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房沟的记忆(五)

瓦沟房的记忆(五)

1974年11月23日寅时女儿出生。

提起女儿出生,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埋在心中。当天午夜,刚到预产期的妻子突觉下腹疼痛,我意识到即将临盆,赶快起床穿衣,将早准备好的婴儿衣服从箱子里拿出放在床上,没等我收拾好,她已大汗淋漓,疼痛难忍。我急忙把她扶下床,一只手扶着她,一只手提着婴儿衣服,慌慌忙忙地往医院赶,我们家住在北沟半山腰的八栋楼上,距厂医院200多米。

路非正规路,是职工上下班自己踩出的一条羊肠近道。高高低低,弯弯曲曲。年轻人都感到难走,何况快要分娩的孕妇。她强忍疼痛,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不到200米的路程,走了足足20多分钟。好不容易走到医院,医院的两扇大门敞开着,大厅里只有一盏60瓦的白织灯炮闪着微弱的亮光,楼道一片漆黑,万籁寂静。我让妻子坐在医院大厅的长条凳上,把包放在她身旁,用自带的手电筒照亮,找到了妇产科。然而,妇产科房门紧锁,敲门无人应答。无奈我又返回大厅,轻敲值班室的窗户。

敲了半天,值班室的门终于开了,出来一位不知哪个科室的值班女医生,不经意的问;“咋的啦?”我急忙说明情况,她说了一句;“去找赵大夫吧。”我调入508厂时间不长,虽然每天下班从医院门口经过,但从未进去过,医院的医护人员一个都不认识。赵大夫哪个科?住在什么地方?那栋楼,哪个门号?我是两眼一抹黑,一概不知。

妻子显然听清了值班医生的回答,也知道赵医生的详细情况。11月下旬,瓦房沟已是初冬,寒风凛凛,冷气袭人。我拿了件外套披在妻子身上,带着手电筒,按照她提供的详细地址,转身直奔赵大夫家。赵大夫家离我们家不远,我们在坡上,他们在坡下,共同使用一个厕所,应该见过面。有手电筒照明引路,很快找到了他家,急速地敲了几下门。听到敲门声,赵大夫隔着门问;“谁啊,啥事?”我报了妻子的名,并告诉他具体情况。

门开了,从里边走出一位与我个头差不多,年令在35岁左右、操着河南口音的男士。我迷惑的自问,妇科怎么还有男大夫啊!赵大夫见我愣神,好象明白了我的心思,和蔼可亲地拉着我的手说;“快走!”到了医院,他从值班室取出妇科房门的钥匙,对我说;“快去扶你爱人进来”。当我把妻子扶进妇产科,赵大夫已经换上白大褂,戴上口罩、手套,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到位,便与我一起把我妻子抬上产床,摸了摸妻子的肚子,笑着对我说;“老麻,今天没有护士,你就当我的助手吧!”我不知说什么好。心想,我一窍不通,咋能当助手?!但又不能回绝。他看我有些为难,打趣地说;“不要怕,我教你咋做你咋做就行啦。”我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一个不懂医的门外汉,竟然当起了妇产科医生的助手,恐怕只有在山沟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发生。

我穿上白大褂,戴上白手套站在产床妻子头部的一边,赵大夫站在另一边。我的任务很简单,擦去妻子头上的汗水,扶住头不停地喊话安慰。当我听到婴儿的第一声哭声,当赵大夫双手捧着一个刚出生的小生命出现在我眼前时,泪水漠糊了我的双眼,我什么也没有看清,只觉得满身都是汗水,湿漉漉、凉冰冰的。再低头看看妻子,她已筋疲力尽,闭上眼睛安然地睡着了。赵大夫做完后绪工作后,他把孩子送到我的手上,笑咪咪地说;“恭喜你添了个千金。”这时赵大夫的额头还挂着颗颗汗珠。

走出妇产科,我站在医院楼前的广场上,一颗紧张的心平静了下来。仰望天空,满天的星星消失了,东边的山顶泛起了白光。天明了,时间定格在1974年11月23日寅时。它就是女儿的生日。

