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乞巧古诗六首:家家乞巧望秋月,女伴纷纷乞巧忙

七夕乞巧古诗六首,乞巧望星河,不嫌针眼小,只道月明多

七夕节是传统中国秋天重要的佳节,它糅合了祭祀,神话,爱情,民俗,团聚,休闲等诸多的内容,其中乞巧是重要的节日特征和节日活动,新奇可爱又合情合理,持续了两千年。

”乞巧“是一个什么样别致的活动呢?

”乞巧”来源于古代对纺织女神的祭祀。织女是纺织之神。上古三皇五帝中的颛顼,是楚地的部落首领,颛顼本人非常聪慧,中国传统的历法,四季划分有他创建的功劳。而他有一个孙女特别聪明能干,会纺织并掌管部落的纺织。这是织女的源头。楚国,崇尚自然和星辰崇拜,颛顼在传说中已经封神封帝,成为天上的神仙,自然他的孙女也就享有神的祭祀。每年秋初,正是大规模进行秋冬纺织的时候,楚地的人们自然会虔诚祭祀。

颛顼的后代楚怀王,特地定下秋初的七月七,祭祀织女星和牵牛星。这是国家和宫廷的祭祀。

秦汉统一中国之后,由于楚国的文化影响至深,所以沿用楚国的颛顼历,其中楚国的七夕也一并同历法流传。

但是到了汉朝,七夕的对织女神的祭祀,有了新的内容。那些大量宫廷的宫女除了部分继续从事纺织,大多数从事的是制衣,缝纫更加精细的女红劳作。祭祀织女神也增加了新的内容,那就是乞求织女神赐一双巧手,穿针引线,做出更精美的刺绣和衣裳。

汉朝宫廷仍旧有牵牛织女神的秋祭,但是形式已经非常时尚和欢快。

“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东晋葛洪《西京杂记》

这是汉朝宫廷的七夕节。里面传达了很多信息。

一,七夕高楼集体活动,这高楼是官方同意的活动地点,和织女星有关,因为高台祭祀星辰,古已有之

二,开襟楼,与衣服纺织品相关,至少字面是相关的。

三,穿七孔针,当然最普通的解释是七枚针,此时重点已经从纺织转向了服装制作。

四,这种穿针乞巧的活动是从宫廷走向民间的。

但为什么这个节日的活动这么受人们喜爱呢,从贵族到民间,这是因为纺织衣裳制作,是家家都必备的生活项目,尤其是女性,她们一生都从事着这种劳作,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而穿针乞巧,正是对她们生活工作的一种肯定和乐趣。

实际七夕节带动的是整个社会的狂欢。因为男人有祭祀的责任,而七夕沸腾了几乎所有女性 。

唐朝的七夕,简直是举国狂欢。这是开元天宝的宫廷。

”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嫔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开元天宝遗事》

从中可以看到:

一,唐玄宗主持高台祭祀牛女二星,明面上不是爱情,而是织女是纺织之神,而牵牛是农耕之神。

二,乞巧的内容,穿针,用五色线。以一人九口针算,以宫廷千计万计的宫女,以瓜果之胜,通宵达旦,这繁华热闹不亚于春晚。

”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嫔乞巧忙。

总上穿针楼上去,竞看银汉洒琼浆。“唐朝和凝《宫词》

和凝虽然是晚唐五代的诗人,但是他的这首宫词,已经很好写出了宫廷七夕的乞巧之盛。七夕节实在是个热闹狂欢的日子。到处欢歌笑语。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唐朝林杰《乞巧》

民间那也是充分响应。这是唐朝的宫廷外,家家都在月下穿针,用红丝妆点庭院。女眷多的家庭想比红楼梦还热闹,竞技,输赢,欢笑,穿尽红丝几万条,看起来夸张,但是整个城市都沉浸在这样的游戏里,加上装饰节日的彩带,长安至少有百万红丝红幡吧。

”乞巧望星河,双双并绮罗。

不嫌针眼小,只道月明多。“《乞巧词》唐朝·施肩吾

这是在院子里开展的乞巧活动,将绫罗针线摆在月光星光下,然后对着天光穿。

这往往是少女的最爱,因为可以锻炼眼神和手指的灵巧。

居然有个傲娇的女孩马上就穿好了。

而且她是选择最小的针,针孔最小。

不怪姐姐我技术好,实在是今天的月亮实在明亮。这傲娇,这得意。

”外孙争乞巧,内子共题文。

隐映花奁对,参差绮席分。

鹊桥临片月,河鼓掩轻云。

羡此婴儿辈,吹呼彻曙闻。“唐朝权德舆《七夕见与诸孙题乞巧文》

这是老爷爷看孙女孙子们乞巧,他的夫人肯定是组织者。

那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孙辈,在院子里做着乞巧游戏。可天上并不太乐观,因为一会晴,有月亮在银河边,一会又阴了,浮云遮住了牵牛星。

老爷爷老眼昏花,只能羡慕孙辈乐此不疲的游戏,通宵达旦。

一定是这位小孩在这轮穿针中赢了,而那个在另一轮中获胜。

这不得不佩服小孩子们的热情和投入啊。

“天孙今夕渡银潢,女伴纷纷乞巧忙。

乞得巧多成底事,祗堪装点嫁衣裳。”宋朝刘宰《七夕》

宋朝的七夕更加民间化和热闹,七月七日是牛郎织女银河相会的日子,女孩子们已经忙着乞巧。这宋朝的乞巧节比唐朝还热闹。从七月一日开始起,街上就有专门卖乞巧的用具,七月七日的头三天,街面上已经人山人海,车马不能通行。他们到底买什么呢?

