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中国,商业,生态 | 零售战“疫”①

灵兽按

情况严峻到就算加价,支付更高的工资,也找不到人。

作者/十里 灵兽 ID/lingshouke

▲这是灵兽第770篇原创文章

1月23日那天早上,张亮醒来看到武汉即将封城的消息,心里还是咯噔了一下,疫情真的严重了。

作为多点Dmall武汉的城市经理,张亮在一周前带领团队做了春节期间的履约预案,对单量和拣货情况做了预估。尽管如此,实际情况比张亮预想中的还要棘手。

封城之后,线上订单开始陡增,“透过那一张张订单,都感受到消费者的恐慌。”张亮说,而订单中的单品,也从往日的平均几个上升到三四十个,高峰时的实际单量更是超出预估的300%,且加上正值春节期间本就“用工荒”,再受到疫情的影响,配送人手不足成了主要问题。

张亮告诉《灵兽》,作为零售的一线人员,压力还远不止于此。

几天前,张亮下面的两位配送员因为淋雨发烧、感冒,公司紧急要求他们停下工作去检查身体,得知是普通感冒后,主动要求返岗,因为他们担心自己如果不工作,武汉居民的生活用品将无法得到保障。

不只是配送人员,面对冗长的零售条链,中国的一线零售人员数以千万计,他们是毛细血管的最末端,也是最贴近消费者的一环。

而对于突如其来的疫情,宛如一场考试,一面镜子,这场大考是对零售企业供应链和到家模式的验证,顺着这个链条,也更能感触疫情对零售业的影响。

1

撑起社会责任的一线零售人

随着疫情的蔓延,远在武汉千里之外的北京,也第一时间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这一刻,仿佛也拨动了一线零售人员的弦。

“到岗前先洗手再测量体温,没有异常后戴上口罩,以1:200的消毒水对门店内购物车、收银台、货架和花车进行擦拭,一天重复三次。”超市发学院路店店长刘鑫告诉《灵兽》,各个门店都做了强制要求,这不光是对顾客负责,更是对员工负责。

而《灵兽》通过走访北京的各大商超发现,在入口处也基本配备工作人员,为其进入店内的消费者测量体温。

只是受到疫情和春节假期的影响,传统卖场内削减了往日的“人情味”,只有零散进入店内的顾客,工作人员也撤去了部分,为了利于通风和人流快速流转,营造春节气氛的大型堆头也被撤掉。

这一切过于冷清的场面与几周前的喧嚣相比,好像恍如隔世。

大年初二那天,正当疫情防控进入一个关键阶段时,不少顾客沉不住气了,各地陆续出现了一些恐慌性抢购生活用品尤其是生鲜商品的现象。一位一线的零售人员回忆,货物上架的速度根本赶不上居民的抢购速度,尤其是蔬菜类,本来库存是足以支撑周边居民春节间的需求,一抢购、囤货完全打乱了节奏。

据家乐福公布的数据显示,北京和天津两地大年初三的蔬菜订单量为80吨,初四翻倍到161吨,初五就已经到了220吨。

不仅蔬菜水果被顾客买空,连平日里购买频次不高的米面粮油都成为畅销品,“就连老干妈都有囤货的,一次性买了五瓶”,一线零售人员回忆。

据悉,疫情期间(除夕至大年初六),京东到家的蔬菜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了510%,水果同比增长超300%,鸡蛋增长770%,乳制品增长370%,水饺、馄饨等速冻食品销售额同比增长了790%。

看到这一现象,很多企业立即启动补货,永辉超市总裁李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永辉推行供应链保供举措,采购人员全体停休,返回产地及批发市场。”

直到初九,一些不顾疫情危险和放弃假期的一线零售人员才将居民疯狂抢购的“窟窿”填满,恢复日常的供应。

也正因为消费者的抢购潮,导致平时每两天订一次货的零售商,不得不提升企业的采购量,而当消费者趋于理性后,消费力度减小,大量的备货还未售出,零售商不再需要大量进货,这直接对上层的供应商和基地造成影响,打乱了零售业本来的平衡。

