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育儿“三字经”

什么样子的妈妈是个合格妈妈?是那种孩子病了,整天抱着去医院打点滴,顾不上自己喝一口水、吃一口饭,眼巴巴盼着自己的宝贝儿快些好起来的妈妈么?

当然不是,这样的妈妈一定是育儿考试不及格的母亲,才会如此遭到心灵和肉体的惩罚,要知道孩子每一次生病的痛苦,都是抽在母亲心上的鞭子啊!

没有育儿经验的妈妈,往往让孩子跟着自己的无知遭很多罪。如果能有人告诉她们:“只要做到眼尖、手勤,就可以让孩子少生病,少遭罪”,那么绝大多数妈妈会高高兴兴地去做,不会偷懒。

我很幸运,在我的女儿刚呱呱落地之时,家里来了一个中医儿科专家朋友看望我和孩子。她教了我受用颇多的“育儿三字真经”,我回忆起来,加上个人经验总结如下:

第一、要防“火”

作为孩子的母亲,防“火 ”意识要强,发现火苗,及时熄灭,避免后患。

这里的“火”,指的就是小孩子容易上的内火。老百姓常说:“小孩子就怕有火,有火才会生病。”儿童属“纯阳之体”,生命力旺,新陈代谢,生长发育迅速,容易出现阴阳失衡,阳盛火旺即“上火”的现象。而“上火”现象不仅容易发生在干燥的秋冬季,每逢换季或者炎热的夏季也是宝宝“上火”的高发期,因此这几个节骨眼儿,孩子也最能折腾家长。

要是能保证孩子体内没有火,基本上,当爹妈的也不会经常火急火燎地抱着孩子上医院了!

火,一般不是一下子着起来的,孩子的内火也不是一下子就积成病的,一般都有征兆可以发觉。

那个老中医教我:每天给孩子洗澡时或哄睡觉前注意观察孩子的几个关键地方:

1、肛门:小孩子的肛门正常时是粉红色的,肠内有热时,就会呈现红色,颜色越深,说明体内火越大。

一旦发现是红色,就要给孩子吃些祛火的蔬菜或水果,比如西红柿、白菜芯、甘蔗汁、或是喝点淡竹叶水、淡藤茶什么的。

一般用梨丝、白萝卜丝、藕丝滴上蜂蜜,沁出汁来给孩子吃了、喝了就很管用了。总之,一定是孩子喜欢的,能接受的,但不要太寒性的食物。

这时,一定记住不要让孩子吃的过饱,尤其是热量高的食物,尽量不吃,快餐更是要绝对禁止。

2、眼角:如果眼角有眼屎出现,说明孩子有肝火了,这时的孩子往往容易发脾气,不听话。可以给孩子用生的嫩芹菜抹上花生酱和白糖吃,也可以榨些芹菜汁,煮粥喝。

3、舌头:小孩子的舌头、舌边若是发红,说明有心火了。

这时的孩子通常白天爱口渴,晚上爱折腾,睡不好觉。

祛心火的食物有很多,比如:赶上夏天,可以买鲜莲子,剥了直接给孩子吃。还有茭白和茄子,最好素炒、蒸,不要多用油。

4、嘴角:仔细观察,有些孩子经常口角有“白茬儿”,是口干引起的,说明有了脾火。

可以寻来柿饼上的柿霜给孩子冲水,或是买来杨桃,给孩子吃。

要是口舌生疮、舌苔发黄,厚腻,那就赶紧给孩子吃点至保定之类的小中药,赶快把火灭了,否则,孩子很快就会给你颜色看看。

5、大便:每次孩子大便时,家长都应观察孩子,是否便得轻松,顺利,孩子表情如何。如果孩子很痛苦,很费力才便出来,大便又不是软黄便,同时还有口臭,那就是有胃火了。

尽量给孩子空空胃,少吃点,喝点小米粥、百合粥,荸荠煮水或榨汁,都可以除胃火。

6、手心:经常牵着孩子小手时,就摸摸孩子手心儿,如果是凉凉的,潮潮的,那就放心了。如果是干热干热的,晚上还出汗,那就是有虚火了。这样的孩子,体质弱,还不能用寒性大的食物,伤着了,反而更难办。

