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两种极端治兵方式:程不识严厉,李广散漫,谁更值得学习

秦始皇一统华夏后不久,在苍茫起伏的草原上,匈奴也完成了统一,随即像蝗虫一样开始四处侵略。汉朝建立之后,匈奴南下,一场持续三百余年的汉匈之战拉开了序幕。

在汉匈之战中,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涌现出了无数战功赫赫的名将,其中卫青、霍去病、李广名气最大。在诗人笔下,李广是勇武的、豪迈的、悲情的,是应该讴歌的大英雄,但在名将眼里,李广却并不值得效仿。

东汉名将马援说过:效程不识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李广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也就是说,仿效程不识不成功,还能成为严令之人,仿效李广不成功,那么将会天塌地陷,这两人用兵之道可谓截然相反。那么,程不识是何方人士,为何马援对其评价还在李广之上,又为何认为仿效李广用兵危害巨大呢?

程不识:未尝一败的名将

程不识先后担任过雁门太守、长乐卫尉,个人事迹史书没有什么记载,是一个在后人眼里存在感不强的汉朝将军,但史书对他的记载,可以通过“镇守边疆,抗击匈奴,治军有方,军纪严明,未尝一败”这二十个字来说明。

评价古今名将,中国人都喜欢用有没有打过败仗来衡量:百战之余却能未尝一败,这才是最顶级的名将风采。符合这一条件的,历史上只有寥寥几人,比大熊猫还要稀罕。既然程不识未尝一败,那么为何他却鲜为人知呢?这要从程不识的用兵风格谈起。

程不识是一位非常严谨的将军,一切都按照守则执行,对队伍编制、行军队列、驻营阵势等要求极为严格,文书军吏处理考绩等公文簿册毫不含糊。即便在国内行军,都是按照战时条例执行,在对匈作战时更是时刻处在人不解甲、马不卸鞍的戒备状态。总之,程不识一切都很古板,一切都按守则办事,军纪严明一丝不苟,因此匈奴无法突袭、无法冲垮他的军队。

对于匈奴而言,程不识就是一块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与之对战根本讨不到好处,反而会有被打败的风险,所以匈奴一听程不识在什么地方做官,就都不愿过去侵略。然而,程不识极为稳重的用兵风格,导致他不会败,但也没办法取得大胜,后来匈奴也不愿与他对战,于是程不识军功有限,历史地位自然就不会太高,而用兵古板、人生平淡也无法勾起文人墨客的兴趣。

当然,程不识主要活跃于汉景帝时期,汉朝还处于战略防守阶段,到了汉武帝时期才是战略反攻阶段,但这时程不识应该已经去世。或许,如果程不识活在汉武帝时期,未尝不能取得几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李广:重江湖义气的名将

相比程不识,李广是用兵另一个极端,带兵时没有规则,除了必要的安排如守夜哨兵等之外,士兵部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打仗时基本上是李广高吼一声“兄弟们,跟我冲”。出兵攻打匈奴时,李广行军没有严格队列阵势,靠近水草丰盛的地方驻扎军队,停宿的地方人人都感到便利,晚上也不打更自卫,幕府简化各种文书簿册等。既然李广带兵散漫,为何还能让匈奴闻风丧胆,不敢入侵他镇守的郡县呢?

首先,李广历任七个郡的太守,前后四十多年,得到赏赐立即分给部下,饮食与士兵一起,家里也没有多余的财物,一生不谈购买产业的事情,因此李广与部将、士兵交情都很好。也就是说,李广部队以情感、交情为纽带,构建出了超强的凝聚力。

其次,李广为人勇武,是真的不怕死,经常带领少量精锐突袭匈奴。关于这一点,不妨看一看李广百射百中的原因,即“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意思是李广一定要等到两军对阵数十步之内才发箭,距离不够近不发,因为怕射不中。甚至,在射老虎时,李广也是这么射虎,以至老虎还伤了他。弓箭是远程兵器,李广如此使用弓箭是不是合适暂且不谈,由此可见李广的勇武不怕死。匈奴南下是求财,自然不愿与这种不怕死的人作战。

总之,李广这种带兵风格,打顺了5000人能顶5万人用,但一旦遭到突袭或者与匈奴精锐长时间对峙时就危险了,所以程不识评价说:“李广治军简便易行,然而敌人如果突然进犯,他就无法阻挡了。而他的士卒倒也安逸快乐,都甘心为他拼命。我的军队虽军务繁忙,但敌人也不敢侵犯我。”

论治兵:谁的更值得学习?