2

疫情,春节,被打破的供应链

“抢购潮直接导致企业把压力施加给采购方,我们四处找货,有时候拿到一批批供应商的联系方式,非常惊喜,但联系下去发现不是没人接听,就是暂停工作了。”一位传统零售的采购说。

而在基地方,山东寿光的菜农告诉《灵兽》,“菜就在地里,长出来了,找不到人采摘、包装,联系不到运输车辆去配送。”因为在疫情下,寿光不少地区进行封路,封村的措施。

一边是零售端寻求货源,一边是基地端运输不出来。这或许就是零售业最遥远的距离,而整个生鲜供应链链条被隔断的背后,还有诸多因素。

一般情况下,农产品的物流分为合作社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配送到零售商,或者零售商自行前往基地采购,而无论哪一种形式,在春节加疫情的期间,都是十分困难的。

九州兄弟联总经理孟杰告诉《灵兽》,春节期间各产地的大部分加工厂采收工作已经停止,工人放假回家,产地代办也纷纷休假。另外,受到疫情的影响,物流运输环节根本无法保障,运费翻倍,成本极高令企业无法承受,且无车愿意接单,尤其是无法找到送货到南方疫情严重地区的车辆。

情况严峻到就算加价,支付更高的工资,也找不到人。

而蔬菜品类大多地域性较强,货架期短,且品质也不好把控,所以对山东寿光蔬菜影响最为惨重,滞销十分严重,滞销直接导致蔬菜价格下跌,这也在零售端显现。

据悉,水果黄瓜正常收购价在每斤3元左右,2月1日的收购价则是0.5元-0.8元/公斤。寿光物流园的白萝卜1月28日批发价为2元-3元/公斤,1月31日,价格已经跌至0.6元/公斤。

尽管收购价格回落,但中间环节的成本却一再增加。“就算前期采摘、分拣都在村、镇上解决,但物流还是无能为力,很多地区受限,有隔离14天的制度,让运输工作很滞后。”一位生鲜供应商说。

正因为人手紧缺导致供应链环节成本高,春节期间,部分蔬菜等民生商品进价成本激增,零售企业夹在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十分“头疼”。

生鲜品类该如何定价?是对零售商的考验,如果价格高则不被市场接受,再次打乱零售业的平衡;如果价格低,销售连高昂的成本都不能覆盖。所以,不少零售企业为了维持菜价的平稳销售,甚至公司掏钱补贴菜价。

但这一现象并非要全部甩锅给“抢菜潮”,而是受到疫情影响,全国餐饮业停业,让原本要流向餐饮渠道的蔬菜也无法正常流通。

3

线上、线下的一次大考

大年初三,武汉中百江夏购物广场店的胡师傅接到订单后,如往常一样分拣,送到顾客的指定地点。

但随后在沟通中得知,顾客的实际地点却在10公里之外悠然居,因为武汉封城,一位哺乳期的母亲只与襁褓婴儿在家,所以,想出下了一单能够配送到的地址,再通过配送员送货到家的法子。

胡师傅看到这一情况,以及订单中的两罐奶粉立即向公司请示,得到批准后,骑行超过配送3倍距离的地点送到顾客手中。

眼下,相比去人员密集的超市,配送到家对消费者而言,是一个相对保险的选择,线上买菜则成了突破口。“这时候基本都是老顾客下单了,所以要尽全力保障。”张亮告诉《灵兽》,疫情无疑为配送和分拣都增添了巨大压力。

到家业务订单量的暴增不止发生在武汉,京东到家数据显示,春节防疫期间,全平台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470%。

另外,线上电商平台也在这场战役中收获颇多。

每日优鲜春节交易额同比暴增350%,召回休假员工、或连夜赶往全国各地采购蔬菜,叮咚买菜组建了安全、供应和配送三个方面的“战斗小组”,以应对暴涨的需求,但因为货源和人手问题,生鲜电商的供应面临很大挑战。

