乡. 家乡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和红芋. 小麦玉米高粱交完公粮后,所剩无几,家家户户平常很难吃到.红芋不要交公粮,且产量高,又好储藏,理所当然成了我们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五月话海棠/杨浩放

    我向来喜欢海棠花,所以在阳台上摆着好几盆四季海棠.在我的意识里,她是那么高贵典雅,那种氤氲着的灵动的美,令人怦然心动. 海棠花有好几个品种,分为西府海棠.垂丝海棠.贴梗海棠.四季海棠等,其中西府海棠是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邂逅银瓶山/全红莲

    苏东坡来过,说罗浮不能与银瓶山相媲美. 千真万确,有诗留世: 银瓶山水天下流,风景美丽醉东坡. 东坡攀登银瓶山,赞叹风景胜罗浮. 大诗人的这首七绝给银瓶山增色不少.遥想当年的苏东坡,游历天下,所见山水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在一些不眠的夜晚/韦汉权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在一些不眠的夜晚/韦汉权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春满思源/刘景常

    美丽的思源,花事正浓,行政楼后面樱花大道两旁的樱花树枝干壮实.排列整齐,大朵大朵白色的樱花早已挂满了枝头.就连前一阵子长出绿油油小叶片的海棠也开得像一团锦绣一样,一片灿烂.学校医务室西侧金黄色的麻叶绣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在路上,爱在杭瑞线之间/董金官

    那年初夏,没有太多行囊,只有一个黑色的单警装备包.里面装载着我的十七年寒窗,父母佝偻的背影,还有往后那一身藏青色戎装的责任.我记不清自己是如何把它从那辆大巴车的储物仓,挪到警校培训学员的宿舍,只记得自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道口街的老澡堂/马双喜

    豫北名镇道口镇,在历史上曾被冠于"小天津"之称的美誉.这是因为晚清光绪年间,道清(道口至清化)铁路.卫河水路和土路(道口至濮阳.清丰.长垣.内黄等地)相交于此,因此道口成为豫北重要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荆条/梁丽平

    牡荆,是书本上的学名,在民间叫荆条,是马鞭草科落叶灌木,其叶对生,幼枝.新叶为绿色,花成串,生于当年生枝条末端,淡紫色,花期6至7月,荆花最亦酿花蜜,在中国北方地区广为分布,常生于荒坡山地阳坡之上,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