给他捏捏积,搓搓脚心,是个不错的办法。一般七八岁以内的孩子,是不需要用药的,只需小儿推拿就可解决问题。

第二,防“蔫 ”

小孩子发烧感冒或生病之前,都有先兆,一般及时处理,多喝点热水,盖上被子,平躺休息,就会转危为安,或是减轻症状。

像霜打了的花一样,耷拉了,不爱说话了,或是莫名的烦躁不安,耍赖,都是身体不适的语言。这些小孩子不会表达,可是大人得从他们的身体语言里看出来。

还有,判断孩子发烧是因为玩大发了,还是真的生病了,也可以从是否“蔫了”来判断,要是没事儿,孩子不难受,他就该玩玩,该吃吃,没个不高兴的。这个尺子,来判断幼儿急疹,最有效。

第三,防“旱”

都说孩子水灵灵的,惹人喜爱,那还真是的,因为孩子含水比成人多,大约75%都是水!而且孩子体积总量小,要是缺一点儿水,也是不小的百分比了。所以,一般孩子生病,缺水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说,孩子在该喝水的时候,没有及时喝上水。

一般早晨起来,孩子要喝些温水,喝点稀的,上午还要吃水果,白天出去玩,也要随身带着水,最多隔半个小时就要喝一次水。晚上睡前不敢多喝水,小孩子膀胱小,喝多水就睡不好觉了。但是睡前一个小时要喝水,这样可以把下焦的“毒素”在睡前大部排出去。

“不要等渴了再去喝水”,这是妈妈从孩子小时候就要教给孩子的喝水原则,会让他受用一辈子!因为身体有了足够的水,才能正常运转,不会出毛病。

我牢牢记住这老中医的“三字经”,眼尖加手勤,孩子从此也很好带,不爱生病。

这里,还要介绍我在做加拿大移民医生时,碰到的一个新疆康复科女医生传授我的经验:经常给孩子做按摩,不仅长个儿而且不爱生病。她告诉我的几个关键部位是:

十个手指的侧面、手心、脚心:经常搓搓,可以祛火。

膝关节两侧:促进血液循环,关节软骨养分供给,健脾。

从头顶正中到尾椎骨末端:这是膀胱经走行之处,促进智力发育。

后来,我按照她的方法做,很有成效,而且我自己还总结出一个经验:

每次孩子临睡,把你的手搭在孩子脑后,从大椎一直往下摸,如果发现哪一处温度比别处高,比如肺俞高,对应的是肺,那么孩子肺内有热,就要想办法把肺火祛了;看看是不是大便干了,要是干,就得泻泻,吃点百合粥,凉拌莴笋丝,或是空腹喝点香油冰糖水也行。

要是膀胱俞温度高,就要多喝水,可以适当煮点鱼腥草或是蒲公英,把湿热通过尿给排出去。

“要想让孩子少遭罪,当妈的得多受累。”想想看,是不是这个理儿?

但是,话说回来,就是我上面说的这点累,应该还是比伺候发烧生病的孩子要轻松多了,至少你在做我教你的这几点时,心情是愉悦的,不仅防病,还能与孩子增进亲子之情。而且,哪个当妈的即使再能吃苦受累,也不愿意遭那个看着孩子受苦,自己心灵倍受煎熬与折磨的罪啊!

