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俊:中国照排第一日报

经常有人说中国的计算机水平与外国无法相比。而中国是从农业国不失时机的迈入数字大道的,我们的工业基础差,所以计算机的性能、质量和产量多年来都是有欠缺的。但在以往的那个时期,中国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创业速度并不差,做出了许许多多难度极大的辉煌的业绩。

王选先生殚精竭虑地发明了激光照排印刷系统,虽然印刷企业的传统惯性仍旧是不相信国产设备,那怕是著名的北大成果也不受待见,然而照排系统就是在《经济日报》中得到成功应用。所以,我特别赞赏报社印刷厂夏天俊厂长在开拓照排系统实际应用的功绩。在中国印刷博物馆中,将1987年5月21日的铅排报纸及纸型和22日的照排《经济日报》及胶片放到了玻璃房间中对比,当成国宝展示。夏天俊厂长当之无愧地就是中国计算机应用中的一面旗帜。

王选先生发明了汉字激光照排的报纸印刷系统  

中国激光照排第一日报——1987年5月22日,《经济日报》正式使用王选先生发明的“激光照排系统设备,中国的印刷的”铅与火“正式实现了向激光和电子数据的转换。

说到“照排”项目的实用,不光要花费800万元的巨款购置各种设备,还不知道使用的最终效果。当然要称颂《经济日报》安岗总编的拍板决策,在全国所有印刷单位都要引进国外设备之时,《经济日报》却是惟一支持国产照排系统上马的日报,没有《经济日报》的不失时机拼搏,恐怕“照排”就不会有今天这样大的气势。

英明决策上马国产照排系统的安岗总编

《经济日报》印刷厂厂长夏天俊同志力排众议,立下“军令状”,三年如一日,为照排推广立下汗马功劳。要知道,报纸的流程千篇一律,每天都要按时完成编辑、排版、印刷任务,责任重大。

为照排系统正式在报社使用立下汗马功劳的夏天俊厂长

为使用照排系统,《经济日报》印刷厂夏天俊厂长(右一)反复组织研究试验。

当时,国外的印刷信息化产品已经进入中国。从北京、上海直到新疆,有的报社引进了日本、美国的“大键盘”输入编辑系统;有的购买了王安、森泽、写研、蒙纳、EPX、HTS等照排制版设备,不仅日本,美国、英国也都看好了我们的印刷出版市场。仅一套美国设备,就花费437.8万美元。但是,就“报版”来说,“八国联军”全军覆没,一枝独秀惟我中华。

最先进行试验的是印刷厂承印的《中国机械报》,用一二天时间才能排出一个版。夏厂长说,先解决了“树脂版”印刷,通过“打样机”把三个铅版和一个照排版都制成树脂版,才能正式合成印报,“照排”就是这样起步的。

1985年到1987年,光是非“日报”的代印报纸因为激光照排的差错,刊登的致歉启事就有60多次,平均一个月两起。据说,“电报转报”项目上马后,不过出现了7次故障,随后就基本正常。报纸的信息化,难度就大多了。有多少领导和单位,能够容忍这样漫长的实验和改进。

报纸的差错,有时会带来致命问题。一次五笔输入差错,某报把报眼消息中一位国家领导人的名字错为“屁”。在开印之前,幸好被细心的老师傅武志谦发现更正。因为树脂版质量,做好的字还会无缘无故的移动,可增添了不少意想不到的麻烦。比如,华光排版软件每排一个大报的版面要花费1个小时,如果编辑要此刻要修改版面,那就要重新排版,再花费1个小时,这种问题在开发软件时不算问题,但是到了印刷车间是绝对不允许的。《经济日报》的规矩是凌晨1时左右截稿,2—3个小时完成排版,5点要开机印刷报纸。1987年5月21日夜晚,正式将4个版面都使用激光照排,大家紧张得大气不敢出,22日世界上第一张激光照排的中文报纸诞生。

《经济日报》印刷厂的电脑替代了铅排版车间,撤销铅排车间,义无反顾,没有后退之路。

1987年5月22日,《经济日报》正式上马使用照排。没有想到,7天之后5位副总编一致要求改回铅排。因为日报工作量大,错误多,都到半夜了还不能制版付印。这时安岗总编已经离休,新总编是范敬宜,他就要在试验还是退却中权衡。

夏厂长这时又变成了力排众议的演说家,立下军令状,宽限15天找出软件主要差错。这期间,王选亲自到现场指挥解决问题;潍坊华光工厂的技术人员也是日夜不离机房。你想想,除60多次大错外,还有好多没有刊登更正启事的差错,几乎没有不出错的时候。

夏厂长说,岂止是15天,3年中每周没有回家3天以上的时候,几个元旦都在报社度过,天天都是担心受怕的日子。主要是因为中文报纸有许多特殊的规矩,一旦遭遇“碰撞”,软件就不能适应,严重时候就会死机,甚至因为版式“碰线”而不能输出。尤其是在节日和有重大新闻时,报纸要拿出“与平日不同”的版式,更会遭遇程序问题。1988年元旦罗开富值班时,到05:30报纸头版胶片还出不来。难得在家休息的武厂长骑车赶回单位,分别出了6张不完整的胶片,才凑合拼出了一个版。工程师发现这又是一个报纸规则和软件适应的问题。要解决的一堆问题实质上是软件工程师、报纸版面编辑与印刷厂的师傅们的协调,直到报社的老总们看到电脑可以直接接收新华社稿,不用重新排字、校对、编辑,就可以实现总编要求的版面,电脑才慢慢的成了香饽饽。

顶着差错攻关,夏天俊厂长和他带领的傅大兴、陈玉成等人,就是照排应用的“脊梁骨”,是他们的奋斗才开创了中国人的“激光照排”事业。

因为《经济日报》的努力和成功,购买了进口“照排”的报社,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无法解决,后来又都使用了王选发明的国产照排系统。

夏天俊厂长(中)是中国计算机应用大军中的一面旗帜。

辉煌的日子是在1987年12月2日,吕东、胡启立、曾培炎等上百位领导到报社参观;第二天,国家经委林宗棠副主任等500人在远望楼宾馆召开大会通过国家鉴定。夏厂长说到这里,还是一脸的自豪,光是全国各省省报的老总就到了一半。随后,陆续来了300多位外国人参观我们的印刷厂,看来中国的汉字印刷市场他们是没有希望了。

印刷厂从200人减员为40人,其中还有27位自己培训的录入员。动手最快的姑娘,一天能排4万字。有人工资超过了社长、总编,夏天俊厂长又得意地笑起来,“这是我坚持要下来的特殊政策”。

当时,没有详细了解夏厂长的经历,只记得他是1948年参军的战士,是一位老兵。

《溯源中国计算机》2015年三联书店隆重出版,网上有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