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五千年历史,看山西临汾?

    -风物君语-
    临汾,中国与中国人的“老家”

    三千年历史看陕西,五千年历史看山西。五千年历史,说得准确点,看的其实就是山西临汾

    ▲ 临汾地形图。制图/Paprika

    临汾位于山西西南部,东倚太岳山脉,西界黄河之水,与陕西隔河相望——这,是“秦晋之好”的基础,也是临汾永和县人民的烦恼:出门往西多走两步,就能收到“大美陕西欢迎你”的“招安短信”。即便如此,临汾人却始终坚持“我是山西人”,和她南边的邻居、浑身陕西味儿的运城完全不同。

    ▲ 永和县乾坤湾,号称“天下黄河第一湾”。摄影/张路生
    其实,只要了解临汾历史,便会理解这种差异。临汾,不但是山西简称“晋”的源地,而且最早的中国故事,也是从这里开始的——临汾人民的坚持,是有道理的。

    临汾,曾经的历史有多辉煌?

    展开山西地图,716千米的汾河,由北向南浩荡而下,几乎纵贯山西大半个版图,汇入黄河之前,一刀将临汾劈为两半——临汾之名,便因地处汾水之滨而来

    临汾虽只有2万多平方千米的面积,但她的辉煌却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的。毫不夸张地说,走进临汾,随随便便抓起一把土,都是厚重的历史。而且,友情提示:临汾的土不要随便动,否则你就可能是历史的发现者——当年“丁村人”就是建筑工人挖沙场时发现遗址的;“陶寺遗址”也是考古学家上厕所时,多看了一眼面前的土墙发现的。

    在中国版图上,丁村只是汾河边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但对中国文化来说,1954年,“丁村人”的发现,却有着非凡的意义——她上承北京猿人,下启山顶洞人,几乎连贯了30万年的时间,打破了在西方一度甚嚣尘上的“中国文化西来说”

    ▲ 陶寺遗址的挖掘现场。摄影/贾亦真

    中国文化西来说被打破了,西方人又开始怀疑中国有“上下5000年历史”的真实性。

    为了厘清中华民族的根源,打破这一质疑,上世纪70年代,考古学家们便根据文献中的记载,寻找夏、商、周三代都城,确认殷墟为商后期的都城,二里头为夏中晚期的都城后,寻找夏早期的都城“夏墟”,成了许多考古工作者的心愿。

    ▲ 襄汾陶寺遗址观象台,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最早的观象台。摄影/张路生

    这时,他们便将目光投向了大约与“丁村人”同时发现的遗址——陶寺遗址。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一直怀疑,她就是夏早期的都城“夏墟”。那么,陶寺遗址,真的是夏墟吗?如果不是,她又是什么?

    “最早的中国”到底在哪里?
    临汾,有一个古老的名字,叫“平阳”。传大禹治水后,将天下划为九州,平阳属冀州之地。冀州处九州中央、诸国之中,故最早的“中国”,指的便是这里。《尚书·尧典》中载“尧都平阳”,尧所处的时代,正是上承炎黄、下启舜禹的时代,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因此,认为“陶寺遗址是夏早期都城夏墟”,是有历史依据的。

    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陶寺遗址进行了第一次挖掘。这次发掘的成果,使一些学者认为:陶寺遗址早于夏,极有可能是尧的都城。为了证明这一观点,40余年来,考古学家持续不断在此发掘、研究,一系列与《尚书·尧典》所载完全相符的考古成果,使考古学家们笃定地相信:不仅帝尧曾经生活在这里,陶寺还应该是尧舜共同的国都

    中国沸腾了,世界沸腾了!

    漫长而古老的岁月,曾将这一荣耀赐予了临汾,而临汾,也以她的厚重,回报了那个时代。那个时代,不仅是临汾的辉煌时期,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辉煌时期——早期国家和城市的雏形在这里形成、古老的历法在这里确定、最早的水井在这里普及应用、农耕文明在这里飞速发展,先民们在这里安居乐业……

    于是,《击壤歌》在这里诞生了。

    相传《击壤歌》就诞生于临汾尧都区康庄。当年尧巡游至此,有耄耋老者闲坐击壤而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如今,康庄依然高树一块民国年间的石碑,上面刻的就是这首《击壤歌》。它是中国最古老的诗歌,也是数千年来,中国人的理想——走康庄大道,过小康日子

