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课丨从江歌案、保姆纵火案中读懂舆论的“补偿”规律
社会的共识性判断一旦与现实存在差距,就会通过舆论的方式进行针对性反馈,这就是舆论的“补偿”。今天这堂舆情课,我们用案例来详细讲讲舆论的这一规律。
前段时间,江歌案连续引发全网争论,舆情震荡近数月,至今仍屡有波及。观察网上舆论反馈不难发现,公众对这起事件中最该被谴责的杀人凶手陈世峰的声讨,无论是参与人数,还是激烈程度,都远远低于另一名“主角”刘鑫。我认为,这就是较为典型的舆论“补偿”,即当法律、规则、秩序等制约手段无法满足事件形成的社会判断后,就会通过舆论的方式进行“补偿性”反馈,杀人凶手陈世峰虽然最后没被判死刑,让许多人“愤愤不平”,但还是被判了20年的有期徒刑;而对于刘鑫,即便大多数人都认为其被“千刀万剐”也不为过,但从法律角度上讲并不会受到太大的惩罚,这种巨大的情感落差就会在舆论中形成强大的“补偿”和“反馈”动力,随着话题不断触发讨论,而集中表现为对刘鑫的“不可原谅”和“口诛笔伐”,甚至人肉。
再如,近期再掀舆情波澜的蓝色钱江保姆纵火案。跟踪网上变化也同样可以发现,该案自引发全网讨论以来,舆论视线就一直被一些大V裹挟和诱导,从最应该被聚焦关注的“纵火保姆的犯罪行径”一步步以“动机论”“比较级”等诱导性手段逐步带入“消防是否得当”“政府隐瞒真相”“消防体制问题”等负面议题讨论,进而将该案的悲剧全盘归结于体制问题,却有意淡化了该案“保姆故意纵火杀人”才是主因这个讨论前提。我认为,这同样是借机利用了舆论的“补偿”规律,因为保姆纵火杀人是不争的事实,法律有其完备的惩罚手段,舆论的补偿反弹较为有限,而对于后续救援等话题点,一旦公众被诱导形成“消防救援才是造成事件悲剧的主要原因”这类误判,就会地通过舆论方式表现出巨大的“补偿性”反馈动力,不自觉地将矛头指向消防救援。
此外,舆论的这种“补偿”规律不仅仅表现在对事件本身,还会表现于社会二次评论。比如,此前对涉“过不过”圣诞节的话题讨论,当一些评论以“过圣诞节就是汉奸”“是中国人就不过圣诞节”这类极重语态发表带有强迫性偏激观点时,网上也会针对性出现“怒怼”这些评论的反制性意见,有趣地是,这些文章的言辞烈度也往往呈现“伴随相关”的规律态势。
需要注意的是,舆论的这种“补偿”规律存在许多不稳定性,一旦被人裹挟利用,再加以一些暗示和诱导,就会令整个舆情事件的争论性态势不断加剧,形成“争论向争吵转变”“对峙向对立演化”的负面局面,舆论出现反复震荡,话题发生连续偏离。
以前几日“合肥女教师拦阻高铁造成延误”舆情为例,因该视频最初传至网络后,已令许多网民产生了“为何不采取措施”这类情感联想,触发了舆论对该教师藐视规则的针对性“补偿”,形成了后几天的连续热点。这时候,往往就会有人趁机进行关联性“碰瓷”,1月11日前后,一段声称“女教师的老公是庐阳区刑警大队大队长,他没有买票。直接电话给高铁乘警对讲机电话上车,结果给较真的检票员拦下,才导致后面的五分钟,现在男方已被公安部直接通知免职接受审查,高铁所有乘警接受调查。女方行为导致三百趟火车时间重新调整”的谣言消息随即不胫而走,借助舆论“补偿”的传播动力不断在微信群、朋友圈引爆,诱导许多网民产生了“警权力”滥用等不良印象,由此造成舆情偏离。
对此,我们需要引起警惕。一是要全面了解舆论这种规律产生的原因、方式,究竟哪些舆情会触发后续“补偿”,又会引发哪些“补偿”,需要我们结合具体的舆情事件提前进行分析和评估;二是如果舆情已经触发了“补偿”,营销群体、极端势力、灰黑账号等对手又会从哪几个点切入带动社会负面节奏,需要反复舆研;三是像保姆纵火案、江歌案这种已有人渗入其中搅局带节奏,引导时该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将这些人从普通吃瓜群众中剥离出来,避免社会舆论被其裹挟带偏。
这些都需要除了我们要充分了解线下信息、及时发布权威消息等常规动作外,还要具备极强的舆情感知力,需要平时不断累积,因为这是一种在实战中培养出的能力。
一杯咖啡,一堂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