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劳动教育真正扎根在“土壤”上

五育并举,作为能够塑德启智强体创美的劳动教育,被上升到空前高度。劳动教育迎来春天,劳动教育的百花园,姹紫嫣红,一派欣欣向荣。

劳动教育的方式很多,包括校内的打扫卫生、拖地、抹桌子、擦黑板等校园日常劳动,在家里的帮父母洗碗、洗衣、淘菜、做饭、清理房间等家务劳动,整理书包、收拾书柜、打理个人卫生等个人服务劳动,还有参加志愿服务、社区服务、敬老服务等公益性劳动。
这些固然能够达成一定的劳动教育目标,但我以为,学校能够利用校内的空闲地块开辟成开心农场、幸福学农园地、红领巾劳动实践基地等等,依托这块阵地,推出以参加生产劳动为主题的“劳动课堂”,构建以学习农业生产知识为内容的“劳动课程”,让孩子们接触土壤、亲近自然、体验农耕,这更是一种特别有效的劳动教育方式。
我们这种年岁的人,都是从小玩泥巴长大的,对生我们养我们的这片土地特别有感情,除了割草放牛,犁地、插秧、割麦、打谷、摘棉花、掰玉米,这些农活都干过,特别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也深知农民的生活不易,从小就具备的勤劳、节俭、不怕吃苦 、理解并尊重农民,这些最基本的品性应该都是从生产劳动中习得与涵养的。
而现在差不多的孩子从未与泥土打过交道,更很少参加过农活,不仅劳动知识缺乏,而且就连韭菜、麦苗都分不清,有的孩子竟居然以为稻谷是树上结的;不仅厌恶劳动,而且还对从事劳动生产的人鄙夷不屑;不仅对脚下所踩的这块土地没有敬畏之心,而且就连自己的家乡都仇视,看不起,纷纷逃离。
如果我们的学校,能有这样的学农阵地,孩子们在自己的“土壤”劳作,从松土、育苗、播种、栽植、浇水、施肥、日常照料、到收获,全程参与,一样都不落下,从体味劳动的甘苦与农民伯伯劳动的艰辛中,拓展劳动知识,获得劳动技能,养成热爱劳动、热爱农民、珍惜粮食、敬畏土地、吃苦耐劳等美德。
师生们在一起劳动,开展劳动对歌、劳动竞赛、劳动知识抢答、劳动成果分享,比学赶帮,互助合作,在歌声、欢笑声、鼓舞声、加油声的不绝于耳中,在并肩劳动,相互感召的激励引领、榜样示范、激情迸发中,增进友谊,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丰富校园生活,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探求知识的欲望。
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还可以用绳索丈量土地面积,用数学计算种植间距,用物理处理坑挖填埋,用化学进行施肥管护,用镜头拍摄劳动画面,用绘画再现劳动场景,用文字记录劳动感悟,用自编的劳动操表达唯美的劳动艺术,这岂止是单纯的劳动,劳动其本身所蕴含着的教育的整体性与丰富性,在寓教于劳与身、心、灵三维度的深度体验中,让孩子们将所学知识与劳动天地,与生活世界建立联系,将更多的书本知识还原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原理与方法。
孩子们撒下种子,栽下禾苗,便播下了希望,种下了未来,和种子一起发芽,和禾苗一道成长,彼此都能够听到生命的兹兹拔节,在鲜活的生命教育中,给予孩子们以生命的善待,生命的珍爱,生命的丰盈。在日月的轮转,季节的更替,时序的变化中心有期待,长怀期盼,直至有一天绿茵盖地,瓜菜飘香,硕果压枝,这更会让孩子们在劳动的哲趣与期许的美好中,深谙人生的意义,潜移默化下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你看,这就是孩子们在自己的“土壤”上劳动的功用与价值!
陶行知认为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他主张将教育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相联系,造就适应社会发展的一代新人。他曾批评中国教育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田,穿衣不种棉,住房子不造林……他教农夫的子弟变成书呆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劳动教育,他曾说,无劳动、不教育,加强劳动教育对培育青少年深厚的劳动情感、态度、价值观十分重要。他主张学校有自己的“土壤,应该有自己的实验园地,对学生进行劳动生产和劳动实验教育。他把这看成是创造“劳动生活背景”,“以便更有效更完满地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为了开展劳动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帕夫雷什中学专门建立了占地2公顷的教学实验园地,还有生物专用教室,养兔场,温室等,甚至在各个教学楼都设有生物角,供学生栽培花草进行土壤实验。
其实,学校拥有自己的一块“土壤”也并不难,除了有空闲地块的学校可以自己开辟外,对于没有空闲地块的农村学校可以租赁、租种、流转学校附近的撂荒地、闲置地,对于没有空闲地块的城市学校,可以利用废旧竹筐、木筐、塑料筐填土,在楼顶或校园的空余处、操场的边角、甚至是楼道,只要能够让“土壤”安身,都可以建出楼顶种植园、操场种植园、楼道种植园。
过去在四川阆中从事区域教育管理,一直把劳动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一直凸显劳动生产在劳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一直坚持劳动实践课程一定要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一直主导学校要有自己的劳动“土壤”,劳动实践基地。很多农村学校,也包括一些城区学校都有了劳动生产的“土壤”,都有了实施素质教育的“良田”,孩子们在劳动中不仅吃到了绿色、环保的放心蔬菜,而且掌握了劳动生产技能,磨砺了劳动品格,培养了他们对土地、对乡村、对躬耕于广袤土地的劳动者的在兹念兹的情感,并懂得了劳动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这几年在教育的行走中,我更是带着一种情怀和责任,同教育同仁们交流碰撞劳动教育的认知与看法,分享我对劳动教育的主张与做法,竭尽全力为劳动教育鼓与呼。
看到不少校园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有了师生们可以共同耕作的“土壤”,看到不少学校因为劳动教育而改变,而充满活力,不少孩子因劳动教育而阳光自信、活泼开朗,而快乐幸福地成长,看到很多地方因为一幅幅师生在乡间地头劳动的画面,而唤醒了乡土记忆,留下了即将被遗忘的乡愁,为此感到特别的欣慰。
“儿童的智慧在于指尖。”这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名论断。我以为尽情体现和展示儿童的智慧则在于“土壤”。把劳动教育真正扎根在“土壤上,儿童智慧的灵光将会持续辉映并照耀他的未来人生之路!
来源:汤勇晓语
编辑:胡波波  初审:余华  

