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秦韵74:追梦汉唐忆长安古调独弹感苍天
国风秦韵74:追梦汉唐忆长安古调独弹感苍天
距今两千多年前,汉高祖刘邦既定的“汉匈和亲”关系破裂,汉武帝刘彻出动大军北伐匈奴。张骞从长安出使西域“合纵连横”,建立“抗匈”国际统一战线。由此,便打开了“丝绸之路”世界贸易通道。距今一千多年前,唐太宗李世民出动大军西征突厥,又开创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新纪元,更使大唐长安成为名震天下的“世界之都”。自盛唐衰落以后,中国人的历史自豪和文化自信,就总是激荡着“梦回汉唐”的千年长歌。
“丝绸之路”兴衰,闪耀着“汉唐盛世”的历史辉煌,也记录着“五胡乱华”的历史教训。守望长安的中国人,也是在为全人类守护着这份“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其中的唐寺唐塔唐传长安古乐“三唐文化”,就聚合在西安博物院。这个唐寺,就是唐朝皇家寺院荐福寺。这个唐塔,就是荐福寺塔,俗称小雁塔。这里的唐传长安古乐,则是唯一被组合列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让历史告诉未来,“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西安博物院常态化举办的“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便是活态化传承“汉唐遗音”的大课堂,也是面向世界传播“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大讲堂。在荐福寺方丈殿遗址的“乐寿堂”,人们既能观赏到长安古乐代表性传承人李铠博士亲自司鼓领奏,又能听他讲述中国历史文化和“丝绸之路”老故事。
小剧场,大舞台。自从2019年7月31日开始,这场永不落幕的“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就开启了文化旅游小剧场演出的“长安范式”,也体现了陕西人自觉守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时代创新。
时空穿越,千年风云弹指一挥间。“梦回汉唐”,历史与现实又在这里交互激荡。
网闻博报注意到,陕西省有6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措施存不足。据《西安晚报》2019年10月23日报道,近日,陕西省住建厅通报了关于2019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调研评估有关情况,要求各地尽快完成规划期至2035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专项规划编制。
报道称,目前,陕西省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7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3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1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3座,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1座,省级历史文化街区3条,还有6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10余条历史文化街区正在申报命名。
通报显示,各地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相对滞后。按照中省相关要求,各地要在今年上半年完成规划期限至2035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只有个别城市基本完成了编制工作,大部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未完成保护规划编制及报审工作。保护措施仍然存在不足,诸如大拆大建造成建设性破坏,历史欠账多、长期投入不足,造假古董破坏真实历史信息,缺乏整体保护意识和手段等。保护利用展示存在一些误区,有重物质轻人文倾向,利用不足与过度利用并存,缺乏展示历史文化信息的有效手段。
网闻博报同时注意到,10月22日至26日,第26届农高会在杨凌举行。活动期间,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将举办第12届陕西乡村旅游展和乡村旅游论坛,主题为“文化和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据华商网2019年10月23日报道,“十三五”以来,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重要抓手,打造了33个省级旅游示范县,130个旅游特色名镇,231个乡村旅游示范村,两万余家农家乐,1000余家特色民宿,12家4A级乡村民俗类景区。2019年前三季度,全省乡村旅游接待人数2.5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0.1%,旅游收入39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1%。
报道称,乡村旅游展分为静态展示区和动态展示区,其中静态展示区主要通过灯箱画面、文字描述等展示全省乡村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旅游+非遗”、乡村旅游文创商品、乡村旅游扶贫成果等内容,集中展现全省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新成果,促进农业和旅游融合发展。通过举办这场活动,集中展示全省乡村旅游及旅游扶贫新成果,提升陕西乡村旅游品牌影响力。
网闻博报还注意到,2019世界文化旅游大会“西安之夜”推介会于10月22日举行。西安市和浐灞生态区做了文化旅游推介,关中平原城市群文旅部门联合发布了《西安宣言》。本次大会以“文旅融合智能驱动”为主题,来自26个国家的嘉宾代表、学者专家和众多业界精英将围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国际化和智慧旅游、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进行探讨交流。
据《西安日报》2019年10月23日报道,西安市市长李明远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朋友表示欢迎。他说,西安作为世界文化旅游大会永久会址,近年来城市形象和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西安坚持以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城市为抓手,大力实施“文化+”“旅游+”战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此次大会的举行,必将进一步汇聚全球视野、碰撞行业智慧,为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探索新的途径、注入新的活力。
在网闻博报看来,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今日西安就是昨日长安的文化传承和历史延续。汉都长安和秦都咸阳,同样是周朝丰都镐京的历史延续。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就必然蕴藏和传承着中国化的经济发展之道。西方现代经济学的“普世价值观”认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资金、技术和人才则是“经济资源三要素”。因此,就有了“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及“劳动力密集型”等发展模式。
然而,这种“西学东渐”的“洋教条”,却永远解释不通“关中自古帝王州”的历史兴衰。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当年秦人的“大国崛起”,究竟是因为具有“技术密集型”绝对优势?还是因为凭借着“克己复礼”的“尚方宝剑”?如果说,只有先富起来,才会有“资金密集型”绝对优势。那么,“富甲天下”的“汉唐长安”,又为何会丢掉“世界之都”的桂冠呢?如果说,“文化软实力”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那么,“礼乐文明”鼎盛辉煌的丰都镐京,又为何会招来“礼崩乐坏”列国争霸的五百年战乱呢?
回头再来看,面对“世界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国际和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竞争中,今天的秦人还是没有“技术密集型”的绝对优势,也没有“资金密集型”绝对优势。只是在“文化软实力”方面,才占有“历史文化密集型”的绝对优势。因此,只有以文化旅游业为引擎,才是陕西实现“追赶超越”的必由之路。
不过,问题依然在于,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所谓“文化软实力”,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当年孔子“周游列国”,并没有让山东六国实现“克己复礼”的“合作共赢”。那么,从周朝的“礼乐文明”,直到唐传长安古乐,这里面又承载着哪些天下兴亡的历史信息?
这个历史谜题答案,或许就在“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的大课堂上。聆听长安古乐代表性传承人李铠博士讲中国音乐文化老故事,每个人都会得到新的启示和感悟。
有道是,张骞持杖出长安,远渉千水万重山。合纵连横平天下,不破匈奴誓不还。但见雄师开丝路,却问谁敢犯强汉?罢黜百家尊儒术,“五胡乱华”不堪言。西方世界出圣佛,迦毗罗国难保全。玄奘西行取真经,徒唤奈何安史乱?马可波罗“东游记”,引来鸦片贸易战。“一带一路”重开启,“击鼓宣乐”话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