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蓝印花布:在岁月中雕染
蓝印花布,是一种在白布上用靛蓝染出蓝白相间图案的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以斑点的粗细、疏朗组合成各种纹样图案,日常的衣服、床褥、包袱布、桌布等都可以用到蓝印花布。它在江苏、浙江、湖南、山东等地区都有分布,江苏南通地区的蓝印花布曾有着最广泛的生产和使用,南通被誉为中国蓝印花布之乡,在工艺和纹样上都有其鲜明特色,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南通,古名为胡逗洲,因为远古时代,南通是一片茫茫的江口海域,随着长江泥沙的沉积,形成了沙洲、浅滩,逐步发展成陆地。汉代,当地人开始“煮海为盐”,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产盐区。盐业厚利,促进了城市繁荣发展,城市规模也日益扩大,至明代已成为苏北重要的城市。后随着海岸线东移,盐业开始衰落,取而代之的是植棉业的发展和家庭手工土布业的兴盛。
南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约16℃左右,加上地势平坦,土质细而松,排水良好,非常适宜种植棉花。早在元末明初,南通已从隔江相望的苏南地区引进了棉种和植棉技术,发展到清代,南通已成为重要的棉花产区之一。1895年,清末状元张謇回家乡兴办纺织厂和企业,土布被广泛生产和应用,南通成为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成为闻名遐迩的纺织城。
蓝印花布是从宋朝的“药斑布”发展而来,《嘉定县志》记载:“以灰药涂布染青,俟干拭去,青白成文,有山水、楼台、人物、花果、鸟兽诸像”,药是指染料原料蓝靛,斑是指蓝色的纹样,到了清代又称之为“浇花布”。除了土布在南通的广泛生产和应用,染色的关键还在于染料原料——蓝草。蓝草有马蓝、蓼蓝、菘蓝、茶蓝等种类,南通当地多为蓼蓝草。南通地区温暖湿润的气候,给蓝草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蓝草种植在当地农村十分普遍,成为众多农民的副业。南通人祖祖辈辈多以种蓝草、蔬菜为生,每年农历二月种植蓼蓝草,五月收割头蓝,大暑季节收割二蓝,蓝印花布就是利用蓝草色素染色。关于利用蓝草中的蓝靛染色,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述了我国古代人民用蓝草制靛的方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制靛工艺记载。随着纺织印染事业的发展,野生蓝草的数量渐渐地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人们开始自己种植蓝草。《齐民要术》中也详细记载了种蓝草的方法和经验。制作“蓝靛”的技术也日趋成熟,在明朝末年,南通地区已有专门运销染料的“靛行”。
有了充足的土布和靛蓝两种原料,南通蓝印花布还有着独特严格的工艺,全凭人工手纺、手织、手染而成。全国各地因地制宜产生出扎染、蜡染、夹染等印染方式,而南通的蓝印花布一直遵循古法,雕版印染而成。其工序简单来说主要有:首先要把土布脱脂,把坯布置于一定浓度的碱水中浸泡加工晒干,再在其上裱纸,需用贵阳皮纸或桑皮纸2层至3层、高丽纸1层至2层、普通白纸1层裱制而成。接着是画样、刻版,图案全凭手工镂刻,分蓝底白花和白底蓝花两种图案造型。然后上桐油,需要正反面反复多次刷。下一步是刮防染浆,在坯布上均匀洒水至半干半湿时卷紧布匹再刮浆。最后是刮灰与晾晒,染色的布挑出后置于染缸上沥干再室外晾晒,还要经过加工固色、清洗,堆起打松灰浆后刮去灰浆,晾干滚压平整存放。去了浅浮灰浆,密封处露出本色,蓝靛随着裂缝渗透到坯布上,留下了人工无法描绘的自然纹理,是蓝印花布艺术的灵魂。
蓝印花布虽然只有两种颜色,却在图案和艺术表现上,充分利用点、线、面的结合,简洁多变的造型手法,让印花具有独特的美感。通常蓝印花布的纹样概括为各种点,用点勾勒出外形,排列组合,集点成花,无处不用点。受工艺的制约,造型中很难出现长线,往往是一节一节的短线来描摹花纹,有一种虚实相生之感。由点和断线构造出自由切割的面,概括夸张的形状。
在布的纹样图案上,选材非常丰富,有人物、动物、植物、花卉、几何图案等,主题上主要涉及宗族祈福、富贵吉祥、神话传说,这些都反映了古代江南人民的世界观和审美情趣,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体现。在南通蓝印花布上,既可以看到传统纺织品中常用的花卉题材,梅、兰、竹、菊、牡丹、荷花等,麦穗纹也是常出现的印花。动物一般是龙、凤、仙鹤、麒麟、鹿等代表祥禽瑞兽。也有“百子图”“麒麟送子”“福禄寿三星”“延年寿鹤”等吉祥寓意的意象,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向往。清代是南通蓝印花布的鼎盛时期,当时在纹样上的一大特点是喜欢以人物为对象,人物造型高度概括,形象逼真,制作难度也比较高。
蓝印花布作为历史悠久的民间工艺和民间艺术,从实用到装饰,从简单的土布制品到独特的江南符号,是一代代民间匠人智慧的沉淀与创新的结果。简简单单的蓝印花布,却体现着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感,手工制作让每个作品都带上了温度,每一块布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抹乡间古老作坊中的蓝,穿越岁月,诉说着劳动人民关于大地、创造力和乡土文化的故事。