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人】“司马相如故里”有关问题的再讨论 ‖ 李大明
“司马相如故里”有关问题的再讨论
李大明
司马相如是中华文化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汉代卓越的政治家、汉代蜀学的开拓者和巴蜀文化的杰出代表,历代对他的研究,成果丰硕。但是关于他的故里(出生地或曰最早的居住地),却存在一些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云:“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汉书·司马相如传》同。历来论著、辞书、教材等均沿袭此说,未有怀疑。但是,近20多年来,四川省(主要是南充市、蓬安县)的专家学者根据南北朝隋唐以来的一些史料(主要是方志舆书和“正史”的《地理志》),尤其是梁武帝天监六年(507)设置相如县的史实,对《史记》《汉书》的记载提出质疑,指出司马相如故里在汉代巴郡安汉县、梁代梓潼郡相如县,即后之蓬州、今之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这方面的研讨文章和有关资料,由蓬安司马相如研究会会长赵正铭、副会长邓郁章两位先生汇编成《相如故里在蓬安》一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2007年又出版增订本(书名《司马相如故里在蓬安》)。我曾撰写《关于“司马相如故里”的探讨》一文,并参加有关问题的讨论。但2004年12月31日《光明日报·文化周刊》发表该文时,题名被改为《司马相如生于蓬安》,文章内容也作了较多删节。现在我检阅旧稿,整理重写,对有关问题作了进一步分析讨论,对有关史料作了复查和补充,对引述的文献也作了规范的著录,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关于司马相如的生平事迹,最早的权威记载见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汉书》则录其文本而作《司马相如传》(文句小异)。《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其最早的生平事迹有云:“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但根据《隋书·儒林传·刘炫传》和唐代史学家刘知幾《史通·序传》和《杂说上》,司马相如本有《自叙传》之作,司马迁作《司马相如列传》,就是根据司马相如的《自叙传》,即《史通·杂说上》所云:“马卿为《自叙传》,具在其集中。子长因录斯篇,即为《列传》。”刘知幾指出司马相如的《自叙传》载于其文集之中(下文也说到“文园之集”),而据《隋书·经籍志》著录有“汉孝文园令司马相如集一卷”(两《唐志》著录为二卷),刘氏所读盖此本也。
但是,司马相如《自叙传》对其最早的生平事迹的记载过于简略,尤其是没有记载其祖先父辈的事迹,也没有涉及司马相如故里(出生地或曰最早的居住地)等内容,所以遭到刘知幾的批评。《史通·序传》云:“盖作者自叙,其流出于中古乎?按屈原《离骚经》,其首章上陈氏族,下列祖考,先述阙生,次显名字。自叙发迹,实基于此。降及司马相如,始以自叙为传。然其所叙者,但记自少及长,立身行事而已。逮及祖先所出,则蔑尔无闻。至马迁,又放文园之近作,模楷……勒成一卷。”刘知幾此论,是结合屈原《离骚》“其首章上陈氏族,下列祖考,先述阙生,次显名字”,而批评司马相如的《自叙传》却“但记自少及长,立身行事而已。逮及祖先所出,则蔑尔无闻”,也就是说司马相如的《自叙传》本该先述“祖先所出”即其祖先父辈的事迹,然后再叙述己之“所出”,以及自己“自少及长”的事迹。因此,由于其对祖先父辈事迹的失载,其祖籍(籍贯)或迁徙地,以及司马相如本人出生地、居住地等具体情况,后人都不得而知了。刘知幾此文就专门提到稍后于司马相如的司马迁,还有西汉后期的扬雄和东汉前期的班固,他们的《自叙传》都详细地记述了祖先父辈的事迹,即祖籍(籍贯)或迁徙地,以及本人出生地等具体情况。由可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正是依据相如《自叙传》而成,因《自叙传》“但记自少及长,立身行事而已,逮及祖先所出,则蔑尔无闻”,《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对此当然也只得“蔑尔无闻”了。对于《汉书·司马相如传》,刘知幾《史通·杂说上》也进行了批评:“班氏仍旧,曾未改夺。寻固于马、扬传末皆云迁、雄之《自叙》如此,至于相如篇下,独无此言。盖止凭太史之书,未见文园之集,故使言无画一,其例不纯。”这一段话也十分重要,是对前引《史通·序传》一段的有力补充。