    “晋”从哪里来?
    尧舜之后,夏商相继灭亡,取而代之。西周第二任君主周成王,封其弟叔虞。“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即今临汾所在地
    ▲ 曲沃县北董乡龙岩寺。历史上,曲沃曾一度为晋国都城。摄影/康辉

    叔虞从周都镐京(今西安市长安区)出发,东渡黄河,来到唐之后,将都城选在今翼城县,并在此落地生根,盖宫室、建宗庙、颁政令、抚百姓,开启了临汾历史上的第二个辉煌时期

    ▲历史上临汾曾经5次建都,除了图中标示的,还有两个昙花一现的国家:秦末汉初的西魏、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汉国。 制图/Paprika

    封于唐的叔虞,也被后世称为唐叔虞,经过20余年的励精图治,唐国不仅农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商业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叔虞去世后,他的儿子燮父继承侯位,外出巡察时,在晋水边修建行宫,并改唐为晋。山西的简称“晋”,就是这么来的

    ▲ 晋国博物馆。摄影/张路生

    在不间断的内斗外扩中,晋国国土不断扩大,晋献公时,晋国“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开始强势崛起。公元前636年,晋献公的儿子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到晋国,成为晋国新任国君,并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国,一战而霸,跻身“春秋五霸”之一,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晋文公

    ▲ 曲沃晋国墓地车马坑,当初这些马都是活埋的。 摄影/张路生

    春秋末年,随着三家分晋的发生,临汾的第二次辉煌时期,逐渐结束,中国也迎来了一个政治上更动荡、更纷乱,文化上却更繁荣、更多元的时期——战国时期。而三分晋国的韩、赵、魏,个个跻身“战国七雄”之列,也从侧面证明了,崛起于临汾的晋国,曾经何其显赫。

    辉煌的历史,为临汾留下哪些厚重文化?

    临汾的历史有多辉煌?这么说吧,即使单独拎出来,与整个山西比较也不怵

    ▲ 临汾市华门,被称为“天下第一门”。摄影/李平安

    虽然4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国保”爆表的山西占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但临汾的出土文物,却撑起了山西出土文物的半壁河山

    2019年2月2日,《国家宝藏》第二季第九集,山西博物院选送的3件国宝,两件出土于临汾;就连山西博物院的标志“晋侯鸟尊”,也出土于临汾;而山西博物院内的“晋国霸业”展厅,干脆就是“临汾专场”;甚至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之一的《赵城金藏》,也发现于临汾……

    ▲ 晋侯鸟尊,出土于临汾,现藏于山西博物院。摄影/动脉影

    但,文物并不是历史留给临汾的唯一。除了文物,还有文化

    你读过的诗、贴过的年画,与临汾有啥关系?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掀开历史的书页,翻到宋的那一章,看看那时的临汾,也许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临汾的文化有多精彩”这个问题。

    ▲ 尧都区一平垣乡虎头山古道关。摄影/张路生

    金元之后,做诗押韵的韵辙《平水韵》,最早便诞生于宋代临汾。宋淳祐年间,临汾人刘渊在《广韵》的基础上,把206韵合为107韵,修订为《壬子新刊礼韵略》,但是这本书后来失传了。现在看到的《平水韵》,是金代王文郁所编的,也有人说,王文郁的书比刘渊的早,但无论谁早谁晚,他们都是临汾人,他们所著的韵书韵部系统,都被称为“平水韵”。

    由于临汾地区很早就传承了“造纸术”这一技艺,且具备雕版印刷所需的墨锭、梨木或枣木,为后来雕版印刷在这里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靖康元年(1127年),兵南下,克汴梁、掳二帝,并且将汴京城里的文物、图书以及技艺工匠带到北地。金人选中临汾,将大部分雕刻木板和刻工安置于此,临汾的雕版印刷因此进入飞速发展时期,成为金代四大刻书中心之一

    上文提到的《赵城金藏》,以及《义勇武安王》、现藏于俄罗斯国家博物馆的《四美图》等,都刻于这一时期,绘画精美、形象逼真,开创了人物版画的先例。木刻版画,是民间文化习俗的集中体现,千百年来,平阳木刻版画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等地齐名。临汾,也成为中国年画的著名产地之一,说不定,你家的年画,就来自临汾。

    你们家的地方戏,也来自临汾……吗?
    电影《霸王别姬》里,有一句台词说“是个人他就得听戏”,可见戏曲曾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临汾,是中国戏曲的摇篮。成熟的戏曲,正是从这里,走进北京、走向全国的。
    ▲ 电影《霸王别姬》海报。图/网络

    为什么是临汾?

