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绒双羊?单绒双羊?单绒单羊?
我们大家伙都知道,双胎的绒毛膜性的判断是很有意义的,可以分为3种
1
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DCDA)
2
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CDA)
3
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MCMA)
我们怎么样来理解和记忆这三者呢?两个宝宝刚刚出现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宝妈呢,就要开始操心两个宝宝的居住环境了。这个时候,就是“拼妈”的时候了。
土豪级别的妈妈大手一挥,两套房,一人一套,这就是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DCDA),两个胚胎完全独立,有各自的房子(绒毛膜)和房间(羊膜囊)。
小资级别的妈妈小手一挥,一套两房,一人一房,这就是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CDA),两个胚胎共用一套房子(绒毛膜),可是有各自独立的房间(羊膜囊)。
穷苦人家的妈妈可就提供不了这么好的生活环境,只能是两个宝宝共用一个房间,这就是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MCMA),两个胚胎不仅仅共用一个房子(绒毛膜),还共用一个房间(羊膜囊)。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个早孕期的超声图像:
那么问题来了,从图像上,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两个宝宝是怎么居住的么?
实际上,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得到就一个房间(绒毛膜)和两个宝宝(胚胎),可是宝宝1和宝宝2之间是否有那一层薄薄的羊膜囊,我们是比较难确定的。所以早孕期鉴别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CDA)和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MCMA)是存在困难的。
那怎么办呢?11周-13周是确定绒毛膜性的最佳时期,所以呀,一定不要错过这个时机。
那么万一错过了怎么办呢,这里有些小技巧,根据胎儿的性别加以辅助诊断,如果双胎性别不同,那一定是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DCDA);并且可以根据“入”征和“T”征加以辅助诊断,如果存在“入”征,那肯定就是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DCDA);可是反过来,如果可以看到“T”征,只能说是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CDA)可能性大,因为偶尔存在“入”被牵拉变细,看起来像“T”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