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飞重量达800多吨的嫦娥五号,为何只能带回 2 公斤月壤?

自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后,苏共中央就认为再继续实施载人登月项目已无任何现实意义可言,为在将来的太空竞赛中扳回一局,须将工作重心转向新开发的太空站项目上。

这个新项目的难度即便无法超过登月的难度,也要看起来和它不相上下。可是此时的ОКБ-1设计局手头上仍有剩余的“探月组”项目有待完成。在最开始的设想里,“探月组”的工作实质上是为未来的登月项目做准备,但是美国人的捷足先登一下子让这件事失去了意义。

载人登月的计划的破产不意味着探月计划的破产,计划局此刻的思路是将登月组”的科研力量全部投入到“探月组”里,集中力量发展无人采样器和无人月球车等项目。这次苏联总算挽回了一点颜面:

月球16号(俄语:Луна-16)于1970年9月12日(UTC时间13:25:53)发射。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在月球上自动取样并送回地球的探测器。

在1970年到1976年的六年时间里,苏联总共实施了3次成功的无人采样返回,以钻取的方式采回月球土壤样品300多克。

而美国通过6次成功的阿波罗载人飞行,让宇航员带回来300多公斤月球样品

发现有什么区别了吗?这两个国家一个是无人一个是载人。而我国的嫦娥五号也是无人,那为什么要和有人的比呢?

以嫦娥五号探测器推进系统的实际能力来说,能带回的月球土壤数量是绝对不止2公斤的,甚至10公斤也是有可能的,之所以只采2公斤是因为无人自动采样的复杂性和采样时间的强约束。

进行有人采样的时候,航天员可以依靠直觉和在陆地所接受的培训,知识迅速决定采样样本,然后完成采样工作,可是进行无人采样的时候,这些操作都需要地面人员的参与,需要“天地”的共同配合,过程相当复杂,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下面来讲讲到底过程复杂在哪。

首先,月球探测器需要完成采样区的重构,并且把图像下传到地面任务中心。地面上的相关科技人员要通过探测器传过来的图像对采样区进行详细分析,仔细考虑采样点的科学价值,采样的机器手臂能不能达到等等一系列因素,来确定采样点

收藏在北京天文馆的0.5g月球岩石样本。美国政府在1978年赠送给中国1g月岩样本

接着,地面通过发送一系列指令来完成对机械手臂开展遥控操作,完成第一次月壤采样,别以为到这就结束了,还需要精准的控制来将月壤倒入采样罐子中

上面说的所有操作都很精细,出现一点点差错就会前功尽弃。考虑到嫦娥五号是我国第一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为了确保成功,采样封装的过程绝对可靠,每一次的采样环节都预留非常充足的时间。结果大家也都看见了,采样很成功

嫦娥五号探测器的月面工作时间仅有48小时,除了采样还有月面初始化设置、采样封装、有效载荷(全景相机、月壤结构探测仪、月球矿物光谱仪等)工作、起飞准备等多个任务阶段,真正用于采样的时间其实并不充裕,能采得两千克的月壤已经相当不易了。

在我们之前,历史上无人取壤最多一次才取了170克,而我们可是将这个数字翻了10倍还多!

这个两公斤的重量也是经过仔细商讨的,在我国探月第三期技术方案论证过程中,我们的专家认为苏联的方案存在明显局限性,单一钻取能取得的土壤数量太有限,遇到石头就没有办法再挖,而且,返回器非常小,能够装回去的月壤也不会太多。

当时论证组提出了一个小目标:一次超过苏联的采样量总和。于是有人提出五公斤,有人提出一公斤,最后反复论证,敲定了两公斤这个数。

同时为了保证月壤层理不被破坏,他们提出了一个既不同于苏联也不同于美国的方案:采用钻取和铲取相结合的采样方式,确保样品采集量达到2公斤。

当然了,肯定会有人提到这个问题:人家都是50年前的技术,我们现在才能做到之类的

但却很少有人说当时的技术是完全靠美苏冷战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违背科学发展规律用巨额的资金强行催化出来的产物。

也正因如此,在之后的50年时间里,美,俄都在也没有过如此大的手笔。还有关于我们的航天技术究竟怎么样了,其实这也没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不说和美国接近,哪怕和几十年前的美国相比也依旧有差距。

虽然,50年前的那场太空盛宴我们没能赶上,但是我们在后来的五十年从未停止脚步,按部就班,稳扎稳打的完成了每一项计划,从第一颗人造卫星到第一次载人航天,从第一次太空行走到现在的天宫,嫦娥,我们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今天,也会一直像未来走去。

就像毛主席说的那样:

中国人民的

不屈不挠的努力,

必将稳步地

达到自己的目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