整理了一些罗大伦博士关于小儿调理的中医方子。实用安全又省钱。赶紧收藏下来备用。

1.小儿咳嗽——橘子皮熬水

如果刚刚发现孩子有了这些症状,其实此时处理是很简单的,我介绍过,用苏叶,这是我们可以作为食物的药品,一般五六岁的孩子,六克就可以了,再小的孩子三克即可,然后放入一点橘子皮,一般用橘子的四分之一个皮,洗干净(有的小贩为了美观,往橘子皮上涂油类物质,如果不放心,可以把外皮削去一层),切成条,和苏叶一起熬水。熬的时候要注意,治疗肺经的药,一定不要多熬,开锅三五分钟即可,取其轻清之气,实际要的是它里面挥发物质。

这个水,可以给孩子当做平时喝的水,就像茶一样的喝,但是一定要温热的时候喝。

同时,可以用苏叶六克熬水,然后兑入温水中,给孩子泡脚,让他的身体暖过来,这样寒邪散去,则身体就能恢复了,一般轻浅咳嗽在最初的阶段,如果能够马上采取这样的措施,基本是可以抵抗回去的。

每次用一个橘子皮熬水,熬5分钟就可以了,如果有热,可以加入梨皮、萝卜丝,如果痰完全是清的,白色的,可以配合一点姜片或者苏叶。

2.调理脾胃——八珍糕

原方: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山药50g、莲子肉30g、白扁豆20g、芡实10g,薏苡仁10g

这个方子是清朝皇宫里健脾的,慈禧她们经常吃,开胃健脾。让药店磨成粉末,然后每次一茶匙,用水熬成糊,同时放入一点冰糖,一定要熬熟,然后给孩子服用。

八珍糕里有白扁豆,需要煮20分钟以上,有个别孩子服用时出现过几次呕吐,罗的分析

是白扁豆炮制不够熟。也有人说药店里有现成的“健脾八珍糕”卖,罗大伦的意见是成药更好。

加味八珍糕:太子参20g、白术30g、茯苓50g、山药50g、薏苡仁50g、芡实20g、白扁豆20g、莲子肉50g、生山楂30g、炒麦芽30g。

这个方子的药都是药食同源,其中太子参和白术是温药,山药、白扁豆、莲子肉都是滋脾阴的,是个阴阳双调的方子。

如果孩子舌头很红,则需要去掉太子参和白术。需要注意的是,在有外感病的时候,需要停服。

3.鼻炎——黄元御的桔梗元参汤

桔梗9g,元参9g,杏仁9g,橘皮9g,法半夏9g,茯苓9g,甘草6g,生姜9g

黄元御自己说是治疗“肺气郁升,鼻塞涕多者”,一般鼻炎如果鼻涕多,只要鼻涕不黄,效果都是可以的方子里的药物都很平稳,平和的近乎食疗。只是小孩的用量减一半就可以了。

如果是深入寒邪的那种总是打喷嚏的过敏性鼻炎,这个方子的力道显得不够,一般还需要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来治疗。

鼻炎外用药

去药店买几十克芙蓉叶,研磨成粉末,然后上到鼻子里;也把粉末可以放在口罩的夹层里戴上,效果也不错。

4.食积——鸡内金

调理的药食同源之品,可以用焦三仙,这是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的合称,如果加上焦槟榔,就叫焦四仙,另外常用的是莱菔子,这就是萝卜籽,具有下气导滞的作用,还可以化痰,有的时候,我还会使用鸡内金,这个鸡内金如果生用,化瘀的力量比较强,我们给孩子用,通常用炒的鸡内金,中药的名字叫炒鸡内金。

小孩吃鸡内金时,如果量不好把握,可以把鸡内金粉装成胶囊,一粒胶囊就是0.5克鸡内金粉,如果孩子能吞下胶囊,每次一粒,每天两次,孩子的食积两天就会消掉;如果不能吃胶囊,把鸡内金粉倒进牛奶或稀粥内服用,节假日后连续服用两三天鸡内金粉,每次两克,每天两次,就能“药到积除”。

当归中医学堂中医育儿必修课笔记

此次中医育儿必修课课程主要讲小儿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及发烧的简单用药和推拿。

