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热内卢,这是个天大的错误

里约奥运会开幕在即,关于污染、犯罪、奥运村设施简陋的报道早已沸沸扬扬,甚至巴西警察自己都打出了横幅:“欢迎来到地狱。”

另一边ESPN记者却有不同的说法::“虽然外界的报道把里约形容的如同地狱一般,但这里的运动员却感觉安全又满心期待。”

△里约·奥林匹克公园

社交媒体的渲染下,里约的面貌隐藏进重重迷雾。真实的她该是怎样的面目?我们特邀《博物杂志》内容总监刘莹,以亲身经历,讲述这座“非凡之都”——里约热内卢的故事。

上帝之城的两重天

撰文丨刘莹

“你疯了吗?要去里约!”房东瞪着我问,怕我不理解,还特意补充说,“就算有人给钱,我都不去!”

我只能无奈地笑,在巴西人眼中,更准确地说,在“非里约人”的巴西人眼中,里约热内卢确实不是什么好地方,每天的电视新闻中,总会少不了里约的“故事”,不是光天化日之下劫匪杀人,就是警察与黑帮火拼。最近一条更吓人,有个华裔女性被警车带走后失踪,而警车上发现了不明血迹……总之,里约的治安“臭名昭著”。

但我必须得去里约,除了要办秘鲁和智利签证手续,更重要的是,里约本身的魅力。巴西什么东西最有名?桑巴舞、狂欢节、基督像、沙滩上惹火的比基尼女郎,哪一样不出自里约热内卢?里约号称南美大陆上最热辣的城市、“非凡之都”,不到长城非好汉,没游过里约,不算认识巴西。

疑心重重到里约

在一个飞着毛毛雨的清晨,我到了里约。建筑略显破旧,墙上画满涂鸦,黑白黄棕各色人等穿梭而行……一切看起来与巴西其他地方没太多两样。我的旅行指南上说,里约的公交车很不安全,从长途车站到城里的这段距离,最好乘坐出租车,但是为了保持节俭“背包客”本色,再加上已经跑过巴西不少地方,我还是决定坐公交大巴。

上了大巴,先把大背包放到地上,尽量塞进不起眼的角落,我环顾四周,时间尚早,车上人不多,似乎没有什么“可疑”的乘客。在里约,公交车上时常发生抢劫,没错儿,是抢劫,不是偷窃。通常是两三个劫匪装成普通乘客上车,然后突然掏出枪,抢走售票员的票款,然后再顺便掠走乘客的手表、挎包等财物,之后跳下汽车走人。

巴西枪枝可以合法买卖,我曾逛过枪械店,大支的猎枪、小号的手枪,还有精巧漂亮的“女式工艺品枪”一应俱全。枪枝买卖有严格的法律,必须在警察局登记备案,但是管理再严,却总有枪落入“坏人”手里。

巴西的劫匪一般都持枪,所以在巴西经常被提醒,不要戴名牌手表之类的重物品,而且兜里最好准备点儿零钱,如果遇到抢劫,不要反抗,乖乖把零钱奉上。难道巴西人不穿名牌、带珠宝?不是,巴西的阔佬坐直升飞机上班,办公大楼顶上有停机坪。

△ 科帕卡巴纳海滩

汽车顺顺利利地驶进城里,我暗笑自己胆小多疑,无论哪里,都是人生活的地方。里约的治安问题也是如此,三人成虎,这里确实不太安全,但是毕竟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如果真有传说中的那么恐怖,怎么会有那么多人热爱这里?

