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渠丨麻花,家乡的名片

麻花,全国皆有,而我家乡的麻花,除了它的香,酥,脆外,确还有着非同寻常的标签。

话说清朝末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宫中官员及眷属逃往西安,途经陕州,当地官员为设宴招待慈禧太后,命人献上当地的小吃,大营麻花。当时端盘子的是一位十五六岁的农村Y头,进入行宫,本来就胆颤心惊,快到慈禧面前时,又被太监李莲英一声吆喝“不许抬头”,结果实实吓了一跳,手一哆嗦,端的盘子便摔落在地,把一旁的州官吓的赶紧跪在地上磕头求饶。再看地上的麻花,被摔得渣渣碎,而碎的是那样的匀称,不大不小,不长不短,节节都像拇指肚大小,太后一见,反而高兴起来,直夸这麻花炸的好,有功夫。州官赶忙让人又上一盘,太后吃的高兴,走时还命人装了几大食盒,以备在路上食用。

话说到了一九五八年,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和彭德怀元帅,还有习仲勋几位中央领导人,到黄河视察三门峡大坝,随后转而来到我们大营村,因为我们村的支部书记陈启生当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进京参加了劳模会,还被邀请到总理家中做客,共进晚餐。而总理这次能在百忙中来看我们的书记和广大社员,这可真是我们村的无限荣幸!

总理一行人到村后,先到棉花地里看看丰收在望的棉花,又到村南正在修建的水库工地视察一遍,并亲自给水库题名“胜利水库”。然后到村里社员家中看看。到了午饭时间,总理和大家一同来到村委办公室,社员们拿出自家炸的麻花让总理品尝,总理拿着黄澄澄的麻花,轻轻咬了一口,那个香,那个酥,那个脆,入口及化,总理连忙对随行的几位领导人说:“你们快尝尝,这样的麻花,就是没有牙的老人都能吃。”这就是敬爱的总理对我家乡的麻花的评价。

转眼到了八十年代,党的十一届三中胜利召开,农民再也不在土里刨食,发展起多种经营致富,我们村就把炸麻花这一种传统食品作为主打产品发展。当时,村里有位叫刘和平的年轻人,极具商业眼光,他三上北京,为村里的麻花产品注册了“大营”牌商标,又集中了村里的能工巧匠和老作坊艺人,炸出了重达八十八斤的大麻花,成功申请了世界吉尼斯纪录,并登上了中央电视台。从这以后,村里的麻花产品就像长了翅膀,飞向全国各地。尤其每到春节前后,村里的路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有的是商家来进货,有的是自已买来做为礼品送给亲朋好友。你看那个热闹劲,就像天天上大会。

最近,这淘宝也进驻到村里,人们这销售就更方便了,连家门都不出,一个电话,物流的车子就到门前。你说,现在的农民愁啥!

还有家乡的地坑院,每天招来无数的游客,大家一边欣赏着地坑院的神奇,一边品尝着酥,香,脆的麻花,那个美,那个爽,那个高兴劲真是没法说!

朋友,来吧,来我的家乡,不仅有神奇的地坑院,美丽的白天鹅,还有这又香!又酥!又脆的大营麻花等着你呐!

作 者 简 介

刘伯渠,河南三门峡陕州区大营村农民。喜欢用文字来赞美家乡的山山水水,还有那淳朴善良的家乡人。



(0)

相关推荐

  • 5旬农民炸麻花创世界纪录,盖万平7层大楼,儿子嫌累不愿接手,

    在河南三门峡陕州区,有一名50多岁的农村男子,靠着祖传的技艺和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一根小小的麻花,不但开起了专业店铺,让自己发了家致了富,花2000多万在城里盖起了一栋7层大楼,还让当地的麻花成为知名品 ...

  • 家乡的记忆

    在阅读文章之前,请欣赏音乐.带给你不一样的心情. 人生有二者殊难遇,一曰伯乐 ,一曰知己.红尘万丈,于千万人中亦难得一二.昨天的文章在家乡引起了很大的共鸣,好多人关注公众号并点赞,这是我意想不到的,在 ...