关于司马相如的“祖先所出”,目前还未发现直接的文献资料,不过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详述了司马氏的来源,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迁徙等情况,这对我们考察司马相如的“祖先所出”及其迁徙等情况,足资参证。司马迁云:“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间,司马氏去周适晋。晋中军随会奔秦,而司马氏入少梁。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在秦者名错,与张仪争论,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裴骃《集解》引苏林曰“守,郡守也”)《史记·秦本纪》也记载了司马错“伐蜀,灭之”“司马错定蜀”,后来“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等事迹。由此得知,司马氏本在中原,而非巴蜀土著。作为姓氏,得于周宣王之时;其后“去周适晋”,又分为3个支系;其中一支“在秦”“在秦者”是司马错。我们似乎可以推断,司马错伐蜀定蜀,司马氏族众也因此而由秦入蜀,司马相如的祖先很可能就是在此期间随着司马氏族众由秦入蜀。尤其是根据《史记》“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记载,可以推测,这次入蜀攻楚黔中最优行进路线,当是顺嘉陵江而下。值得注意的是,南北朝隋唐以来很多史料所记载的梁代设置的“相如县”,就在嘉陵江畔。如果按此思路继续考察相如县与司马相如的关系,则上述司马相如《自叙传》和《史记》《汉书》对司马相如“祖先所出”以及司马相如故里(出生地或曰最早居住地)的失载,或许可以得以补叙。
今见有关相如县的最早记载,是北周时所修《周地图记》。此书《隋书·经籍志》著录为一百零九卷,后两《唐志》亦有著录。此书未记作者之名,可能是官修而非私撰。宋以后书亡,但宋时该书仍多被引用。检《太平御览·州郡部·果州》引《周地图记》云:“相如县有相如坪、相如故宅,因以名县郡。”唐宋时期的地理书,对相如县也有记载,有的也引述了《周地图记》。如唐中期的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记云:“相如县,周闵帝省县。”“相如故宅在县南二十五里,居滨嘉陵水,有台名相如琴台,水北有相如坪。”北宋初乐史《太平寰宇记》云:“相如县,亦巴西县地,梁天监六年置相如县,兼立梓潼郡于此。至后周郡废县存。即汉司马相如所居之地,因以名县,其宅今为县治。”又云:“司马相如故宅在县南二十里。《周地图记》:其地有相如坪,相传相如别业在此。宅右西滨汉水,丛薄郁然。其台名相如琴台,高六尺,周四十四步。”此记“梁天监六年置相如县”,时公元507年。到明初相如县省入蓬州,存在近900年。岁月悠悠,相如县置,迄今已1500余年矣。南宋时王象之《舆地纪胜》更有详细记载。明清时期的方志舆书,也多有记载,如明正德《蓬州志》、曹学佺《蜀中广记》以及清修《四川通志》等,兹不赘引。
《隋书》至《元史》等“正史”关于相如县的记载,尤其值得注意。《隋书·地理志》载“巴西郡统县十”,其中有“相如,梁置梓潼郡,后魏郡废”。至五代后晋刘昫所撰《旧唐书·地理志》记云:“相如,汉安汉县地。梁置梓潼郡,周省郡,立相如县。以县城南二十里有相如故宅二,相如坪,有琴台。”《宋史·地理志》“蓬州”下亦有“相如县”,记云:“望。以南有司马相如故宅而名。”《元史·地理志》载“蓬州”“领三县”:相如、营山、仪陇。
综上引述分析可以确定:“司马相如故里”在汉代巴郡安汉县,梁代梓潼郡相如县,即后之蓬州、今之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梁代在安汉县地改置相如县,正是根据此地留存有司马相如“故宅”“相如坪”“相如琴台”等遗迹和纪念地(还有地理书记载有“司马长卿祠”“练剑坪”“洗墨池”等)。而依事理分析,司马相如《自叙传》言己“蜀郡成都人”,应该是自述其后来“落籍”而定居于成都。从其《自叙传》言其“以赀为郎,事孝景帝”来看,他的产业已在成都,故以此作为鬻职的资格。他所作的《自叙传》,也就从落籍成都为始,而对其“祖先所出”,以及己之“所出”,则没有记载。浦起龙《史通通释》云:“此则叙体所始,而不述其先者。”这也算是一种解释。但是,如果用“规范”的《自叙传》来要求,当然就要遭到像刘知幾这样的史学家批评了。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