宝宝的出生,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轨迹。之前,我是一位潇洒的单身汉,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一人吃饱全家饱,一人穿暖全家暖”,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男子汉气派十足。不会洗衣,不会做饭,不会抱孩子……,可以说家务事一样不会,一样不做。妻子比我强,普通的饭菜能应对,家务活样样拿得起。双职工的上班族,家务靠一人做咋行?!我需要和妻子一起耕耘这一亩三分地,共同建造小家庭。“笨鸟先飞”。我一改早晨睡懒觉的习惯,每天5点多起床,先捅开蜂窝煤炉子烧水做饭、烘烤尿布。

早饭很简单,一人一碗面疙瘩,一个馒头夹咸菜,没有咸菜时夹点油泼辣子。早饭从不坐在饭桌上吃,而是边走边吃,狼吞虎咽。中午时间短,我们就按陕西人的习惯下一碗捞面条,拌一把青菜,用酱油、醋、油泼辣子一调,囫囵地吃一碗,既可口又简单,尽量多挤出几分钟睡个午觉。这是一天之中唯一属于自己的时间段。晚饭后是一天中最忙碌的,洗衣服、洗尿布、打扫卫生、准备第二天吃的用的。

等忙完了,闹钟的指针已指向11点。腰酸腿疼,疲惫不堪,坐在凳子上话都不想说。星期日不是供职工休息的,而是补作家务的。一大盆脏衣服,一大堆家务事,买米买面,抱孩子做饭,马不停蹄地从早忙到晚,比上班还要累。有一次星期日在后山肉店排队用一家人个月的肉票买了二斤猪肉,下午花一个小时切成肉丁。晚上妻子上夜班,等孩子睡着已九点左右 。我打开炉子换了块新煤,等火烧旺后将肉炖在铁锅里。肉在锅里“咕咚、咕咚”的慢慢地炖着,大约需要50分钟才能成熟。

时间还早,我便回到房间里,随意从柜子上拿本书坐在从重庆带来的藤条沙发上边看书边休息。由于太累,书没有翻几页竞然睡着了。

睡梦中忽然听见邻居老马朝我的房子喊;“麻师傅,肉糊了”。喊声一下子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我跑进厨房一看,傻了!厨房里浓烟弥漫,糊味刺鼻,铁锅里黑糊糊的,一锅原本香喷喷的臊子肉一下子变成了一锅焦炭。我好心痛啊!  看来这个月我们一家人都得当和尚、尼姑吃素食了。多亏是蜂窝煤炉子火力小,若是现在的天燃气炉子,那我们家可就摊上大事了,多危险啊。

孩子出生刚满40天,专程前来伺侯女儿坐月子的岳母因家中老人、小弟需要照顾已经返回老家了,答应帮带女儿的家乡侄女还没来,56天产假假期将满,妻子上班后孩子怎样带就成了难题,无奈我们只能狠狠心把女儿锁在家中。上班那天妻子喂完奶等待孩子睡着后,小心翼翼地把孩子放到床中间的小棉垫上,把头放在小枕头上,胳膊、腿放平,屁股夹上尿布,盖上小被子,小被子周围再压上几个枕头,确定孩子确已睡熟后才跚跚地离开。听到“哐”的关门声,我清楚地瞅见妻子的眼泪不由自主地夺眶而出。把不到两个月的婴儿独自锁在家中,我们的心里就像刀扎一般痛苦。

路上,我看见她一边走一边擦眼泪,她的心里一定非常难受。厂里规定哺乳期的妇女每天有两次喂奶时间,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每次一个小时。到了喂奶时间,她急急忙忙、慌慌张张,一路小跑往家赶,没到家门口就听见孩子的哭叫声,声音沙哑,断断续续。看来孩子已经哭了好长时间了。她急忙走到房门前掏钥匙开门,可手往口袋一摸就发现家门的钥匙忘在车间的工具柜上。她又急又恨,不觉失声痛哭。她强忍着撕心裂肺的痛又跑回车间。我家离车间较远,足有三里之地,一个来回就是六七里路程。