  • 好一个“当代小人参”

    点击"成安文学",关注作家动态,欣赏更多佳作(2021年第四十五期) 好一个"当代小人参" 胡贺宇 2021.6.25 好一个"当代小人参" ...

  • 我的家乡小店

    故乡故事 我的家乡小店 文/孙俊如 我的家乡小店村,是隶属于大营镇的一个自然村,位于大营镇正东大约四公里处,在繁峙县境内算是一个相对平坦的村子,是大营川重要的组成部分,村南一两公里就是绵延起伏的憨山山 ...

  • 吃人的安平

    我愈发对安平越来越恐怖了! 我刚刚离开家乡一年多的时间,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现在的社会还是村里,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城市里的人绝大多数是陌生的,就是有限的几个打交道的人,也是风花雪月般的关 ...

  • 回一趟老家大营子

    聆听家乡故事! 2018年10月3日,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我和我妻子乘车回到老家--大营子.回老家的感觉很舒服.我感觉是那么开心.亲切.温馨! 在商都县城通往大黑沙土镇的路上,看到这个标志牌,我的老家 ...

  • 刘伯渠丨家乡的风

    我的家乡在豫西,和陕西省交界,是河南省的边陲.这里大部分是丘陵,群山起伏,连绵不断. 我记得在我小时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日子过的是相当苦,常年是吃不饱,穿不暖.特别是冬天,日子就更难熬了.因为这里不 ...

  • 刘伯渠丨老张家的喜事

    前天,老同学老张打了个电话,说后天在家里请客,让我和老伴十点钟到他家.接完电话,我就纳闷了,这老张有啥事了要请客,左思右想,也想不出个道道,是呀,老张这几年也没啥大事,父母去世好几年了,培养个孩子在美 ...

  • 刘伯渠丨海边观日出

    在三亚有一种特别美的享受,就是去海边看日出. 在天气晴朗的日子,约上三五好友,大家一块步行到海边去看日出.清晨,天还未亮,大伙便聚在小区门口,一同向海边出发,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四,五公里的路程不知不 ...

  • 刘伯渠 丨老并快乐着

    在三亚国家黄金海岸线上有一座美丽的小区,它就是海棠湾六和悦城.小区里生活着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快乐的老人,他们大都七八十岁,六十来岁的就是小字辈. 每天清晨,当太阳从海水里钻出,像一个红彤彤的火球,把海 ...

  • 刘伯渠丨教师家族、五代百年

    (作家四世同堂大家庭) 尊师重教而闻名于世界的民族,伟大的中华文化是博大精深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兼收并蓄的优秀文化,而教师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方面起着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为此唐代韩愈总结说过:" ...

  • 刘伯渠丨火红的木棉花

    在三亚,有一种高大挺拔的大树叫木棉,別名英雄树.相传多年以前,在五指山下有一座黎族山寨,经常受到外来强盗袭扰,民不聊生,惶惶不可终日.这时有一个叫吉贝的汉子就把寨里的后生组织起来,保卫山寨.在一次战斗 ...

  • 刘伯渠丨读父亲的《父亲》

    时光荏苒,父亲已去世多年,每每翻开父亲的<落红集>,父亲伏案疾书的影子便会出现在眼前.父亲是一位教师,毕业于天津师院,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字功底,曾参与我县县誌的编篡,被评为全国百名语文骨干老 ...

  • 刘伯渠丨圆梦

    2017年,对于我这个和黄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汉来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在这一年里有两件大事,它不仅圆了我的梦,且圆了几辈人的梦.      前些时候,老二儿子告诉我,咱们的光伏电站终于建成,现在 ...

  • 刘伯渠丨架子车

    说起 架子车,这个对生活在农村的人并不陌生,它曾经是农民的重要劳动工具,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它拉过了艰辛,也拉出了幸福,从它的诞生,从无到有,从兴到衰,继而渐斩被时代的车轮淘汰了,从它的发展过程,折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