小儿生病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风寒感冒的特点:打喷嚏,鼻塞,流清涕,手脚凉(这是高烧的前兆),淡白舌(这是风寒感冒的标志),咳嗽,发烧无汗

孩子最易着凉的地方是:后颈(穿高领的打底衫吧),肚脐,脚底

治疗孩子风寒感冒的原则:温通经络,怯除邪气(就是让孩子身体暖和起来,把身上受的寒气抵御出去)

在孩子有风寒感冒的第一征兆打喷嚏时,就要注意,喝热水。

简单有效的办法是:

1、喝紫苏叶水(如果嗓子红了,就不能喝这个水啦),或泡脚。紫苏叶,就是胡椒娘之前在博客上写过的“紫苏鱼汤”中的紫苏。这是一味好药啊。在孩子有感冒症状的初期,大人用五指一把,小儿用三指一撮,小小儿用两指一撮,烧开水,在水开之前放紫苏叶,水开后,过几分钟熬水给孩子喝。当然,寒气重的孩子,用紫苏叶水泡脚当然好。

2、葱豉汤(比较温和):葱白(1段,留须根),生姜(2片),淡豆豉(5克),煮汤,开锅5分钟即可。

3、推拿手法(孩子的左手):清肝平肺,揉一窝蜂,拿列缺,清天河水(孩子如果眼屎多,眼睛红,也可以用这个)

4、中成药

北京同仁堂的感冒清热颗粒,老师极力推荐此药,这本是成人药,7岁以上孩子每次一袋,3--7岁孩子每次半袋,三岁以下孩子每次三分之一袋

发烧时使用频率是每2-3小时吃1次。

如果孩子已经舌头红,嗓子红,流清鼻涕,在感冒清热颗粒的同时,吃三精的“双黄连口服液”,如果孩子拉肚子,此药就不要吃了,因为有泻火的作用。

如果孩子开始咳嗽,配合吃同仁堂的“通宣理肺口服液”。

风寒感冒不是一成不变的,风寒感冒可以转成风热(这句话希望没有记错),当舌苔由白转红,清鼻涕变成黄鼻涕,

5、日常保健:捏脊

风热感冒:

1、风热感冒的症状:黄浊涕,黄粘痰(很多时候孩子都是由风寒感冒转成风热感冒,出现黄鼻涕的时候病基本快好了)舌红,舌苔薄黄,咽喉、扁桃体、淋巴结红、肿、痛,(这也是风热感冒的典型症状)微有汗,咳嗽(犯肺)

2、治疗原则:辛凉清降 薄荷是很好用来辛凉清解的药,薄荷对应就是紫苏叶

3、推拿手法:清肺平肝,退六腑(也有治大便干的功效)

4、中成药

同仁堂银翘解毒片:七岁以下成人量减半

汇仁复方鲜竹沥

如果咳嗽有痰,就用儿童清肺口服液

热咳严重用:蛇胆川贝液 (不好买,胡椒娘咳嗽这么久,老师建议用此药,可买不到)

热重、痰黄用:牛黄蛇胆川贝液

痰多,胃口不好用:蛇胆陈皮口服液

5、反复发烧怎么办?

正柴胡饮,配合用蓝芩口服液,这两个药配合起来用相当于“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但是比豉翘要轻,豉翘全是寒药。

蓝芩口服液:不建议单独用,如果大便干,可以与银翘解毒片配合用。

柴银口服液:发烧两三天之后,舌红,咳嗽,可用

很要命的是,胡椒每次生病,医生基本没有开过上面的药。反而是被老师批判的蒲地蓝口服液,屡屡被医生开。的确,开中药口服液的都是西医。

中医讲究灵活用药,根据症状随时变更用药,所以以上几种药的组合还需要实践。比如,再发烧,肯定是上柴胡,而不是热速清颗粒(这个药胡椒吃了一包就腹泻厉害,停了就好)

