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洛书解密《伤寒论》】
细读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序文,说到“余宿尚方术”,可知医圣从医前是一术士或方术爱好者,又根据撰写伤寒杂病论时采用了《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可知仲景医学理论的主要架构是古代哲学及药学(本书暂不论谈药学)。纵观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可以明显发现医圣的理论架构的基础就是古代哲学《周易》与《河图洛书》,以及由此为理论架构发展而来的《黄帝内经》、《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周易》主要表现在六经之三阳经和三阴经,以及阴阳之气的升降出入。人体分内外,内为阴,对应八卦中的《坤》,三阴分别为《坤》中的上中下三杠阴爻;外为阳,对应八卦中的《乾》,三阳分别对应《乾》中的上中下三阳爻。自然界天气要下降交于地,地气须上升交于天,阴阳相交,万物生化,这就是六十四卦中的《泰》卦,反之万物生机湮灭,形成六十四卦中的《否》卦;人体亦是如此,外气要入内,内气须外出,阳之气要下降交于阴内,阴之气要上升交于阳外。《河图洛书》主要表现在气的传经日数和六经病欲作、欲解时,及五行的运用(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等)。从古自今,从未有人把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理论架构的基础明白的阐述出来,造成后世医者很难读懂和使用《伤寒杂病论》,纵使一些经方大家,也只是临证经验非凡,对《伤寒杂病论》的解读上也是晦涩难懂,似是而非。我也许与医圣仲景冥冥中有缘,也是“宿尚方术”,从事中医临床近二十年,刚开始从医时遵循学院所教,常多不效,对疾病的认识,从中医上解读不甚了了,往往借助西医知识。父亲也是一位中医郎中,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运用《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子治病,大多显效,使我静下心来苦苦思索。当我以对古代哲学的理解去分析《伤寒杂病论》后,发现《伤寒杂病论》其实不难懂,反而很简单明了,所有的疑惑霍然清朗,有“原来如此”的感觉。现今中医式微,传承、信仰出现大危机,国家在大力扶持中医。多数人认为中医的根本在疗效,这是无疑的,但没有理论指导的中医是盲目的。如果不从中医理论上突破,中医西化,进而失承,将不可避免,而中医理论的突破是建立在对中医传统理论的正确理解上的,不如此而谈发展突破,最终不是不伦不类,便是抛弃。我不揣浅陋,把自己的研究结果公之于众,希望能抛砖引玉,共同促进中医的传承与发展这一中医人心中美好的愿望。至于《周易》、《河图洛书》与《伤寒杂病论》联系为什么是这样,或者本质是什么,这本书中暂不展开讲,将会另外写一本专门论述,还有这只是《伤寒杂病论》中的《伤寒论》,《杂病论》也就是《金匮要略》也将另著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