“今年的订单是去年的10倍,主要以叶菜为主。”一位区域加工中心的员工告诉《灵兽》,在疫情期间,加工中心的员工都在加班加点,保证蔬菜供应上架,也保证线上订单的调度。

但即便一天十几个小时在冷库中,依然无法保障包装蔬菜的供应,所以门店只能以散装销售方式为主,正值春节,再加上疫情,人手不足的问题在零售各个环节尽显。

而人员不足也意味着需要花费更高的成本,春节期间支付的工资较平时相比要多出来2倍,尽管订单暴增,但成本很高。

在武汉封城后,很多线下商超因为人手原因暂停了到家业务,武汉家乐福从大年二十九就暂时关闭线上渠道。甚至,不少线下零售业对到家业务还只是观望,而面对骤减的线下人流,或许引发新的思考。

其实,在业内对于到家业务一直有很大争议,到家业务究竟能否替代到店业务,甚至是取代到店,本是很难成立,但通过这次疫情来看,到家业务的确撑起部分门店的营收,成为消费者的一大选择。

但这是在“特殊时期”遇到的特殊情况,持续性还需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4

如何应对市场未来波动

初九之后,零售业进入了转折点,陆续的人员返工到岗,生鲜供应基本恢复正常,而因为前期暂时的消费不足、需求短缺和供应过剩的滞销情况也得到了缓解。

但有专家建议,不论是零售商还是供应商,都应警惕现阶段的供应过剩所导致的下一阶段有可能出现的供应紧缺,尽早做出行之有效应对预案。

只是,企业应该反思在天灾面前暴露出的供应链问题,如何不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能保证全链条的平稳,以及到家业务的问题,如何将线上和线下更好的融合,包括门店的运营等等,这些都需要更长的时间去解决。

某水果供应商告诉《灵兽》,目前生产端已经受到影响,预计今年会损失10%~30%,现在的形势,很可能会耽误春播,影响下半年农产品的生产供给。

其实,面对冗长的零售链条,各个环节的参与者最应该的是将其链接起来,而非孤立的合作,唯有这样,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环节价值。否则,不管身处零售业多少年,还只能是“靠天吃饭”的陪跑者。

(0)

相关推荐

  • 宜家,越开越像无印良品 | 周一全球观察

    商D天下 一周一会, 纵览最接近真实的全球零售风云. [17期] 07.20-07.26 英国高街或被改成住宅区 奢侈品百货Selfridges推周末户外市集 香港甲级商业街上半年租金下滑15.2% ...

  • “疫情海啸”过后,破产零售商与“霸凌”商场永不交好?

    共2988字|预计阅读时长3分钟 零售地产租赁将发生结构性巨变?固定租金在这个动荡年代已经不足以支撑零售行业的根基.要求零售商贡献销售额的一定百分比作为租金的商场业主就是"霸凌"吗 ...

  • 澳洲最美的时尚品牌申请破产! 好莱坞最知名女星都穿过!下一个轮到谁?

    共3602字|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阅读导航 前 言 Alice McCall进入自愿托管 零售业洗牌持续 租户和业主"租金拉锯战" 实体已死?不可能! 前 言 作为澳洲知名时尚品牌 ...

  • 太突然!关店、裁员,“停摆”的澳洲零售业

    共3329字|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 阅读导航 前言 H&M再次关店 不安的真相 结构性洗牌持续 结语 前言 2020年的圣诞节.节礼日,澳洲各地人头攒动,出乎很多人的"悲观" ...

  • 流量生死之战

    出品|虎嗅大商业组 作者|房煜 虎嗅主笔 头图|虎嗅 在2020年,全社会的商业形态演变都离不开疫情这个主线.而在消费零售领域,直播和社区团购是最热的两个话题和趋势.关键是,这两个趋势背后代表的是什么 ...

  • 上市一年,重看达达

    ©深响原创 · 作者|萧拙 去年的6月,对于中概股来说算不上好时候.除了疫情阴云弥漫,当时的中概股还陷入了阶段性的信任危机,但就是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即时零售和配送平台达达集团依然逆势冲击IPO,并走出 ...