一,有着七夕节特色的装饰物。

二,有着各色布匹和针线。

三,有着时兴的衣裳布料。

四,有各种新鲜蔬菜瓜果,祭祀香炉等。

五,有着各种适合庭院娱乐的物件。

六,当然街道上有各种吃的,玩的,歌楼酒肆,还有说书唱戏的。

回到庭院乞巧,当然每个女子打扮得如神仙妃子,当然乞巧的内容更多样,不仅穿针比赛,更有可能还有新奇的奖励,彩头。

所以乞得巧越多越好,一方面证明自己心灵手巧,另一方面,各种奖励也增加了嫁妆的价值吧,万一奖励的是上好的丝绸布匹,或者银子呢?又或者七夕本身就带着被长辈相亲的含义,怎么不会努力表现?

“西山云净换新秋,碧树堂深野水流。

此夜画阑都乞巧,月明何处望牵牛。”王士熙《题扇三首·其一》

这是难得远离了都市,在郊区或者山区,天上银河,照耀西山。

跳脱出热闹,再来看看七夕和乞巧。你会发现,那最热闹的民间和牵牛织女的相会不相干。人人都求着织女神保佑,那织女就算是今夜不织布,也实在忙碌啊,按照神话里传说,难得这个日子,她可以卸下工作的担子,和夫君和情郎好好约会,怎奈明星没有私生活,世上的人无心去看牵牛,也许织女也没空渡河了吧。

所以七夕节非常可爱,是个包罗广泛,却又人人可以代入自己的盛大的节日。

乞巧的是真心乞巧,因为织女是纺织神,期待团圆的又把牛郎织女当成团圆之神,恋人们把牛郎织女当成爱神。

只是牛郎织女还有自己的任务就是相会,可是从来没有人见过织女星和牵牛星真正走到一起过,难道是因为织女太忙了?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0)

相关推荐

  • 七夕唐诗六首:银汉秋期万古同,穿尽红丝几万条

    明丽七夕唐诗六首赏读:家家乞巧望秋月,月下穿针拜九霄 在唐朝,秋初的七夕节是一个盛大的节日.有人说,七夕节牛郎织女相会,这是很爱情很浪漫也很私密的事情,如何举国同庆,天子和平民同欢呢,这仿佛不符合中国 ...

  • 古诗词日历 | 林杰《乞巧》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 文 今晚七夕人们都在仰望浩瀚夜空,牛郎织女渡过银河相会鹊桥. 每家女子都在穿针,一边向织女学巧,一边望着秋月,穿过的红线数也数不清. 注 释 乞巧节:古代节日 ...

  • 湖南安仁∣秋云:古诗六首

    古诗六首   秋云 雾漫小东江 两岸青山云吻峰, 舟行之处有鸟声. 疑入仙境做神仙, 为有江面雾缭身. 咏柏杨 绵绵细雨几丝凉, 嫩芽满树无衣裳. 阳春三月南风起, 新衣染绿一池塘. 盼春归 仰望大雁 ...

  • 罗昱开 | 古诗六首

    壹 七律·庚子国庆中秋双庆 (步吴会长佳韵) 国秋双喜在眉前, 万众欢腾庆月圆. 七秩雄狮添圣寿, 千重瑞气放云天. 扶贫政暖民心旺, 抗疫情柔意志坚. 百载思来应一醉, 壶空盏尽润诗田. 贰 记梦春 ...

  • 【羽墨飘香(第1806期)● 李彦刚】古诗六首 //朗诵:雪峰.

      李 彦 刚 古 诗 六 首 作者丨 李彦刚   朗诵:雪峰.主编丨南兮[杨琨] 收听以上朗诵音频 作者简介: 李彦刚,汉族,广西融水人,记者,曾供职中央媒体,美国国际摄影家协会会员.AIPA(中国 ...

  • 诗文时报 • 微刊 II 刘毛伢:古诗六首

    古诗六首 刘毛伢 寒  蛩 蛙鼓蝉声息,秋风扫落英. 寒蛩呜咽处,犹作不平鸣. 归  客 轮回岂定中,又讶见霜枫. 羁客归来日,景同情不同. 故  园 老宅荒芜作旧尘,故园遍地布荆榛. 今来抚别门前柳 ...

  • 夏花栀子古诗六首,曾被误认为是外国传进来的栀子花,有何奇特?

    夏花如雪,栀子清芬,赏读古诗中六首唯美栀子花 路过菜场,忽然闻到栀子清香,那种味道如此熟悉而让人振奋,马上眼睛四处搜寻.而随着栀子花香,给人的感觉,就是真正夏天的来临. 本地风俗,忌讳白色的花朵,但是 ...

  • 丁祥红行书古诗六首

    丁祥红行书古诗六首

  • 「诗情画意」郑安| 古诗六首

    作者简介: 郑安,原名郑泽帅,山西运城人.现在校大学生,山西文学联盟会员,开问网签约作家,晨曦文学社副主席,热爱诗词,犹善律诗.绝句,著有<郑安诗词选>集. 薄暮澹云平,苍峰数雁声. 群山 ...

  • 金侬书杜牧传世古诗六首

    <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寄扬州韩绰判官 ...

  • 【吟风诵月】李文举:古诗六首 咏梅

    请点击上面蓝字桃花源文轩关注 作者:李文举   主播:浣溪沙 主编:若欣 (一) 七绝 梅花情(新韵) 一抹红泥缀雪梅,暗香缥缈叩心扉; 踏着妩媚寻君去,粗鲁羞她满脸绯. 注解: 远处,有朵红梅独自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