    因为只有这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才能滋养戏曲艺术的成长。

    传说黄帝的史官仓颉,就是在这里造字的;尧时《击壤歌》,口诵游戏时,要手舞足蹈,具备了表演的萌芽;舜时《南风歌》先秦时《诗经》里的《唐风》、《魏风》也诞生于晋南;春秋时期的晋国,已经铸成编钟,礼仪乐器完备;秦始皇东渡蒲坂后,鼓乐响道,惊天动地;汉武帝泛舟汾阴,高唱《秋风辞》……

    这些文化基因,都是戏曲文化的种子。

    北宋年间,临汾已经有了萌芽状态的戏剧艺术。滑稽戏、歌舞戏、百戏技艺、傀儡戏、影戏等,均在这里广为流传。到金代时,平阳戏曲已具演出雏形

    元代时,我国戏曲走向成熟,那时,全国有两个戏曲中心,一个是北京元大都,一个就是平阳(临汾)。而这两处戏曲中心相比较,平阳戏曲的繁盛要比元大都早约30年

    ▲ 临汾市王曲乡东岳庙元代戏台。摄影/李平安

    “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郑光祖,便是临汾人,一生创作了19个杂剧本,其成名作《倩女离魂》,与《拜月亭》《西厢记》合称为元杂剧中的三大爱情剧;而另一位临汾人石君宝,一生创作10个杂剧本,流传至今的尚有4个。此外还有于伯渊、狄君厚、孔文卿、赵公辅、李潜夫等,他们虽不如郑光祖名气大,但却众星捧月一样,照亮了元杂剧的舞台。

    ▲ 临汾市尧都区吴村镇王曲村,元代戏台。摄影/康辉

    元杂剧进入宫廷后,许多有碍统治的悲情歌吟遭到禁演,民众的心声不吐不快,于是便在黄河、汾河边上引吭高歌,形成了“河汾民歌”。河汾民歌流传开之后,形成了山陕梆子,梆子戏就在临汾这块沃土上诞生了。梆子戏流传开之后,远播邻省,现今仍在演唱的蒲州梆子、中路梆子、河南梆子、河北梆子以及西北各地的秦腔、眉户都源于梆子戏。

    ▲ 尧都区吴村镇正在看戏的村民,看戏听曲依然是他们茶余饭后的娱乐活动之一。摄影/康辉

    建立在梆子戏基础上的各种戏曲,曾经是多少中国人的“精神故乡”啊,千百年来,它潜移默化,早已渗入中国人的文化之中,成为流淌在中国文化里的血脉。

    你家也来自洪洞大槐树下吗?
    问我祖籍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宋朝时,形容柳永之词的流行程度,有句话叫“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把这句话套用在临汾,便是“凡有华人处,皆念大槐树”。只要是华人,无论走遍天涯海角,还是身处五湖四海,都牢记着祖上流传下来的一句话:我们家是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搬来的。

    于是,洪洞县,便成了中国最有名的一个县,也成了临汾1区2市14县中最有名的一个县。你也许没听过临汾,但你一定听过洪洞县。洪,是大水;洞,是急流,洪洞县,就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记忆里的“华人老家”。

    ▲ 霍泉。摄影/李平安

    明朝初年,由于元末频繁的战争与自然灾害,不少地方赤地千里、尸骨累累。为了恢复这些地方的经济与生产,明洪武、永乐年间,推行大规模的“移民垦荒”政策,在洪洞广济寺设局驻员,从平阳(今临汾)、太原、汾州(其范围包括今汾阳、孝义、介休、平遥)等地,选“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徙往外地。每次移民迁徙之前,都要在大槐树下集合出发,因此,大槐树就成了留在移民们脑中山西老家的最后记忆。

    ▲ 洪洞县广胜寺飞虹塔,建于明嘉靖年间,塔身用五彩琉璃砖瓦包砌,是我国琉璃塔的代表作品。摄影/李平安

    从洪武到永乐年间,山西往外移民18次,迁徙人口60多万,涉及800多个姓氏,占明代《千家姓》的一半。走出去的山西人,遍布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甘肃、山西等18个省,这些移民的后代,又带着“大槐树的记忆”,辗转迁徙南方各地,乃至港澳台和海外,数百年来,早已遍布世界各地。