  • 观察 | 2021年,零售行业前景如何?

    日前,贝恩公司发布了<2021年中国零售十大关键趋势>,展望2021年,贝恩认为,中国零售行业将呈现"两加速.两新兴"的特征:一方面,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加速变化.钱包份额 ...

  • 弱链接时代的零售业:向超级供应链进化

    来源:弘章消费研习社(ID:Charismapartner) 零售连锁新流量与优质供应链制造是弘章资本长期关注的领域,我们也一直在思考探寻零售业的发展发向,本文将讨论弱链接趋势下的零售业未来. 01 ...

  • 程序员吞噬零售业,成也中台败也中台 | 零售十年变迁路

    [CSDN 编者按]<程序员>于 2000 年创刊,其理念为技术改变世界,创新驱动中国.2021 年,全新的<程序员>2.0 重新起航,以专业的内容为立足点,以音视频.图文专栏 ...

  • 疫情下的中国留学生:千里万里,不过是想要安全之地!

    人类能闯过千万年成功熬到现在,基因的优胜劣汰功不可没,而趋利避害,居安思危,更是繁衍传承中的安全保障. 琢磨2秒,疫情之下跑出去,窜回来,折腾不已的行为似乎就说得通了. 网上骂街的人倍儿多,嚷嚷最大声 ...

  • 英媒:疫情下,中国家长对英国私立学校失去信心

    来源:环球时报 英国<金融时报>6月15日文章,原题:中国父母对英国私立学校丧失信心 对亨利·姜(音)来说,过去几个月日子不好过.20年来,他利用流向英国(私立)学校的滚滚财源--中国家长 ...

  • 复合经济下的新商业生态,2017创业者新机遇

    无论是阿里巴巴提出的商业帝国,还是腾讯的腾讯帝国,以及乐视一直吵着说的生态链,无形中,我们看到中国商业经济,都在打造许多商业生态体系.而这个商业生态的每一环不一定都是本身企业所产生的,什么意思,看这两 ...

  • 危机也是转机!疫情下的中国医疗行业

    导读:短期内,价值链环节各参与方受到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中线上医药电商和线下零售更为受益. 作者|可雅  报道|消费界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瞬间扰乱了线下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这场大 ...

  • 马蜂窝发布《2020年全球自由行报告》,用数据解读疫情下的中国旅游

    2020年,中国旅游业在疫情的压力下,依然向着高质量发展之路砥砺前行.近日,马蜂窝旅游发布了<全球自由行报告2020-我的中国,就很美!>(以下简称"报告"),用大数据 ...

  • 疫情下的生鲜线上零售分析

    导语: 新冠疫情为生鲜电商开启了重生之门,自2015年进入资本寒冬后,一大批生鲜电商企业纷纷退出舞台.新冠疫情背景下,生鲜线上零售突然火爆,随着疫情逐步缓和,其爆发式增长是否持续? 个人简介 文|李光 ...

  • 零售企业的疫情“困境” | 零售战“疫”②

    灵兽按 "当今的问题不是没货,是车辆进不去,出不来." 作者/楚勿留香 灵兽 ID/lingshouke ▲这是灵兽第771篇原创文章 "当今的问题不是没货,是车辆进不去 ...

  • 疫情下的中国,一首小诗词,堪称绝冠,无出其右

    果雪儿国学教育频道 一首非常小诗词,一个非常大作者,果雪儿为您推荐.话不多说,上原文--    菩萨蛮·战冠厄 疫情蔓延举国焦, 初二星夜奉国诏. 晓飞江城疾, 疫茫伴心悌. 隔离防胜治, 中西互补施 ...

  • 疫情下的中国,我们一起来植树

    这里是果雪儿国学教育频道 昨天,3月12日,是我们的中国植树节.全国疫情防控工作的整体态势已经稳定,正逐步向好.2020年的这场疫情,必将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留下深刻的印痕. <管子·权修&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