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慢跑的话,我们会得到什么?
『跑你』,RunYouRunMe,给跑步亲们带来各种实用Tips,新人血泪教训&老鸟亲身体验。诸多从入门到进阶各种原创实用大全,让亲们更健康不受伤。
文 | 老Q
从以前到现如今,一直都能听到老Q说,新跑友入门需要通过慢跑(E强度,Easy Run,储备心率强度59%~74%)来打基础,而且比较强烈地推荐MAF180大法(其实相对E跑来说,MAF180的心率范围更窄,属于一个子集),因为其强度低所以更安全更稳妥,跑完不会让训练者觉得累,所以不易受伤。
不受伤当然是件很重要的事。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强度较低的日常练习,易于培养亲们的跑步乐趣,使得亲们能把跑步这事儿比较容易地坚持下来,最终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不少人会觉得跑MAF180效率低,见效慢——可能需要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达到单次不间断跑到10K的距离,老Q还是坚持向新跑友推荐这个训练方法。
我们再次强调一下,E跑或MAF180是打基础的训练方法。打什么基础?有氧基础。能锻炼亲们的有氧系统,包括使用更多的脂肪来供能(与消耗碳水对比)、锻炼慢肌纤维,产生线粒体。最终能取得什么效果?以往你需要平均心率150才能跑出来的配速,经过一个周期(8~12周)或几个周期的MAF180训练之后,可能130的平均心率就能跑出来同样的配速。
老Q自己的个人实践经验便是如此。刚开始跑步那阵子,140多的平均心率只能跑不到5K,平均配速700,跑跑停停的那种;现在呢?天气不太热的情况下,130以下的平均心率跑10K配速530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这可不就是红果果的有氧能力的大进步嘛。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一直跑E跑/MAF180,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能大幅提高全马的成绩吗?
有一些案例,比如说某个国外跑者只练MAF180,全马跑到破3;另外有跑者练MAF超过2年,称“我看到了难以置信的成果:全马成绩进步1小时,50英里提高2小时,10K快了6分钟,而这些都是依靠大法所建立的强大的有氧基础,完全没有任何速度训练。"老Q个人的实际经验是全马进步了差不多能有1个小时。练E跑/MAF180有进步这是确实无疑的。
但是,只练慢跑/MAF的话,迟早会碰到上限——传说中的天花板。MAF只会帮助你建立有氧速度,它的关键词是“更久”。长期练E速慢跑或MAF180训练的结果,就是在不知不觉中,你身体又多了个“油箱”,从而让你的续航能力大幅提高,让你变成一个能跑很长时间的超级”慢跑者“。
当然,这个”慢“是相对的。前面提到的练MAF180全马破3的案例,这个跑友的”慢“估计足以秒杀多数的业余跑友了。很多跑友看到老Q跑LSD的心率和配速,各种羡慕嫉妒,其实亲们坚持跑一两年的话,都能到这种地步的。
徐国峰老师有个比较精妙的比喻说这事儿:
跑者要如何提高最大摄氧量?身体的摄氧能量可分为”心肺端“与”肌肉端”。肌肉端与肌肉的红肌比例、微血管及粒线体的密度有关;心肺端与肺脏大小与气体交换能力、红血球携氧能力有关。
肌肉里粒线体的角色就像引擎的气缸,如果进气量大(心肺功能强)但是汽缸不够,效能不足,使得送过来的氧气来不及燃烧,就像原料与能源充足但产能不足的工厂一样。(反之,产能充足但原料与能源不够也不行。)
长跑多年的跑者(气缸足够)必须练高强度间歇才可能再进步,跑者必须在高强度下维持2分钟以上才有效果。(这个主要是说需要提高心肺端的摄氧能力,让发动机的进气量再大些。)
长期的E速慢跑、MAF180或LSD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可以加强亲们肌肉端的用氧能力,增加血管的数量,加强心肌,强化肌肉纤维(红肌),增加线粒体等等,这些都是提升肌肉端的摄氧能力,但不能提升心肺端的摄氧能力,最终你只能成为一个能跑很久很久很久的”慢跑者“。
所以,如果亲们想在全马、半马这些长距离比赛成绩上有个不错的突破的话,高质量的T跑(乳酸门槛跑,锻炼身体消除乳酸的能力)、I跑(间歇跑,提升最大摄氧量),R跑(重复跑,练习速度、技术及力量)等是不可或缺的。
有些亲纯粹是为了健康而跑,那一直慢跑是可以的,没任何问题。
最后亲们估计会问:什么时候加进速度训练比较好呢?
你要使点劲跑才能跑到MAF的下限,这象征着你的有氧系统已经超过了你的速度和力量;
另外一种判断就是你的有氧基础打得比较扎实了,体能很强。怎么才叫强?看这儿。
--本文完---
----更健康不受伤专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