等她再回到家看到孩子时,孩子已经睡着了。她揭开孩子盖的小被子,孩子红润的小脸蛋上挂满了一道道泪痕,挨耳边的小枕头被泪水打湿了,尿布、裤子被尿浸透了,就连下面铺的小褥子也潮乎乎的。她无心顾及这些,赶紧抱起孩子把胀满的乳头放到孩子小小的嘴巴里。这时孩子已经醒了,眼睛睁开了,她一边吃奶、一边用两只饱含灵气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妈妈,好像对妈妈说,妈妈你再也不要把我一个人放在家里了,我好饿啊。

中午下班一进家门,我就瞧见妻子的脸上挂着泪花,我半开玩笑地问:“唉,老婆子,谁惹你生气了? 说说,我找他算账去。” 不问不打紧,这一问她倒哭的更厉害了,看来她是受了委屈。原来早晨我们把孩子锁在家里,妻子的心里一直放心不下,上班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哭,脑子里全是孩子的影子。

到了车间恍恍惚惚,心神不宁,耳朵里始终萦绕着孩子一声接一声的哭叫声。喂奶时间一到她就心急火燎地往家跑,恨不能一步到家,情急之中竞忘了带家里的钥匙。人们常说,孩子是妈妈肚子里掉下来的一块肉,心连着心啊!把孩子锁在家里无人照管,她能不着急难过吗?!两天后侄女到家,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末近30年的漫长岁月里,现在50岁以上的人都会清晰的记得,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了钞票之外还缺少不了一样东西——票证,它的作用比钞票更大,更重要。穿衣要布票,买粮要粮票,买饭要饭票,买肉要肉票,买油要油票,买糖要糖票,卖煤要煤票……。

那是一个票证的时代,所有的中国人一旦离开票证则寸步难行。从农村来一个人,没有户口,没有粮票,形成了三人定量四人吃的尴尬局面,几个月过去以后,原来节余的粮食已补贴告罄,粮食开始紧张了。南阳地区细粮、粗粮的搭配比例为7比3,有时8比2,细粮供应面粉和大米,粗粮供应红薯面、玉米面和一些豆类。

我们都是从困难时期过来的人,对吃粗粮既习惯又害怕,习惯是因为困难时期经常吃肠胃能接受,害怕是因为困难时期吃的太多造成肠胃反酸而引起身体不适。陕西关中地区人不吃红薯面,我们买回红薯面也不知道怎么做。请教左邻右舍,特别是河南当地人的做法,他们有蒸窝窝头的,有打成面糊的,有压成饸饹的,有烙成饼的……,五花八门,各不相同。

开始我们用红薯面蒸成窝窝头,甜丝丝的趁热吃还可以,可放凉了硬邦邦的,拿在手上像个比赛的铅球,咬也咬不动。后来我们看邻居家用红薯面压的饸饹挺好,就借来别人家压饸烙的整套工具自己压。饸饹压成后,可以凉吃也可以热吃。热吃有两种吃法,一种臊子饸饹,一种酸汤饸饹。凉的就是凉拌饸饹。凉拌饸饹也有两种,一种蒜泥凉拌饸饹,一种芥末凉拌饸饹。我们一家人都觉得不论哪一种吃法都好吃,特别是我那位从农村来的侄女更为喜欢。粗粮就是粗粮,代替不了细粮。

一两个月后,我的味觉系统,消化系统提出了严重抗议,肠胃反酸,大便干燥,看见就作呕。邻居老马师傅在我们面前打趣地说;“大学生天天吃红薯饸饹,只有中国有。” 记得58年吃大食堂时,黄豆面糊糊,黄豆面烙饼天天吃,顿顿喝,落下至今不吃黄豆食品的毛病。60年因吃玉米面烙饼太多,落下至今不吃玉米烙饼,玉米发糕的陋习。现在又落下看见红薯面食品就发呕的坏毛病。

在我家粮食最紧张的时候,我得到了一次去西安出差的机会。我知道丈人家所在地泾阳县依靠泾惠渠灌溉,旱涝保收,是关中道盛产小麦的产地之一,粮食供给比较富足。

回厂时,我什么东西也没有带,拐弯坐火车到丈人家贪婪的、毫不客气的装了一大袋足有七八十斤重的白面,放在从重庆带回来的竹背篓里,背在脊背上,买票,排队,爬火车,挤汽车,转战泾河、西安、洛阳、南阳四地,历尽千辛万苦带回家中,可谓“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可嘉也。回到家中,家人看到我两肩瘀血,腿脚肿胀,灰头灰脸,狼狈不堪的样子,暗暗地流下了心酸的眼泪。虽然经历了近千公里路程的磨难,但心里高兴,我们再也不会为粮食而发愁,吃红薯面饸饹的困境结束了。