肠胃型感冒

原因:病从口入

表现:上吐下泄,发烧

主要用药:藿香。对应前面风寒感冒用紫苏,风热感冒用薄荷,肠胃感冒用藿香。

推拿手法:揉板门,清补脾,按揉足三里,揉外劳宫

用药:藿香正气口服液 和香连片

久泻:可用丁桂儿腹泻贴

食积

食积的症状:嘴里有味,舌红,舌苔厚,进一步发展就是剥苔(就是舌头一半有舌苔,一半没有舌苔),肚子胀,厌食,食积常常有大便不调,睡卧不宁,亦可伴有扁桃体肿大

病因:吃多了,吃了不易消化的东西,吃的太杂

治疗的首要原则:预防

推拿手法:运八卦,清脾胃,揉板门,清大肠

用药:大山楂丸(救急,知道吃多了就可用)

自制加味保和散(热像出来,嘴巴有味)

加味保和丸(大人用)

健胃消食片(剥苔,地图苔)

食积多夹外感(风寒,风热):积食 风寒或风热 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多伴有咳嗽: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不能常吃)

如果只剩咳嗽,就用蛇胆川贝口服液或蛇胆陈皮口服液

舌苔黄可以用双黄连口服液

念慈庵枇杷止咳药只适用于老人。

孩子受到惊吓

症状:惊惕苦恼,睡中惊醒,手足抽动

推拿手法:加重平肝,清肺,下取天河,掐揉太冲穴(脚背,大拇指和食指中间)

用药:猴枣散,菊花枕头,远志茯苓茶,还可以用茯苓泡水喝

中医推拿手法汇总:

一、风寒感冒流清鼻涕:用温和的散寒法

1.推拿:拿列缺法。手腕两侧持续5秒至20秒,松开,停顿两下,再捏,捏四五次后微出汗

揉太阳,揉迎香

开天门:清鼻涕,全身酸痛,轻微咳嗽(天门在两眉之间,印堂向上)

2.揉摸肚子

顺时针:泄 顺时针轻摸:泄中带补

逆时针:补

3.揉一窝蜂:温阳散寒,治鼻塞,治肚子着凉痛

黄蜂入洞:治鼻塞

揉鼻尖:止鼻涕

拿列缺:发汗作用强

二、流黄鼻涕:属风热感冒,发热,嗓子痛,咳

通鼻窍:揉迎香5-10分钟

舌苔厚:积食

舌苔白:风寒

舌苔黄:风寒变风热

退热:推天河水(温水 加酒精)

按劳宫穴 如果热的比较高,先揉一下劳宫,再沾温水,从劳宫推到天河水

打马过河

清肺经:咳嗽较长时间。

推脊:从上往下推(泄法),速度100/分钟,10分钟以上至烧退为止

咽喉红肿:可点刺放血,少商穴和商阳穴

推涌泉穴:对所有发热都可以用

推拿手法:

咽喉炎:揉天突

揉太溪(脚踝骨小坑)

久咳:阴亏燥咳,寒咳

阴亏燥咳:晚上咳,早晨3-5点咳 ,晚1点前后咳

寒咳:天冷风吹咳嗽

调气至咳:推揉膻中穴(心口),揉中府穴

秋燥,阴亏咳嗽:食疗方子:小儿:杏仁2g,菊花3g,川贝3g,百合6g,梨半斤,淡豆豉5g,冰糖。胡椒娘就是用这个方子,加大剂量,喝了两周,持续一个月的咳嗽好了。

如果发烧到39度,用药方:菊花9g,浙贝9g,杏仁5g.如果孩子渴,加百合10g,梨一斤,

加揉涌泉,太溪

凉燥:清鼻涕,略微渴,咳

食疗:杏仁2g,葱白3g,生姜3片,陈皮3g,红枣3个,淡豆豉5g,薏米一小把。加水350ml,开锅后,小火煎7-8分钟即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