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秦韵12:瓮城再奏古埙乐书院门里书传奇
国风秦韵12:瓮城再奏古埙乐书院门里书传奇
今天,外国政要访问中国,能够来西安近距离拜谒秦始皇陵兵马俑,就是感受两千多年前大秦雄风的特殊礼遇。再能够到西安南门享受“仿唐迎宾入城式”,则更是体验着一千多年前盛唐气象的无上荣光。
一两个千年时空穿越,就仿佛弹指一挥间。历史并没有远去,未来依旧在追逐历史的脚步。历经兴衰沉浮起起落落,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埙,又忽然在西安南门瓮城传递出了“上五千年”的旷古遗音。
2017年6月19日晚,2017碑林美食购物节闭幕式——《丝路畅想·魅力碑林》大型民族交响音乐会在南门瓮城精彩上演。在这场文化盛宴上,“陕西群众埙文化领军人物”黄建军组建的“三学净土百人埙乐团”,身穿汉服在现场用陶埙演绎了乐曲《我和你》、《歌唱祖国》,由此创造了埙乐演奏的人数规模之最。
至于黄建军的“三学净土百人埙乐团”表演,能否进入西安南门“仿唐迎宾入城式”节目单,这当然只是一句题外话。重要的是,20世纪八十年代,最早形成于石器时代的陶埙,终于在距今七千年前的西安半坡村遗址重见天日了。人们这才猛然发现,自唐代以后,埙乐文化传承已经中断了一千多年了。由此,便引发了一场埙乐文化复兴热潮。“南门瓮城奏响古埙乐”,这就自然成了陕西群众埙乐文化传承与复兴的历史性标志。
众所周知,最近一千多年来,梦回盛唐就一直是海内外中国人念兹在兹的灵魂吟唱。然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万邦来朝荣景,终究只是“祖先曾经阔过”的遥远记忆。那么,再过一千年,后世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难道还只能是梦回盛唐吗?
虽然说,自欧洲“文艺复兴”和哥伦布船队殖民征服“新大陆”的奴隶买卖“世界自由贸易”狂飙突进以来,“西风压倒东风”也只有五百年。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直到美国的“世界霸主”更新换代,也只是以百年计时的“修昔底德陷阱”天下兴亡周期律。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则往往是以千年来度量。从“张骞通西域”,再到大唐盛世“丝绸之路”世界贸易大繁荣,直到今天中国人继续“追梦汉唐”,转眼间就是两个千年的历史轮回。更不用说,中国还有“上五千年”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的古老文明。因此,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时空坐标系,西方人恐怕永远读不懂。
不过,即便是中国人“追梦汉唐”到了“八水长安”,也不见得就能够找到“关中自古帝王州”的来龙去脉。且不说,今天的西安,毕竟已不是当年的“汉唐长安”。物换星移往事如烟,又是几度兴衰几度沉浮。追根溯源返朴归真,只有在这里,我们才能触摸到中国地理时空坐标系的原点。这时,我们就不由得躬身自问,我们追求民族复兴,究竟是复兴隋唐还是复兴秦汉?抑或是复兴周朝的“礼乐文明”?甚或是复兴“上五千年”的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文明?
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就必然会有文明复兴的“名可名非常名”。在西安访古寻幽,本身就是一场文化寻根的精神之旅。否则,即便是背着唐诗“一日看遍长安花”,也只能是“走马观花”的“雾里看花”。
在古都西安进行文化寻根,就不能不说埙乐文化。地球人都知道,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早在“上五千年”的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就已经产生了。因此,学习民族乐器和中国音乐史,如果不知道埙乐文化就等于忘了自己的根。从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埙乐文化到了唐朝以后就传承中断了,这当然是无法弥补的历史遗憾。
以中国式“道术用”与“时势位”天人合一有无相生阴阳易变系统运动思维来看,道为术之本,术为道之用,法术万变而道不变。文以载道,艺也载道术亦载道,这都只是“术为道之用”的工具和方法手段。物质文化有形之器,原本就是非物质文化的载体。非物质文化无形之气,才是物质文化的灵魂所系。无论身外世界有多大,人们总是要寻找气守丹田的灵魂居所。在“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先民们就已经创造出了“乐吾乐以及人之乐”的埙乐,这本身就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浑然天成。后来,在物质文化有形之器的科技创新过程中,人们却逐渐迷失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道为术之本”。于是,就酿成了私欲泛滥的千年道德滑坡文化灾难。
今天,黄建军的“三学净土百人埙乐团”表演,就体现了陕西百姓大众传承埙乐文化的文化自觉。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上古遗音,就承载着先民们道法自然法则“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之道”。我们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难道不就是这“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非物质文化“天籁之音”吗?
人们大概都能注意到,在西安市大南门内书院门街口北侧,有一座五色砖砌筑的六角七层古塔。这座始建于隋朝隋文帝时期的宝庆寺塔,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条书院门街,因有明清时期的“关中书院”而得名。书院门街东端的三学街文昌门口,就是始建于宋哲宗元祐二年的西安碑林博物馆。这条书院门古文化街,便见证着自隋唐以来的一千多年历史沧桑。
在这座“宝庆塔”后面的书院门街巷里,有一个小名称为“宝庆”的小人物。他大名唤作冯柄中,原名冯斌飞,是来自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的“西漂族”。2001年,他就来到书院门摆地摊。自2003年开始,他结识了刚刚来此摆地摊的国企下岗职工黄建军。这两个小摊贩因埙乐的共同爱好而结缘,并与民间埙乐老艺人王胜祥携手演绎出了一场民间自发的埙乐文化传承连续剧。
今天的冯柄中,已经创建了制作乐器埙的“冯氏陶埙”专业品牌。当年的两个小摊贩,共同创造出了一个推动埙乐文化复兴的时代传奇,这便是陕西群众性埙乐文化传承的缩影。
冯柄中说,我不知道什么是文化。我只是知道,文化必须为群众服务,文化传承和发展必须接地气。咱们草根百姓,也没有能力管天下大事。不过,我自己常常在思考,自从陶埙产生以来,如果草根百姓都一直能够自觉传习埙乐文化,这埙乐文化传承到唐代又怎么会中断呢?
千年“宝庆塔”佐证,这位草根百姓小人物的仰天叩问,究竟该由谁来回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