孩子上幼儿园一家人非常高兴,然而孩子去幼儿园背的小书包里带点什么却让我们犯了愁。按厂里当时的习俗应该带点水果糖、饼干、糕点、水果之类的。星期日早饭后,我们带着孩子高高兴兴的去了后山副食品门市部,想选几样孩子带的小食品。副食品门市部是镇平县副食品公司为508厂专门设立的副食供应点,平时我很少光顾,走到柜台跟前才发现,若大的几排架子上空空如也,只有镇平县生产的一种水果糖和一种饼干摆在柜台上的木盒里。

没有吃过不知好坏,没有对比只能选它。我不敢多买,每样只买了半斤。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先尝后买是行不通的。回到家里打开纸包,顺手拿了两块饼干递给孩子。过了一会,我回头一看,饼干还在孩子的嘴里啃着,口水横流,饼干完好无损。我不知何因,又从纸包里拿出一块放进自己嘴里尝尝,只有咸味没有甜味,轻轻一咬,饼干纹丝未动,再使劲一咬,一块变成几小块,不成粉末无法下咽,只好把它吐在垃圾堆里。我尝了一块水果糖,质量和饼干一样。这哪里是水果糖、饼干?地地道道的红薯干,甚至还不如红薯干好吃。无奈我只能在家自己做些小点心,偶尔也托同事从上海、北京、西安等大城市带几样食品回来。

出差带东西是相互的,也是山沟生活的一种文明。我每次出差都给别人带东西,没有一次幸免。我出差只办两件事,第一件公事,第二件买东西。白天办事晚上采购,很少游览名胜古迹,山川河海。有一次我去北京出差,所带东西的明细登记了满满一张16K稿纸。有服装、鞋帽、糖果、奶粉、糕点、肉食等,全是山沟里缺乏的。

到北京后,我住在珠市口218厂招待所,那里是北京市商业网点非常密集的地方,商场遍布,品种齐全。出差半个月,每天晚上我都游荡在西单商场,东风市场,王府井百货大楼,前门副食品商店等大型商场,仔细观察,反复对比,认真挑选,按单采购,生怕别人不满意,生怕遗忘一件。招待所的柜子里,抽屉里放满我采购的物品。去时我带了四个大提包,在北京又买了两个,共六个大提包才勉强把所有的东西装下。

看着房间里满地的提包,我发愁了,用什么方法,才能把六个大提包轻松带走?我左思右想,想了好一阵子,最后还是用绳子把四个包分为两组,两两连在一起,这样六件就变成了四件。无法挤公交,就花两块钱叫来一辆三轮板车。板车师傅抄近路把我送到北京火车站的候车室。车费自然是可以报销的。开始检票了,我先把一个小挎包斜挎在肩上,左肩前后各一个包,右肩前后各一个包,左手提一个包,右手提一个包,身上全是包,我的这身打扮吸引了不少旅客的眼球。我感觉自己好像变成了一只被人们围观的“南阳猴”。

带着一百多斤重的负荷,踉踉跄跄地走到车厢前时已经两腿发软,寸步难移。列车员看我的艰难,帮我把行李送到车厢并放到行李架上。多亏公差允许坐卧铺,否则就惨了。南阳火车站距长途汽车比较远,想什么办法都无法一次将六个包背过去,所以我先将三个包存在火车站行李存放处,背三个包到长途汽车站存入长途汽车站行李存放处,如此往返两次。

上车时由于太过劳累,腿脚不听大脑指挥,竞让车把裤子撕裂了一条口子。真丧气!这条裤子是我咬牙花16块钱在上海买的最流行、最时髦的一款新式裤,心爱有加。南阳没有地方补修,后来还是在上海找地方补好。上海的科技就是发达,那儿的人确实聪明,补的裤子看不出一丁点补的痕迹。那时,山沟里流传几句打油诗;“出差象头牛,拼命去采购,不收一分钱,傻傻买辛苦”。事实的确如此。