△里约中心区

一月的河

真实的历史往往有不少无厘头的故事,里约热内卢的名字,就源于一场误会。

早在1502年,距哥伦布第一次到达“新大陆”仅10年,葡萄牙探险者从内陆来到这里,他们把海湾当作一个宽广的河口,因为当时是1月份,于是就把这片依山临海的土地命名为“一月的河”,很浪漫的名字。 葡萄牙语中,里约是“河”,热内卢是“一月”的意思,现在巴西人,一般亲切地把这里简称为“河”,既里约。

里约的“身世”颇为传奇。里约曾经是巴西的首都,但它的故事远不止于此,它甚至还成为过葡萄牙帝国的首都——唯一一个不在欧洲、却成为欧洲国家首都的城市。

当时巴西是葡萄牙殖民地,担心强盛一时的拿破仑攻占葡萄牙,王室贵族来此避祸,宣布迁都。十多年后,葡萄牙王子宣布巴西独立,建立新的国家,称帝彼得罗一世,里约成为新国家的首都。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误以为里约是巴西的首都,其实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远在内陆地区,那是一座充满超现实主义建筑的奇幻小城。

△巴西利亚大教堂

太阳从云缝中透下光芒,高楼背后的山顶上,闪现出救世主耶稣像的身影。耶稣略微低着头,目光慈悲怜悯,它平展着双臂,张开胸怀,庇护着整座城市。这座38米高的耶稣巨像宛如海市蜃楼,矗立在城市上空,它是里约、甚至是巴西的标志。

里约山顶的耶稣是世界最大的耶稣像,被评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虽然不信基督教,但我心底涌起一股暖流,想起巴西电影《精英部队》主题歌的一句歌词,“我要告诉我的兄弟,这里也是上帝的土地”。

耶稣脚下

安顿好旅社,我急不可待地去拜访耶稣像所在的“驼背山”,除了巨像,那里还是里约的制高点,是纵览全城风貌的最佳地点。在公交车站等车时,遇到一位健谈的巴西阿姨,她用葡语仔细叮嘱我,你是外国人,人生地不熟的,出门一定要加倍小心,包要看紧,别和陌生人说话,谁跟你说话都不要理会……我边点头边偷偷暗笑,巴西人确实热情开朗,她觉得自己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不算外人。

刚被嘱咐过“别和陌生人说话”,一上车,就遇到不得不说的。一个年轻帅气的巴西小伙子居然用纯正的中文跟我打招呼,“北京来的吗?我最爱吃烤鸭!”原来他曾在中国读书,还有一位中国的女朋友。“本来不怎么吃辣椒,我女朋友总逼我吃,现在特喜欢川菜。”他的汉语不但好,还时不时带出点儿京片子,我们一起缅怀了半天中国菜。

遇到这么可爱的里约人,之前的顾虑扫除大半。山上没有公交,找了一位出租司机兼导游,他是位头发卷卷的小伙子,肤色深棕,看不出是长期日晒的结果还是本来就黑。山路蜿蜒曲折,路两边都是葱郁的树林,林间山花美艳,鸟鸣清脆。看过三毛的一篇里约游记,她也走过同样的路,而且明知道这条路不安全,因为风景好,她曾徒步下山。

里约的出租司机跟北京的“的哥”一样能侃,他说常有犯罪分子隐藏在树林中,突然现身,打劫路人。几个月前,还有一辆旅游巴士被劫,其中有中国人。我确实看过这条新闻,不过那伙匪徒不是普通的坏人,他们劫持了巴士中的某国外交人员,放走了其他乘客。刚放松的神经又不由得紧张起来,司机看出我的小心思,哈哈大笑说,我很强壮,来了坏人我保护你!

我们顺利上山,司机尽职尽责,哪里容易看景、何处适合拍照,一一指点,还特地带领参观半山腰的免费小公园,里面有几只比猫还小的野生绒猴,可以喂它们面包。观景台上,放眼西望,浩瀚的大西洋海天一色。在国内时,经常在去东部沿海,那时也是西望,憧憬一下大洋对岸的北美。现在西望,海那面是非洲,越过非洲是印度洋,过了印度洋再往北才是我们中国,离家可真远。

贫民窟

里约城沿弯曲的海岸线铺陈开来,一道道洁白美丽的沙镶嵌在城边,几座突立的岩石小山把海岸分隔开来,其中一座小山浑圆可爱,它叫“面包山”,是里约的地标。里约城里不乏高楼大厦,不过这里最著名的建筑群不是CBD之类,而且令一个极端——那些连成大片、占领山坡贫民窟。