    而移民过程中,产生的“移民文化”,也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据说在移民过程中,为防止移民逃跑,便将他们的双手反绑在背后,内急如厕时再解开,因此“解手”一次,至今仍是许多地方“上厕所”的隐晦说法。而移民到达之后,当地官吏将他们编为“”分驻各地,“社为土民,屯为迁民”,至今河南还有郭全屯、李享屯、李源屯等移民名称,北京顺义区也有移民以故乡命名的稷山营、夏县营等。

    临汾人曾多“土豪”?
    既然属于山西辖地,最先被想起的几个标签之一,便是“晋商”。漫长的历史中,临汾也走出了一批又一批商家,他们西进陕甘宁、东抵冀鲁豫、南下江淮、北上京城、内蒙古,逐渐形成规模群体,被称为“平阳商帮”。“平阳商帮”的商业文化,也是临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汾西县师家沟,这里有5万多平米的清代窑洞民居。摄影/李平安

    清朝初年,临汾的商业贸易空前活跃,商界巨子不断走出去发展。清朝中期,宁夏银川有“太平一条街”,街上的店铺都是太平县的商人所办。太平县是今临汾襄汾县的一部分。太平一条街上最大的“百汇川”,几十间门面里,生活所需的各种日用品,应有尽有,诚信经商、货真价实,商铺扩展到陕西、甘肃、内蒙古,深得同行和各地百姓的信赖。

    ▲ 襄汾县老街上,卖小吃的摊铺。摄影/李平安

    西部发展的平阳商帮中,翼城南卫村的丁家创办的商号“蔚隆章”,分号开遍西北各地,从翼城出发,经新绛、河津,西渡黄河,穿过西安、咸阳、兰州,1500多公里的路途中,吃住都有丁家的店铺。

    ▲ 翼城石四牌楼。摄影/魏力

    同时,在部发展的平阳商帮,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从山东到河南,从河南到河北,从浙江到福建,到处都有洪洞刘家的商号。而襄汾丁家,则立足河南,集中精力于中药材,将药材远销广州、香港等地。

    ▲ 襄汾县汾城镇。汾城,又名“临汾城“,是战国时魏国的城邑。摄影/康辉

    下经营的平阳商帮,虽然人数不多,但也颇具规模。规模最大的行业,要数盐业,扬州是淮盐的集散地,那里就云集着一众临汾商人,最出名的当属临汾亢家,号称“亢百万”。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廷国库空虚,向各地摊派,亢百万一人承担了山西的全部银两

    边,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北京,有清一代,临汾人执掌的店号就有五六十家,前门外出现了翼城布商一条街,还有500多家粥铺。如今,北京依然存在两家临汾商人创办的店——“六必居”和“都一处”,前者为酱园,后者为酒家,但相同的是,它们之所以能长久不衰,便是承袭了平阳商帮“诚信经营”的宗旨。

    ▲ 老织布机织老布。摄影/乘号

    ▲ 临汾布艺,活泼可爱的布老虎。摄影/康辉

    翼城花鼓,到曲沃琴书;从蒲州梆子,到洪洞道情;从威武雄壮的威风锣鼓,到惊险绝美的天塔舞狮……

    千百年后的今天,临汾昔日的辉煌,已经难以见到,但走在临汾大地上,依然可以处处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0)

相关推荐

  • 【河南】刘合心丨散文/大槐树情思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刘合心,生于河南孟县.中共党员.1965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先后在辽宁沈阳.山西运城地区和临汾地区(市)工作.1986年至今先任县(市)级领导,后任地(市)级领导.现任中 ...

  • 山西非遗丨山西的梆子,中国的晋剧

    又见乡村 我们还有更多丰富有趣的话题,点击关注哟! 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出现于明代的蒲州梆子逐步发展成为今天山西的四大剧种:晋剧.蒲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 晋剧又称为山西梆子,是中国传统 ...

  • (3)山西·临汾大槐树

    山西·临汾大槐树 (2020-11-03 18:27:21) 转载▼

  • 三维地图看山西临汾,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三维地图看山西临汾,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 晋地宝藏·山西博物馆之旅:临汾市博物馆

    文博山西山西省博物馆协会临汾市博物馆临汾市博物馆360°全景馆长推荐临汾市博物馆的珍贵藏品数不胜数,接下来由临汾市博物馆馆长狄跟飞,为大家推荐该馆的镇馆之宝和文创产品吧!临汾,古称平阳,史称尧都,是中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临汾侯马晋国遗址

    临汾侯马晋国遗址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侯马市望桥街.距新绛龙香关帝庙东南22.4公里.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侯马晋国遗址为东周时期晋国晚期都城.古城址南北长约1400米,东西宽约1200米.春秋时代 ...