进入冬季,山沟里的职工格外栖惶。室外山舞银蛇,室内四壁冰凉。大人们十指难伸,孩子们小手红肿。山沟里的山、水、人、物都沉浸在冰天雪地中。除了正常工作之外,大人小孩都倦缩在屋里,围在小小的蜂窝煤炉旁,享受煤炉散发的微弱的温暖。这时,山沟就象一座大囚狱,我们每天重复着“上班三顿饭,睡觉做好梦”的单调生活。餐桌上,没有新鲜蔬菜,只有过冬的可怜的几样冬储菜。职工戏说;“红白萝卜大白菜,外加粉条葱姜蒜”。

为了调节口味,吸引眼球,增加食欲,我们绞尽脑汁变换花样,有时做成醋溜白菜、酸辣白菜,有时做成凉拌白菜,有时做成粉条肉片烧白菜……。不管花样怎么变化,然而万变不离其宗,萝卜还是萝卜,白菜还是白菜,人们所摄取的营养成分永远不会变。平淡、单调是山沟生活的主调

那年月不知什么原因厂里总是停电,有时上午停,有时下午停,有时白天停,有时晚上停,没有规律,只有供电局的霸道和任性,弄的家家户户备用蜡烛、煤油灯照明。有一天早晨我站在我家鸡圈旁看鸡刨食,听见隔壁李贵乾家婆孙三人的对话挺有意思。“乾,你看咱家闺女长胡子哪。”这是妈妈对儿子说。儿子看了看妈妈说;“妈,你看你也长了。”妈妈回头再看看儿子:“你的胡子更长了”,我转过身对他们说;“大家都长胡子了”。我们三人都笑了。

我在重庆398厂时,单身楼下的马路两边开设了四个国营餐馆,距厂不远的梭罗镇,代市镇的餐馆更多,职工待客,用餐非常方便。不知为什么508厂的福利区不设置营业饭馆,就连卖一碗烩面、一碗糊辣汤、一根油条、一个馒头的路边小吃也没有。一个居住着几千人的生活圈,如此缺失生活常识的建设理念是职工无法理解的。于是我们下决心学习厨艺。笨人笨办法,途径三条;看书、请教、实践。我买了好几本菜谱,有川菜,扬州菜,上海菜,陕西菜的菜谱。有段时间,我就象着了魔似的手不离菜谱,一心一意看、记、背,把几种常用菜的烹调方法、顺序、调料、用量牢记于心。

有一次到上海淮海路一条里弄餐馆里吃了一盘爆炒猪肝,觉得味道鲜美,做法別致,很想知道其做法。餐馆不大,客人也不多,我看见师傅正在为另外的客人准备这道菜,遂向师傅说明来意。师傅没有表示同意,也没有表示反对,态度冷淡。我没有舍得离去,而是赖在离师傅稍远点的地方观察。师傅炒好了,我也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的学习、实践,厨艺有了长足进步。川菜的回锅肉,淮扬菜的红烧狮子头,苏州菜的东坡肉,陕菜的红烧肉,三原的泡油糕,普通的炖鸡炖鸭,烧鱼烧虾基本上能拿出手。同学仵秦州结婚时的结婚宴就是我掌的勺把子,宴罢客人赞口满满。

从此以后家里逢年过节、请客吃饭再也不用发愁了。我觉得烧饭做菜是一种人生享受,厨艺更是一门学科、一门艺术。与音乐,书画,美工等艺术是相通的、一致的。当画家画出一幅得意的画作,书法家写出一幅满意的作品,雕塑家雕塑出一件栩栩如生的雕塑时,其心情一定怡然自得,同样当廚艺大师端上一盘味惊四座的菜品时也一定心情舒畅。

当然,每个人不可能都成为艺术家、厨艺大师级的人物,但可以自我欣赏、自我淘醉。平时炒两个可口的菜,和老伴一起对饮几口小酒,其小资情调何偿不胜似仙境。逢年过节儿女团聚,在家里做一桌丰盛的菜肴,一家人围坐在一张饭桌上高高兴兴地边吃边谈,和谐温馨,不比饭店强百倍。

我们一家在瓦房沟生活了十多年,的的确确生活单调,岁月艰辛,但我们从未有遗憾、忿怨,反而觉得很充实、很满足,因为我们是祖国三线建设的参与者,尽管昙花一现,对所有的付出我们始终认为是值得的。

< 未完待续 >

(0)

相关推荐

  • 刘志丰 || 为了忘却的怀念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quo ...

