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小脑急性梗死模式观察与分析

小脑梗死常表现为头晕及共济失调,临床症状不典型。急性小脑梗死与其他部位脑梗死同时存在的情况常见,单独发生小脑梗死,可能因仅出现头晕等不典型症状而没有引起关注。既往研究结果发现,小脑梗死占脑卒中的1.5%~20%。随着MRI,尤其是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的广泛应用,小脑梗死诊断率大大提高,也逐渐认识到小脑梗死的不同模式,如小脑小梗死和双侧小脑梗死(BCI)。

有研究表明,BCI占所有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17.4%,且症状相对较重。BCI预后较差,复发概率较高。但是单一小脑供血区梗死的研究较多,BCI及其相关研究较少。BCI的相关研究却很少。本研究以单侧小脑梗死(UCI)为对照,观察BCI危险因素、临床症状、梗死分布,并分析其发病机制,为小脑梗死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证据。

收集2016年3月~2018年3月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小脑梗死患者140例,其中男性101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66.48±12.33)岁;按小脑梗死灶累及单侧和双侧分为UCI组98例和BCI组42例。急性小脑梗死诊断标准参照文献。

纳入标准:(1)入院期间行头颅MRI、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DWI辅助诊断;(2)一般临床资料和相关化验检查资料完整;(3)完成心电图、心脏超声、颈部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排除标准:(1)伴严重感染、心、肺、肾、肝脏等疾病;(2)由夹层动脉瘤、血液病、血管畸形等少见病所致的脑梗死。

记录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及心房颤动、脑卒中史、吸烟史等相关病史。入院48h内完成心电图、心脏超声、颈部血管超声、TCD、头颅MRI+MRA+DWI检查。观察2组走路不稳、视物旋转、耳聋耳鸣、头痛、单纯头晕(不伴有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等临床表现。

小脑血管供血区包括:小脑后下动脉(PICA)通常起源于椎动脉远端,供应小脑后表面;小脑下前动脉(AICA)起源于基底动脉,供应单叶、上叶和下半月小叶的前面以及绒球和小脑中脚;小脑上动脉(SCA)起源于基底动脉的末端附近,通常供应小脑的上表面和前叶。

小脑大梗死(区域性梗死):梗死直径>1.5cm,常累及1支或多支小脑动脉(PICA、AICA和SCA);小脑小梗死:梗死直径≤1.5cm。小脑以外伴发的梗死灶包括中脑梗死、脑桥梗死、延髓梗死、其他后循环梗死(丘脑、胼胝体压部、枕叶和颞叶内侧部)、前循环梗死。

颅外段椎动脉狭窄诊断采用双侧颈动脉、椎动脉超声。颅内段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狭窄采用TCD和MRA,狭窄程度测量参考华法林-阿司匹林症状性颅内动脉病变测量方法,狭窄率=[1-(狭窄处管腔直径/正常处管腔直径)]×100%,本研究中狭窄率≥50%为血管狭窄。

由于TCD存在颞窗穿透不良等情况,所以当TCD与MRA结果不一致时,以MRA结果为准。所有影像学评估及测量均由2名神经科医师共同完成,如有分歧,由第3名医师进行评估。

本研究140例急性小脑梗死患者中,BCI患者42例,占30%。BCI组脑卒中史比例较UCI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年龄、男性、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颤动、吸烟史、入院时收缩压、体质量指数、TC、HDL-C、LDL-C、脂蛋白(a)、空腹血糖、血尿酸、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UCI组单纯头晕和走路不稳症状比例明显高于B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视物旋转、耳聋耳鸣及头痛症状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1:2组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

注:a以M(Q1,Q3)表示;1mmHg=0.133kPa

表2:BCI组与UCI组临床症状比较[例数(%)]

SCA区域性梗死患者DWI轴位显示SCA供血区片状高信号(图1),T1WI矢状位显示SCA供血区片状低信号(图2);基底动脉狭窄患者MRA显示基底动脉中段未显影(图3)。

图1:SCA区域性梗死患者DWI轴位成像

图2:SCA区域性梗死患者T1WI矢状位成像

图3:基底动脉狭窄患者MRA成像

2组PICA区域性梗死、PICA小梗死、AICA区域性梗死、AICA小梗死、分水岭梗死、伴发的延髓梗死、右椎动脉狭窄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I组SCA区域性梗死、SCA小梗死、伴脑桥梗死、伴中脑梗死、伴其他后循环梗死、伴前循环梗死、伴左椎动脉狭窄、伴基底动脉狭窄比例明显高于U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表3)。

表3:2组影像学特征比较[例数(%)]

表4: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小脑梗死患者140例,其中BCI患者42例(30%),与既往的研究结果相似。BCI组有脑卒中史、伴左侧椎动脉狭窄、伴基底动脉狭窄明显高于UCI组,BCI组多见于SCA区域性梗死和SCA小梗死,且合并小脑以外梗死灶比例高,症状也较UCI组复杂。

2008年Hong等发现,BCI组糖尿病患者比例高于UCI组,并且2006年Lee等对591例后循环脑卒中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研究还发现,BCI组高血压的比例高于UCI组,而我们的研究表明,BCI组中既往脑卒中病史明显高于UCI组,这可能说明BCI患者有更多的脑卒中危险因素。

本研究中BCI组多见于SCA区域性梗死和SCA小梗死,且BCI组伴脑桥梗死、伴中脑梗死、伴其他后循环梗死、伴基底动脉狭窄明显高于UCI组,这支持双侧SCA供血区梗死的病因机制为栓塞。

心源性栓塞及动脉源性栓塞被认为是后循环梗死的主要发病机制。本研究中BCI组心房颤动患者较少,可能因患者没有进行常规动态心电监测或动态心电图检查,而遗漏阵发性心房颤动。BCI组中基底动脉狭窄更多见,提示部分BCI患者病因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表面血栓形成并脱落、不稳定斑块脱落或者斑块破裂脱落的栓子随血液流动至双侧SCA开口处或其远端,引起双侧SCA供血区及其远端供血区梗死。

此外,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管腔狭窄后,当出现低血压或血压波动时,引起基底动脉血流减少,其远端脑组织发生低灌注,严重时导致脑梗死。虽然SCA变异是3对血管中最少见的,但也不能排除SCA变异可能性,即单侧SCA支配双侧SCA供血区等。

当基底动脉内不稳定栓子移行至后循环其他部位,即引起基底动脉远端支配区梗死,因而BCI患者伴后循环其他部位梗死更常见。有研究认为,眩晕及眼震在SCA供血区更常见。另有研究表明,PICA供血区梗死以步态不稳和前庭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

本研究发现,UCI组表现为单纯头晕、走路不稳症状的比例明显高于BCI组,还可伴有视物旋转、头痛等,可能因BCI常伴发其他部位梗死而使其症状相对复杂,这与BCI发病机制有关。但未行基底动脉的高分辨MRI检查,没有进行微栓子监测为本研究的不足。

综上所述,BCI临床症状较复杂、以SCA供血区多见,多伴有小脑以外的后循环梗死灶及基底动脉狭窄;考虑病因机制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动脉-动脉栓塞、低灌注。所以,对于BCI患者要进一步明确是否有基底动脉狭窄,针对大动脉狭窄和不稳定斑块进行干预治疗,以期减少其复发。

参考文献(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