李广与程不识代表了两种指挥管理的典型,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那么谁更值得学习呢?笔者认为,两人治军手段各有千秋,但总体来说程不识更胜一筹,原因如下:

首先,《孙子兵法》第一句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国家安全寄托在兵事上,容不得一丝侥幸。但李广散漫将兵,有时胜利、有时失败,不够稳定,缺点非常明显,想要取得良好效果非常依赖统军者的魅力与智谋,难以推而广之,而程不识稳重将兵,严明军纪,尽管不容易出奇制胜,取得一场辉煌的胜利,却也不容易失败,显然更适合普及,所以汉朝时“军中只闻将军令,不闻天子诏”,延续了程不识的统军风格。值得一提的是,后人常说汉朝恒强,其原因其实就与汉朝治军思想密不可分。

其次,早在春秋战国时,中国就已经进入大兵团作战的阶段,统帅动辄率领数十万兵马作战,汉匈之战中数万、数十万人的战争不胜枚举。但李广散漫风格统帅数十万人的话,结果可想而知,因此李广领兵风格与作战特点,决定了他只适合率领少量兵力作战,卫霍带兵都是一万、三万、五万、十万递增,因为只有带好一万人,才能证明你能带领三万人,而李广带兵是递减,带领较大一些兵团时从未取得大胜,因此也没有军功封侯,自杀之前的“迷道”,与其说是向导的原因,不如说与李广治军水平也有关系,为何卫霍等人就没有迷道呢?与李广相反,程不识治军手段虽然死板,却适合统帅大兵团,当然缺少一些奇兵突袭是程不识最大的缺点,所谓“以正合以奇胜”,程不识缺少奇谋奇兵。

第三,所谓“一将无能,累及三军”,冷兵器作战时,统帅安危非常重要,所以一般将军都会注重自身安危,这与是不是勇武无关,而是对部下负责的态度,否则一旦将军阵亡,军队可能就会大乱而惨败。但李广往往不顾大局,担任上谷太守时,经常亲自上阵与匈奴人作战,不考虑自己一旦身死会对上谷有何影响,典属国公孙昆邪被吓坏了,泣血上奏说“李广材气,天下亡双,自负其能,数与虏确,恐亡之”,于是皇帝将他调到上郡担任太守,在上郡担任太守时,可能是三个匈奴射雕人在外横行,李广立即调兵三百去追击,也不考虑是不是敌人调虎离山之计,不顾上郡安危,后来遭遇匈奴大部队,灵机一动之后才侥幸逃回。总之,或许李广能够掌控局面,但后人效仿李广的话,很可能因小失大,而效仿程不识就基本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由此可见,从国防角度来说,程不识治兵方式更实用,更容易被普及,可以无限复制,军事天赋不高的人学之也能有模有样,而李广治兵方式依赖个人魅力,很难模仿,乃至可以说基本不可能被复制,且仅适合小兵团作战,不具有普适性。总之,真打仗,宁可学程不识,不可学李广。

通过对比李广与程不识治兵方式,也可以看到李广为何难以封侯的深层次原因,不是汉武帝、卫青等人不给机会,而是李广自身不适合大兵团作战,浪费了多次机会,没有立下足够封侯的功劳。所以,古代文人感慨“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为李广打抱不平,实际上没有道理,汉武帝在军功问题上还是非常公正的,李广难封的问题在于自身。

程不识是一个严谨的人,一生相对平淡,没有什么惊天伟业、跌宕起伏;李广一生浪漫豪迈,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胜过、败过、被俘过、最后自杀.......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程不识应该就是无名的善战者,而李广是一个传奇,人生经历起起伏伏。以今天编剧来看,李广人生经历适合编成影视剧,而程不识人生寡淡无味,古代文人墨客应该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天下无人不识李广,却鲜有人知道程不识。

汉朝延续程不识治兵风格,铸就了恒强的汉朝,后世却遗憾地没有将这一点继承下去,或许与后来的儒家兴盛有关,比如本来讲究铁血的将军,高级别的荣誉竟然是“儒将”。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假设,如果宋朝、明朝延续程不识治兵,在面对蒙古铁骑与八旗时,真的只能一溃千里吗?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