巴西的贫民窟可谓大名鼎鼎,其中又以里约的最为著名。如果你只看过一部关于巴西的电影,十有八九就是《上帝之城》。“上帝之城”是里约几百个贫民窟中的一座,那里是“法外之地”,持枪的匪徒是贫民窟的“主人”,就连警察也不敢轻易进入。

在观景台上能看到好几座贫民窟,其中最大一座有几十万人居住。那里街巷逼仄,房屋参差,有不少房子处于施工半途中,司机告诉我们,房主有钱时在屋顶加盖一层,没钱了就先住在楼下,等筹到钱时再继续修建。

城市里的贫民窟源于大量农村贫民涌入城市讨生活。巴西有条法规,如果你在一个无主的土地上修建住宅,只要若干年内没人申诉,这片地就可以归你所有。这与巴西地广人稀有很大关系,此国领土只比中国小100万平方公里,人口却还不到中国的零头,只有2亿多。穷人来到城里,就随便找写砖头、木板在没人管的山坡上安了家,时间久了,就发展成大片大片的贫民社区。

近20年里,巴西政府大力治理贫民窟,修水、接电,大大改善了居住环境。但是因为长期的“三不管”状态,很多贫民窟至今仍然控制在毒品贩子手中,在这些“城中之城”里,匪徒持枪巡逻,“保卫”各种非法交易,枪战时有发生。巴西的警察待遇不高,薪水跟公交司机、小餐馆服务员查不多,他们不愿为微薄的薪水拼命,有些甚至卖掉武器换钱。有个警察朋友告诉我,毒贩子的枪械总是比警察的要先进很多。

不过也不必把贫民窟想得太多可怕,我在居住的巴西BH市接近过贫民窟。里面的居民并非都是赤贫,有些家庭还拥有私家小车。我的巴西房东在贫民窟里生活了30年,她说那里大多数人本分纯朴,邻里经常互助,只是那里太容易得到毒品,为了孩子的成长,她才搬离的。现在里约有旅行社组织的“贫民窟一日游”项目,价格不低,据说收入的一部分将用于公益设施建设。

碧海蓝天

“一个美丽的女孩,走过来却又离开。为什么我感觉如此孤单,为什么我感觉如此难过……”哼着巴西名歌《伊巴奈玛的女孩》,我来到里约最惹人喜爱的地方——海滩。这首歌唱的是里约伊巴奈玛海滩上的美女,碧海、蓝天、细软洁白的长沙滩,还有美丽的比基尼女郎,怪不得很多旅行者来到这里,就再也不想离开了。

旅行指南上说,在里约海滩上,观察过往行人是一大乐趣。满头脏辫的嬉皮,浑身刺青的壮汉,波西米亚风格的长裙小贩兜售手工艺品。最惹眼的还是穿“超小比基尼”的姑娘,这是号称里约海滩上特有的比基尼,非常节约用布,基本上就是几根线……在这里,你所要做的就是无所事事地放松。

里约之行后的三个月,我的朋友电话来诉苦。新年里约海岸边有焰火晚会,他在沙滩上拍照,正举着相机取景,有人把手搭到他的胳膊上。回头一看,五六个黑人虎视眈眈地站在身后,他松手,相机落入匪徒手中。其中一个还摸走了他口袋里的钱包,他很镇定,说钱你们拿走,还我钱包里的身份证。可对方里都没理,扬长而去。

不过我那个朋友依然热爱里约,美的、丑的,好的、坏的,都是里约的一部分,所有东西杂糅在一起,才混血出这座“非凡之都”。

图片来自yuuma7.com、asahi.com

sputniknews.com

仅为示意

由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中华网与RCRA联合主办,荔枝FM作为战略合作方的“守艺中华,风物之旅”第三站,我们在漳州,寻访民间最本真的手艺,萃取有品位和历史感的现代生活方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