  • 【山西】刘云霞丨散文/绛地晋缘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刘云霞,军转干部,中国散文家协会理事,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侯马三晋文化研究会理事,侯马市作协副主席. 先后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解放军健康 ...

  • 山西临汾侯马晋国古都博物馆

    临汾侯马晋国古都博物馆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侯马市市府西路24号,距晋国遗址东2.5公里.晋国古都博物馆始建于2003年10月,占地面积2公顷,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分东楼展厅与西楼展厅两部分,馆内展示了 ...

  • 当代史学界主流为何确定“尧初封于陶”之陶地是山西永济?

    陶华平2021.8.27 摘要:永济有什么? 史籍记载脉络清晰:永济有陶城.陶河.历山.雷首山.尧山.尧城.尧国,妫汭之水.舜都蒲阪.山东没有尧国.妫汭之水.舜都蒲阪. 当代考古证实:永济周边有尧舜之 ...

  • 为什么大家常说五千年历史看山西,八千年历史看甘肃?

    谢谢邀请!网友的问题问的太大,本人花两天时间才整理出答案!摘录网友的见解,分享山西和甘肃历史文化!已尽个人的绵薄之力!好客山西和甘肃欢迎您!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常说五千年历史看山西? 答:山西在中 ...

  • 五百年风景看北京,五千年风景看山西

    有句话说,"五百年风景看北京,五千年风景看山西",山西境内历史悠久,人文积淀丰厚,佛教文化更是光辉夺目,拥有多座在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千年古寺.其中坐落在忻州市五台山中台山麓的龙泉寺 ...

  •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 赏表里山河最美风光

    路线概况 有言道,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的人文历史遗迹之丰富,在全国无出其右.这里拥有全国最庞大的地上文物群,在山西大大小小不起眼的角落里,都分布着价值连城的珍贵文物.本条路线涵盖了晋中 ...

  • 中国这么多省份 为何单说五千年文明看山西?

    左手一指是太行,右手一指是吕梁,人说山西好风光,说起风光喜洋洋,提到本省的经济,山西人可能就要心慌慌. ▲图片来源于网络 山西整体轮廓,呈平行四边形,共有四个省与其接壤.其中三个的GDP排名,远高于山 ...

  • 五千年中国看山西——老牛湾

    蜿蜒的黄河从内蒙古的准格尔旗流经此处,突然向东南拐了一个大弯,当地百姓形容这个弯拐得如老牛横身一般,故称老牛湾.还有一种说法,这个湾拐得像一头伸入黄河饮水的老牛,所以取名为"老牛湾" ...

  • 五千年中国看山西——皇城相府

    2020年9月18日开启山西自驾游,由南往北第一站选择了晋城皇城相府. 游览过山西重多大院后,皇城相府可以说兼顾包含了大多数山西建筑的特色和风格.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晋城市北留镇境内,是康熙的老师.&l ...

  • 五千年中国看山西——解州关帝庙

    分布全国各地的关帝庙非常多,估计规模没有能够超过解州关帝庙的. 解州附近的常平村是三国蜀将关羽的故乡,所以这座关帝庙也被称为"武庙之祖".解州关帝庙始建于隋代,随着关公形象的不断提 ...

  • 五千年中国看山西——《康熙字典》背后隐藏的故事

    我国字典萌芽在先秦,奠基在两汉.<说文解字>拉开了我国字典的序幕,历经魏晋南北朝的承继和隋唐宋元的发展,到明清日渐兴盛.<康熙字典>是中国古代字书发展达到高峰的标志. 陈廷敬是 ...

  • 五千年中国看山西——李家大院

    李家大院是清至民国时期晋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并称为"晋商三蒂莲",素有"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说. 由解州关帝庙到李家大院走高速不 ...

  • 五千年中国看山西——壶口瀑布

    黄河壶口瀑布位于秦晋大峡谷黄河河床中,瀑布以东是山西临汾地区,以西是陕西延安宜川县. 由于黄河水携带很多泥沙,这里成为了世界上少见的金黄色瀑布,壮观震撼,气势磅礴. 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据说是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