  • 【脱贫攻坚】眼神 ‖ 杨俊

    眼 神 杨 俊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我们看到智慧的光芒,看到深情惬意,也看到踌躇满志和黯然神伤.生命尽头,双眼合闭,一切归零,进入下一个轮回.在近五年的扶贫工作中,我看到过一双眼,从空洞暗淡到 ...

  • 【方志四川•散文】王斌 ‖ 丈母娘家的生态菜

    丈母娘家的生态菜 王 斌 和往年一样,今年国庆.中秋8天小长假,我没外出旅游,而是回到了荥经县龙苍沟镇丈母娘家.丈母娘家所在的村落就像个天然大公园,过节回去不仅陪伴了两位老人,还可品尝到丈母娘那些生态 ...

  • 瓦房沟的记忆<1>

    写 在 前 面 的 话 1990年508厂从瓦房沟迁至南阳市,旧址移交解放军某部.本文仅从几十年后的模糊记忆中记述当年瓦房沟的俊貌,工厂的英姿,从八小时之外.工作之隙的生活琐事里回忆三线职工的艰苦生活 ...

  • 瓦房沟的记忆<3>

    瓦房沟的记忆-3 三线兵工厂是在特殊的年代.特殊的条件下决策建设的.是人类历史上亘古未有,空前绝后的伟大创举.为了隐蔽普遍建在人迹罕至远离城市.远离国家行政中心的大山深沟之中,无法享受国家公有资源,如 ...

  • 瓦房沟的记忆<4>

    瓦房沟的记忆 < 4 > ﹀ ﹀ ﹀ 瓦房沟是伏牛山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山沟,行政区域划分上连"村"的资格都不够.中国地图.河南省地图里找不着,镇平县地图里也找不着.这里 ...

  • 瓦房沟的记忆(六)

    瓦沟房的记忆(六) 1 山沟里什么东西都缺,唯独不缺土地,满山遍野的荒地任由职工开垦耕种.对开荒种菜工厂领导不支持不反对,暧昧的态度使房前屋后的空地,半山坡的荒地几年之间变成了职工的菜园子. 我入住北 ...

  • 瓦房沟的记忆(7)

    图文/麻岁善 1 508厂职工队伍的组成基本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从全国各地五机部下属各大型企业中百里挑一选拔出来的,政治可靠,业务精通. 第二部分年轻的学徒工是从开封市.南阳地区各县经 政府推荐招工 ...

  • 瓦房沟的记忆(后记)

    图文/麻岁善 87年初我们一家从南阳调回西安,实现了从山沟到城市的身份转变.斗转星移,寒来暑往,屈指算来我在瓦房沟共渡过了13个春秋. 30岁进沟,43岁出沟,我把一生中最宝贵的年龄段奉献给了三线.在 ...

  • 快速记忆“五鼠遁元”

    "五鼠遁元"也叫"五子遁元",经常研究易学的人都知道,这是它是用来给地支时辰配天干的. "五鼠遁"的口诀如下:甲己还加甲:乙庚丙做初:丙辛从 ...

  • 四十年前的渔沟印象(五)

    印象 四十年前的渔沟 文/严祖勇 圩河.汪塘 渔沟两字是水旁 因而到处是河网 本来就是鱼米乡 河塘宽来水面广 渔中四周全圩河 只留一门师生过 两个门卫看大门 防止外人来捣乱 从东进入鸡笼巷 必须经过大 ...

  • 我们那一代人的芳华---瓦房沟的回忆

    写<瓦房沟记忆>的麻岁善叔叔,是我爸爸的同学,也是我同学的爸爸. 在这个碎片化阅读的时候,我被麻叔叔写的508厂13年工作生活经历深深吸引,一口气读完3万字,掩卷叹息,写得真好呀!质朴.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