复审:方心田  终审:陈浩

(0)

相关推荐

  • 家庭与学校“衔接无缝”才是孩子们童年学习成长之福

    育邻梦 网友提问:都说教育是学校培养人的工作,为什么孩子厌学老师要怪家长呢? 回复:家庭与学校"衔接无缝"才是孩子们童年学习成长之福. 生命,被赋予了繁殖能力+生长周期+小部分损伤 ...

  • 邀请家长轮流参与部分学校教务管理是家校共育的最好方式

    育邻梦 网友提问:老师要怎样管教不听话的学生,才能让家长,学生,社会满意? 回复:邀请家长轮流参与部分学校教务管理是家校共育的最好方式.其中,最好的落脚点便是当前被广泛推广的课后有偿延时服务. 俗话说 ...

  • 职业化集中托育是人类社会文明进化的必然选择

    育邻梦 网友提问:明知暑期托管服务不讲课,家长为何还让孩子"入托"? 回复:职业化集中托育是人类社会文明进化的必然选择. 生命,被赋予了繁殖能力+生长周期+小部分损伤自愈功能的自然 ...

  • 劳动教育的困境

    劳动教育的困境 作者:李广生 不久之前,受邀与来自青岛和成都的同行探讨劳动教育这个话题,我设计的主题是"劳动教育的初心和使命". 按理说中国教育并不缺乏劳动的因子,"教育 ...

  • 教育减负必须:用全社会最好的资源、大公无私地辅助孩童学习成长

    育邻梦 网友提问:如果取消家庭作业,所有作业必须在课堂上完成,以此减轻家长负担与学生负担,可行吗? 回复:教育减负必须:用全社会最好的资源.大公无私地辅助孩童学习成长.当前教育减负不是个别家庭要求,而 ...

  • 科艺小学:把最好的东西,给最美的童年

    科艺小学:把最好的东西,给最美的童年 刀 哥 说 话 看科艺小学的公众号,最新一期推送,是关于"丰收"的. 经过一学期耕耘和看护,小小的"亲亲种植园",居然有了 ...

  • 前进小学开展“春生夏长 秋实冬趣”之二——夏育活动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6月5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芒种的到来,标志着仲夏将至.为了培养学生劳动实践能力以及保护美化环境的意识,前进 ...

  • 劳动教育不只在“田间地头”

    对于一所学校而言,不能"为了劳动而劳动",浙江省温州市黄龙第三小学以'五育'融合为理念,以劳动教育学习方式转变为核心,以学校为基点,建立了系统.完善.丰富的劳动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努 ...

  • “补课”是社会文明成果积淀愈多与学校教育难调众口的必然结果

    育邻梦 人类是自然生命体系中最具智慧和唯一进化出抽象文明成果的族群,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实践过程中积淀出了大量生产劳动智慧成果,并经由语言文字将它们[包括语言文学.数学.生物学.医学.天文.地理.物理.化 ...

  • 【凡夫沙龙】今天还要不要培养“放下书包就去放牛”的孩子?

    读者来函 近日,中央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笔者不禁想起儿时的情形: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放学后,放下书包就去放牛.割草.挑水.生火和做饭.学校每个月都会组织去1 ...

  • 名校——培养有幸福力的学生

    名校--培养有幸福力的学生 "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五育并举,尤其是不要回避劳育弱化的不良倾向.郓城县南城中学之所以评选"劳动小能手",是一 ...

  • 体力劳动不过时,老调新弹更合适

    丁慎毅 8月24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印发之后,大家对新时代教育的内涵和边界看法不一,有人认为,体力劳动如今已经过时了.对此,教育部教材 ...

  • 【潇湘快评】李细田/农耕教育进校园正当其时

    农耕教育进校园正当其时 作者:李细田  本期开学初,教育部印发了<教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 培养节约习惯"行动方案>,要求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田间地头和青少年社会实践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