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篆刻学》:如何选择性地临摹古印

接着读邓散木先生的《篆刻学》,读章法部分的“临古”部分,这是邓散木先生所谓的第一种章法分类。
(临古章节)
学篆刻必须临印,尤其以临摹古印最为重要。但邓先生的话也有道理:
古印不可尽学,要当择善而从。其平正者、质朴者、有巧思者可学。板滞者、乖缪者,过纤巧者不可学。
古印需要临,但邓先生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古印都是好的样本。可临者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平正一路
(平正一路印例)
这三方基本上是西汉白文官印,均依照均分印面,任疏任密的章法原则,字法也是典型的缪篆,横平竖直,端端正正。
第二类:质朴一路
(质朴一路印例)
这三方,前两方白文是东汉官印,后一方是朱文汉私印。说它们质朴,是因为这三方印极少作字法、篆法方面的调整,简简单单,保持原貌。
第三类:有巧思者
(有巧思者印例)
这三方印,第一方是汉印,后面两方是战国古玺,第一方印里的“州”取巧,斜笔均是“取巧写过”;第二方印里的“郢”(“程”的异体字)字的“阝”部,也是取巧;第三方印里的“臤(读qiān,坚固)”字,有斜笔,同样取巧处理。
第四类:板滞一类
(板滞一类印例)
这三方印,第一、三方肯定是汉印,第二方不确定,但邓先生的审美之下,他认为这三方都属于板滞而缺少变化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同类型的线条,作者都做了同样的处理,完全没有变化,对于初学者,临习这样的印,也不是坏事,但要注意它们的审美特征。
第五类:乖缪一类
(乖缪一类印例)
这三方印的乖缪主要指的是章法方面的乖缪,因为没有秩序,凌乱,歪斜(审美方面的乖缪)。
第六类:过巧一类
(过巧一类印例)
这三方印,第一方费县令印的“令”字改变了字法,第二威烈将军印“威烈”二字都改变了字法,第三方印的“兹”字也有过巧的改变篆法,实际上就是所谓的设计过了头,由此影响了字法,甚至让这些字都变成了错字。
接下来,邓先生讲他临印的经验:
临古要不为古人所囿,临其神不临其貌,取其长不取其短,有似而不似处,有不似而似处,斯为得髓。若一味摹拟,求其貌似,则近世铸板之术大行,摄影铸板百无一失,何贵乎再借刀锲哉?
(邓散木先生临古印例)
先生的看法很简单:临古印,临神而不临形,因为在先生看来,临古印临到一横一样,还不如拍照制板来得快。这个经验对于初学者并不完全正确,因为最初的临印,只有在临到与原印一模一样(即我们前面强调过的“毕肖”之后),才会体会到其神髓所在。
(邓散木像)
邓先生一派印风出自赵古泥印风,所以,他又强调了关于封泥的临摹:
封泥多板拙,以印于泥,凹者凸而凸者凹故也。故临封泥,必须从死中求活,于板拙中寓巧思方可,然巧不能过,过即恠(怪)诞。
(邓散木先生临封泥)
右临本与原拓之不同处,在“司”及“宫”之右直画,“丞”下之“山”,所谓死中求活,此其一斑。
注意观察临本与原拓的差别,体会这些差别,司字的右竖,宫字的右竖,丞字下部的一横,邓先生都加入了自己的理解。
对于临古,我们有这样的建议,即以较大的临摹量,接触足够多的审美样式,在脑海里形成审美记忆,在手上形成肌肉记忆。为此我们准备了500方临摹量的作业,其中,汉印220方,秦印50方,战国古玺50方,明清名家印180方。这些作业是经过我们细心挑选,依照学习进度安排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